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持有休谟式的“无我”立场,在《观念Ⅰ》时期却坚定地转向康德式的“有我”立场,胡塞尔出于何种动机和理由引入“纯粹自我”,这一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是胡塞尔研究中的一桩公案.本文试图从萨特一古尔维奇对胡塞尔的“纯粹自我”的批判出发,通过剖析当代几种典型的对胡塞尔“纯粹自我”概念的阐释,进而结合胡塞尔手稿中的相关论述,尝试区分先验自我和纯粹自我,划定形而上学和先验现象学,由此澄清胡塞尔引入“纯粹自我”的真正意图,并且界定纯粹自我作为现象学的剩余在胡塞尔思想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高秉江 《现代哲学》2002,(2):107-112
现象学的先验转向是由意义自在转向先验主体,由完全悬置自我到复归主体,这一方面是由于观念自在论的种种困难所促成,另一方面主体主义哲学惟有通过先验转向才能克服其主观性悖论,先验观念论是主体主义哲学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这种最高形式中也隐藏着先验主体的一些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3.
一、哲学的新维度:从自然的态度到哲学的态度自从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以来,西方哲学实现了一种所谓“先验的转向”,西方哲学家对于问题的提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先验的转向”突出地表现在这样一个问题之中: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正是在这一反身性的追问中,认识的对象转换成对象的认识。具体地说,以往哲学家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非反思性的方式执著于对对象的探讨,其提问方式为:“对象是什么”。“什么”一经带出,则“对象”成为一个“实体”,对象(什么)走到明处,而认识(是)不得不隐于暗处,最终使认识迷失在对象之中。这就是实体主义思…  相似文献   

4.
舍勒情感现象学的起点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所指向的是康德哲学 中的先天论。针对康德认识论中的“形式先天”,舍勒试图代之以“质料先天”;针对康德 伦理学中的“理性先天”,舍勒试图代之以“情感先天”。由“质料先天”与“情感先天” 主张所构成的新“先天论”,确立了舍勒情感现象学的基础。通过强调“情感先天”,舍勒 试图将伦理学建基于“情感”之上,以克服康德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倾向,实现 伦理学的精神转向。舍勒对康德先天论的批评昭示了伦理学理应充满对人的关怀,直面人的 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入揭示情感的本质和意义,并使人在情感活动中服从本心的召唤。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科学逻辑”的先验范畤如果把康德的作为一种科学逻辑的《纯粹理性批判》与现代“科学逻辑”作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一种“意识分析”,后者则是一种“语言分析”。康德力图阐明科学的客观有效性,为此他实际上是用先验逻辑取代了由洛克和休谟发展出来的知识心理学,但是他的探究方法仍然与作为意识之“极点”的“意识的综合统一”相关联。而且根据这一先行概念,康德提出了他的先天综合法则,即关于诸如直观、想象、知性和理性等心理能办的功能法则,以取代休谟的心理学联想法则。这与现代“科学逻辑”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科学逻辑”不仅对心理能力不置一词。而且连  相似文献   

6.
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86,自引:4,他引:82  
李永鑫  吴明证 《心理科学》2005,28(2):454-457
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感的症状”。参考国外知名的工作倦怠问卷,在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工作倦怠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倦怠问卷由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因素构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与语言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格曼钦定的“语言学转向”是使哲学保持为一种纯书本专业的迫不得已的尝试。这个观念圈出一块让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及自然科学都无法侵入的先验知识领地。这一尝试也是寻求一康德之“超验立场”的替代物。以“意义”置换“心灵”和“经验”,不过是向哲学提供一非经验性的主题来确保哲学的纯然与自律。  相似文献   

