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建农  徐凡 《心理学报》1997,30(3):271-277
在超常儿童研究领域存在着许多争议的问题,超常儿童的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更好地解释超常儿童的创造力与智力的本质关系,我们曾提出了“创造性系统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证实模型提出的假设。本研究以超常和常态儿童为被试对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考察。结果发现:(1)超常儿童的图形、数字和实用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成绩都明显高于常态儿童;(2)超常和常态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与兴趣、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3)兴趣和动机得分较高的被拭的创造性思维得分显著高于兴趣和动机得分较低的被试;(4)超常儿童中有相当部分处于低兴趣和低动机水平,而常态儿童中却有相当部分处于高兴趣和高动机水平。因此,本研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支持了系统模型中提出的有关儿童创造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从中德儿童技术创造性跨文化研究结果看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建农  徐凡  周林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99,32(4):428-434
研究者通过对中德儿童技术创造性跨文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着重讨论了在差异心理学领域一直十分受人关注的性别差异问题。结果发现,无论是中国儿童还是德国儿童,无论是超常儿童还是常态儿童,性别差异具有基本稳定的趋势,而且,在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完全一致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1)在数字、图形和实用创造性思维方面,在中国和德国儿童中都没有发现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性别差异;(2)在心理折叠、学习爱好、技术问题理解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能力的强弱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但在一般发散思维能力上,这种关系对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的。一般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虽有关联,但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发散思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可作为鉴别学生数学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般创造性思维测验和数学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男女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是一个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交替运行的过程,而表象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物理问题对天津市某中学109名高二理科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测验,探讨高中理科学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表象特征。验证了表象与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聚合思维无显著相关。对109名高二理科学生K聚类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高创造性和中等程度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低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多;表象丰富性很高和较高的学生较少,表象丰富性较低的学生较多。  相似文献   

5.
周林  唐燕  王竹颖 《心理科学》2000,23(5):609-610
1 引言  自 1 985年 ,在北京第八中学办起了超常儿童教学实验班 ,是用来满足超常儿童特点的特殊教学。十几年来 ,已有五个班的小学生在短期完成了初高中全部教学、升学的工作 ,应该说 ,这样的特殊教学对超智儿童的早期开发有积极意义。少儿班学生达到了知识的“超常”是有目共睹的 ,西方一些教育心理专家对这样的特殊教学效果也点头称是。现在的研究是采用多种能力测验考察进入一段教学后高智力学生的智能心态 ,为保持和修改超常儿童中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是查子秀研究员1 986年主编的智能测验。该测验分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以中国和德国的5及7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测验,测验的内容是要求被试在所呈现的30个几何图形中途出4个以建立一种类比关系,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构成类比结果,对测试的评判分为:产生性、灵活性、新颖性、精致性和聚合性5个方面。结果发现:(1)在产生性思维方面,平常及超常的中国儿童均高于德国儿童,且中德双方的高智儿童在连续三年内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2)三年中,所测的各组被试中德国儿童的递增情况均优于中国儿童;(3)在创造性思维的各项指标中,中德儿童的发展显示出差异;(4)中德双方儿童均表现出性别差异,但未达到显着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对上海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937名学生进行了试测,结果表明,上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随年级的上升,在词汇方面表现出阶梯上升的趋势;在图画方面呈现为波浪形的趋势,与美国学生相比较,研究得出:在词汇分测验上两国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只是美国学生在10年级达到峰值,而后则有所下降,呈倒U形;在图画分测验上,美国学生在四项指标上远高出上海学生,然而,两国学生都存在类似的升—降—波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是为了鉴别智力超常儿童和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而编制的;也可用来测查、鉴别和诊断常态儿童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情况。适用对象的年龄为12~15岁中国男女少年。问卷由抱负、独立性、好胜心、意志坚持性、求知欲、自我意识等六个分测验组成。这个测验具有我国的特色,信度和效度也很好.  相似文献   

9.
心理测验中的趋中回归与超常分数重现概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忠麟  侯杰泰 《心理学报》2003,35(3):419-425
研究了心理测验中的趋中回归及其性质,超常分数重现概率与真分数的分布、测验信度、超常分数界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信度越低,趋中回归越大;超常分数界值越高,趋中回归越大。在正态分布下,超常分数重现概率与信度是指数关系;超常分数重现概率与界值是直线关系。初步讨论了如何在心理学研究中避免和减少趋中回归的误导。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项针对10岁超常儿童特点安排的教学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和促进超常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为期十周的教学结果表明,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被试在思维的可塑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产生蕴涵意义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推理思维等方面受益.同时,为超常儿童教学中适当地发展一些有关思维方式的课程提供了积极证据.  相似文献   

