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WHO)章程序言中给21世纪人类“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安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质虚弱。”新的医学模式提示,只有重视社会预防和提高心理素质,才能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社会才会安全安宁。因此,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解决人类心理健康问题有许多办法,如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健康的理解是与时俱进的:最初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进入20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加大,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之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个体社交范围普遍拓展,于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作为一个指标被列入个体健康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对世纪的来临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迈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在跨越世纪和千纪之际,人类不应该只是陶醉于科技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美好前景,而应深刻认识到人类在认识自我内在、协调人际关系上并没有真正成熟。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政治观念上的矛盾,意识形态上的张势,以及不同社会、民族、宗教之间的冲突,使我们的现代进程并非仅有牧歌相伴,人类迈向新时代的步伐仍显得格外沉重和艰难。 冷战结束后,人们原以为将会迎来一个和平的时代,期盼着一种平等、友善的交往和共融。然而,世界不少地区因政治、经济、社…  相似文献   

4.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的序言中,对健康提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是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一种多元的健康观,它将健康从身体的结构和功能扩展到感觉、价值和认知各方面。这个定义已被人们所接受,并认为是对健康的一种全面理解。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我们称之为“文明病”的疾病不断产生,人类为了工业化的需要在健康方面付出了代价。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宗教在这方面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本刊特邀5位人士专门谈谈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何中华在“世纪换千”的历史转折关头,选择并建构一种怎样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决定整个人类在21世纪历史际遇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其实践后果必将极大地改变并优化人们的...  相似文献   

6.
论动物思维     
一、20世纪动物思维研究简况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点是人类的共识,只有相信人是上帝创造的,是夏娃的后裔的人反对。然而即使是信仰唯物论承认劳动创造了人的人们,反而贬低歧视动物,一个多世纪以来将人称为高等动物,而动物被压制驱使食用,宣布动物没有语言不会思维没有意识,愚蠢而狂妄高傲的哲学家因为无知却杜撰一个称谓“本能”的词,来笨拙解释动物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医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不仅目睹了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而且也见证了卫生服务系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医学已成为包括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缓解病痛以及社会保障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然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现代医学在为增进人类健康提供越来越多的好处的同时 ,它也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从而导致人们对医学发展的疑惑和批评。本文试图通过对 10 0年来医学巨大变革来审视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征及其所面临的问题。1 疾病控制毋庸置疑 ,2 0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系列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  相似文献   

8.
试论可持续消费的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消费作为一种消费观念,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一系列危机之后,人们进行探索和反思而产生的。人类通过对古代节俭消费观念的重新审视,对传统工业文明消费观的全面批判,于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型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的确立不仅仅是一场消费方式的变革,在更深层次上是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发展观念的根本革命。  相似文献   

9.
医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比强大,而人类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恐慌,探其根源,与医学干预范围扩大密切相关。当今医学功能扩大不仅表现在医学技术的增强,而且生活医学化也让医学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尤其是不适当的医学化使人类健康恐惧不断加深,人类正处于疾病恐慌与健康选择的混沌之中。实际上,医学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化问题根源也并非在医学化本身。因此,人们需要认知生活医学化与健康恐慌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健康方式,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0.
培养21世纪的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21世纪的医生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080)胡学强在世纪交替的年代里,在21世纪人类健康的瞻望中,除了原有的卫生问题外人们还要面临控制环境污染、优化社会环境和改善生活方式的重大挑战;疾病谱的改变,[1]人口老龄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充分运用经过提炼、加工、美化的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从现代健康学的角度讲,它与人类健康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关系。舞蹈在对促进心理健康,强身健体及心理治疗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功效。舞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一一健康心理学由此而产生。心理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是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心理在人们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世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健康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终于认识到医学不可能消灭疾病 ,也不可能杜绝死亡 ,许多疾病常常伴随病人终生而医学也无能为力。因此 ,未来医学的目的应转向健康人群[1,2 ]。那么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虽然健康是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18世纪以来 ,不少学者提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疾病就是健康受损 ,在形式上 ,形成了健康的循环定义。这种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 ,只是反映了健康的负向方面 ,是健康的消极定义。这个定义既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 ,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 ,只是借助健康…  相似文献   

14.
人们以焦急盼望的心情踏入21世纪,发现世界仍旧像昨日一样,不同的只是日历上的字母由1起头变为由2开始。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在的人们愈来愈感受到各种压力扑面而至,原本有限的心理负荷已严重超载。数码、宽带、互联网,刺激着人的神经,真的像老崔当年唱的那样:“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快得让人无法适应。“新世纪新千年”仿佛在不停地向人类预示着什么,那就是——你健康吗?你快乐吗?人活着,大概没有几个人愿意在忧愁苦闷中辗转,喜好快乐是人的天性。一个锦衣玉食、无所事事的人,如果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他…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18世纪理性主义者曾经预言,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将逐渐消亡。然而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宗教并没有因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消失,相反却以越来越多的信众和各种形式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医学模式转型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现代社会和医学实践的长足进展,使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居于前四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这四种疾病;20世纪后半叶,居于头四位的疾病则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这四种疾病。由于中国和世界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变化,使传统的西方生物学医学模式不得不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开始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综合性的医学模式转变,这是人类医学健康…  相似文献   

17.
学诚 《法音》2001,(4):8-10
新世纪之所以能够取代旧世纪,是因为新世纪的进步,具体地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没有进步,就没有更新换代可言,新世纪的到来就不会这么令人鼓舞和充满期待。因为人们都相信二十一世纪将比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更加美好、更加进步,所以对自己在新的世纪,以及新世纪本身都充满信心。  二十一世纪对人类社会而言,社会进步的速度将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未曾有过的。物质生活的富足将不再象现在和过去那样是大多数人奋斗的主要目标,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将成为社会的风尚和潮流。  时代的进步是以新替旧的问题,但宗教没有取代的问题,而是…  相似文献   

18.
一、90年代的教育改革潮流呼唤着教育哲学 20世纪后半期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预示着90年代将出现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强大潮流。实际上这股潮流在一些发达国家从8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出现,这既是近4年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又是人类自觉步入21世纪的时代必然。人类在90年代不仅要作准备跨入一个新世纪,而且要思考如何开创人类纪元史上的第三个一千年。近几个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给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的毁灭性的打击,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一种未来观:未来不是早已存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某个地方,而是由人类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指导和制约下不断开辟出来的道路,这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抑郁,是指心境障碍的一种,被称为21世纪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杀手。这一被称为"三低症"的精神疾患也正逐步侵蚀着人们的生活,导致人们身心疾病的高发和社会适应功能的下降。大学时期是认知方式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想知道,为什么数万年以来大自然和人类的自然生境(natural habitat)历经众多时代一直保持着的质朴纯净,犹如飞来横祸一般,短短几个世纪内就被人类给损毁了,并且那种超自然的圣洁也被掠夺殆尽。这种掠夺和损毁显然不能归咎于大自然本身,人类自己,才是这场无法挽救之灾难的始作俑者。然而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去追问受害者,也不会去盘究导致这场灾变的原因。我们关注的是一种态度的改变,一种人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