8.
周敦颐对《易》进行了心性论的创造性解读,将它由“《五经》之源”进一步实质性定位为“性命之源”,实现了易学天人之学的心性论转向.借实现了此一转向的易学之视域,他成功进行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有力引领、促成了儒学的整体心性论转向,正式拉开了理学思潮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康德哲学因其“自在之物”的赘疣及将认知、情感、欲求诸先验机能“单纯并列”的致思格局,引发了其后的康德主义者们重新塑造“先验唯心主义”体系,以使其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种种努力。赖因霍尔德关于哲学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应置根于一个单一、绝对无条件的原理的思想,被包括费希特在内的哲学家们广为接受,但其作为第一原理推出的“意识命题”却因着对主体及其能动性的漠视而未能经受住他自己所提出的第一原理标准的检视。基于独断论思维的怀疑论者针对康德哲学因“自在之物”引发的内在学理上的扦格向先验唯心主义发起严峻挑战,这亦促使费希特思索建构一个将主体性原则贯彻到底的新的学思体系。费希特通过对人的“自我意识”所做的独立而深彻的思考,为其知识学体系寻获了坚实的立足点——“绝对自我”。作为绝对自发、自我圆足的原初存在,“绝对自我”集主体的能动性与客体的受动性于一身,具备一种自我眷顾、自作贞认的本质。知识学通过“绝对自我”将康德哲学倚重主体的精神性状推向极致,彻底放逐了“自在之物”,亦有力回应了怀疑论者的诘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本质进行了分析 ,指出 ,梁以“人生向上”、“伦理情谊”界说“良知”,增强了人的道德义务感。他视“理性”为一种先验存在 ,所以开发、保持理性 ,也就等于获得了道德观念。这同康德诉诸纯粹理性建立绝对“道德命令”的思想 ,在方法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1.
师范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顾海根 《心理科学》2002,25(2):217-218
自我价值感(feeling of self-esteem)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me)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I)的一种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它是一种稳定的人格倾向,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一种弥散性影响,与健康人格有密切关系。国外对自我价值感有不少研究,如Roseaberg(1965)编制了自我价值感量表,Pelham等人(1989)提出自我价值感是由个人在某些特殊领域或重要领域的自我评价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知识者“志难酬”的哲学思考刘士林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传统知识者生命咏叹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现当代诸多学人中,也常能见到这种复杂情感。这就是中国知识者特有的“志难酬”现象。从哲学角度看,它涉及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关系问题。也只有从这里,才能排除情感和心理因素的困挠,给以科学的解释。“志难酬”现象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志难酬”的精神痛苦是基于“志酬”(知行合一)这一主观信仰之上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从未经历过康德式的批判阶段,而是由先秦儒家哲学先验地规定下来的,这种规定也源于儒家学说自身的自我崇拜和信仰方式,因之它的理论根据只能是一种危险的独断论。这种独断论主要表现在:1.出于实践理性的需要,先验地规定理论必须有实用目的,理论必须与实践本身一致,因此理论只能是一种实践理性。2.知识探索被道德命令取代,必然导致对知识的轻视和独断、专制要求。这尤其表现在儒家的知识价值观上,强调学以致用。于是,本应起理论作用的“志”就成为一种与实践理性一体化的道德人格与人生信仰。这就完全混淆了知识与信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所以,“志”就仅仅成为实用性的“志向”和“政治理想”。“志难酬”悲剧的最深根源正在于混淆了  相似文献   

13.
卢春红 《哲学研究》2015,(2):67-76,128
本文综合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中有关"反思"概念的不同论述,主要分析了康德反思概念的三个不同层面内涵,即反思概念与主体的关联,先验意义上的反思以及反思性的判断力,由此显示出康德反思概念的独特之处:其运思时的由感而思的特性。这一特性,不仅让康德的反思概念与黑格尔的反思概念有了不同的指向,还显示出其对当代西方哲学的意义。这同时也意味着,当反思概念与判断力相关联,与感性的角度相关联,从而通过自身进入主体之时,它也是通过自身走出了主体,进入生活世界之中。由此,反思概念就指向了对自身的消解。  相似文献   