11.
经多年的研究发现,对中学数理超常儿童的选拔有必要在理论上建立一恰当的超常模型,并在操作上选择相应的亚测验和便宜的筛选步骤来录取超常学生。本文对北京八中第四届数理超常儿童的全部筛选作了信度和效度考验。结果表明,我们设立的测量权重和筛选步骤都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2.
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之间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之间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李淑艳(佳木斯师专)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对非智力因素探讨很受重视,对于超常儿童也不例外.国外有对超常儿童动机类型、独立性、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等等.关于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在人格特征方面系统的对比研究则很...  相似文献   

13.
7岁超常和常态儿童的信息加工速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枝玲  施建农  恽梅  方平 《心理学报》2003,35(4):527-534
该研究以超常和常态儿童各25名(平均年龄分别为6岁10个月和6岁11个月)为被试,以选择反应、图形匹配、心理旋转、和抽象匹配为基本认知任务,对超常和常态儿童的信息加工速度作了比较研究。研究者对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超常儿童基本信息加工能力显著优于普通儿童,具体表现在反应时更短,或正确率更高。(2)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信息、加工的差异与任务难度有关,在选择反应和图形匹配任务中,超常儿童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常态儿童。而且,在图形匹配任务中,任务难度越大,差异越显著。而在心里旋转和抽象匹配任务中,超常儿童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常态儿童。(3)任务的难度无论对超常组被试还是常态组被试的反应时及反应正确率都有影响,但影响方式不太一样。在反应时上,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两组被试的反应时都明显延长;但在正确率上,则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常态组被试的正确率降低,而超常组被试的正确率基本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即任务难度问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项对初中二年级超常与常态儿童学业情感态度的研究,其特点是详细考察学生对于学习课程(特别是数学课程)的情绪感受范围和层次。从得到的结果使我们看出,超常(高智力)班学生对学业内容有着比常态班学生更积极的情感态度;而超常班学生情感态度测量与学习成绩较低相关是出于他们的智力水平;另外,性别差异上女生突出的现象是由于青春期起始阶段。本研究显示,学业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仅基于较高的智力,儿童积极的学业情感是重要的心理因素,应引起教育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取194名3-6年级小学儿童,采用生活情境访谈、《创造性思维测验》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内部一致性及其与一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2)社会创造性的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与一般的独创性、流畅性、挑战性倾向均呈显著正相关;(3)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社会创造性中的流畅性、变通性等与一般创造性思维,社会创造性中的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等与一般的创造性人格倾向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适当性和有效性可能是社会创造性的特殊成分。  相似文献   

16.
城乡高中生认知方式与创造力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洪礼  周玉林 《心理科学》2006,29(1):111-114
对随机抽取的1216名城乡高中生实施《镶嵌图形测验》,然后抽取其中766名学生分别作场独立组和场依存组,并实施《创造性思维测验》。发现:1、城乡高中各年级场独立性学生在创造力方面较场依存性学生有明显优势。2、城乡高中场依存和场独立学生在创造力三个特性上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文理科差异,某些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7.
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5,28(2):356-361
本研究以《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倾向测验》为测验工具、以3729名(9~19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的学生在创造性人格水平上没有差异;女生在创造性人格的总水平以及冒险性、想象力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水平在各个学段都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重点学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变化方向是向下的,其显著的下降发生在初高中之间。  相似文献   

18.
青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心理科学》2005,28(2):461-463,457
本文采用创造性思维问卷、推理能力测验问卷和Y—G量表对青海省四所高校的548名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青海省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三个特征的发展水平与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条件与水平密切关联。(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有机结合。(3)学科性质不同、上大学起点不同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推理能力与语词创造性的发展密切联系,但与图形创造性无显著性相关。(5)性格特征通过认知方式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创造性思维的测量及神经机制的研究, 国际上大多采用发散思维任务、远距离联想测验、顿悟问题解决等任务。但这些测量工具大多停留在对非科学类问题解决的研究上, 因此生态效度和预测效度都不高。本项目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更符合现实生活的科学发明中原型启发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及机制。研究一通过两个行为实验探索原型启发能力的创造性思维成分测试的结构效度; 研究二运用大样本磁共振数据, 从脑机制上进一步验证创造性思维成分的结构效度; 研究三通过3个核磁任务态探索原型启发能力的主要创造性思维成分的脑机制; 研究四试图在高校和企业研发机构进行跟踪研究, 检验创造性思维成分测试的预测效度。通过本项目的开展, 希望开发具有更高预测效度和生态效度的用于发明创造领域的创造性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自评测验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有多种构成,其能力表现也有多种,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多维结构的.常用的最佳表现测验形式,无法良好测量其多维结构.一些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体内在稳定的智力品质,并尝试使用典型表现测验来测量.本研究沿用此思路,尝试开发一套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自评测验,即测查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有一些典型的习惯或行为方式.采用理论的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取得如下结果:(1)确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10维测评结构;(2)经过两轮测试检验,形成正式测验,信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