14.
董尚文 《世界哲学》2009,(3):116-123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罗马天主教延的号召和支持而不断出现的新经院哲学本质上是传统托马斯主义的复兴。麦利切尔首创的“先验托马斯主义”是新经院哲学中既引人注目而又倍受争议的一种新思潮,它致力于托马斯主义与康德先验哲学的对话,并努力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对托马斯主义进行了先验转向之处理。本文在介绍先验托马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麦利切尔对知识论进行的历史检视和方法论反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麦利切尔在知识论上对托马斯的形上批判与康德的先验批判进行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伦理学有两次不同的先验演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一先验演绎是康德论证"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的关键环节。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先验演绎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将其归咎于我们无法对自由理念作出理论阐明。然而,作为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的替代方案,《实践理性批判》的"理性事实"并不令人信服。本文将考察两版演绎问题,进一步重构一个新的先验演绎,它将以《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演绎为基础,通过"目的王国"概念联结道德法则与理性存在者;《实践理性批判》的"敬重情感"可以为这一新的演绎提供情感意义上的动机。这将形成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互补的解释,目的是通过构建新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尝试阐明康德的道德法则如何可以运用于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6.
戴继诚 《现代哲学》2001,1(3):83-86
“纯粹概念图式”说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重要内容。“图式”一词有许多种不同译法,如“范型”、“构架”、“范式”、“图型”等,它指一种由时间表现出来的结构,但这一结构是“先验”的,它与经验的图象,尤其是心理学上的“意象”(image)有很大的不同(详下文)。康德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知性纯粹概念”如何运用到感性直观上去的问题。按照康德的理论体系,纯粹知性概念——范畴是先天的,它来源于思维主体而非经验。他写道:“先验分析论乃将吾人所有之一切先天的知识分解为纯粹悟性自身所产生之种种要素。在分析时,首先应注意以下主要四点。  相似文献   

17.
《论语·八佾》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美学观点:“素以为绚”、“绘事后素”.美术理论、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对这两个要点的训释、阐述,尚欠中肯.孔子和《考工记》中所说的“绘事后素”之“素”,强调的是各种色彩在画面上的一种整体效果、品位和境界,众色协调统一或多样统一,达到一种毫无绚丽、琢饰之感的和谐美,此即“素功”:最精善、最上等的绘画功力.这种美的境界,可以延伸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共同性.  相似文献   

18.
在海德格尔那里,现象学已从“先验现象学”转变为“存在论的现象学”,这就是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这种转向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三个重要发现”的存在论意义的揭示和生存论根基的追问上:1.胡塞尔把意识的意向性作为最后的根据,海德格尔则强调此在的生存论结构的超越性对一切意识行为和实践行为的意向性的奠基作用;2.与胡塞尔把感性直观作为范畴直观的最后根据不同,海德格尔认为无论是感性直观还是范畴直观都不具有源始性,因为它们都奠基于此在的“存在之理解”,都只有在生存论的“理解”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3.与胡塞尔强调本质或范畴的先天性不同,海德格尔把先天与后天的区别最终归结为存在与存在者的“存在论区别”。  相似文献   

19.
从深受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影响到重新回到理性主义传统,康德尽管取消了情感作为普遍依据的资格,却未抛弃这一概念,而是对其作出了新的解说。由此,情感与理性第一次产生了关联。这一关联对情感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使情感概念不仅摆脱经验状态从而获得自身的普遍性,并且以道德情感与精神情感两种方式拥有了自身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情感由此进入先验过程,并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中呈现出三重不同的功能:作为准则,它辅佐道德法则保证了道德行为的必然性;作为动机,它协助实践理性展示出道德行为的现实性;作为评判,它和直观形式一起完成了自由与自然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从道德情感主义的道德感(moral sense)到康德的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情感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不再落实于经验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与道德法则相关联,成为可以被先天认识的对象。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休谟的同情概念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不过,由道德感到道德情感,期间的变化并不只是由经验的层面转到先天的层面。本文通过分析休谟同情概念的旁观者视角,阐明了这一概念所带来的另一层影响,它使康德的情感概念不只是成为一个先天概念,还获得了与认识领域的界分线,情感以一个从感知觉中摆脱出来的独立因素出现在道德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