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义悖论是逻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语义悖论的研究是人们获得逻辑和语言新观念的丰富源泉。语言分层论就是基于对语义悖论的深入分析所获得的崭新成果。它的主要思想是,为了正确使用和了解语言,必须区别语言的不同层次,语义悖论就是由于语言在语义上混淆层次而产生的。 1.语义悖论何谓悖论?何谓语义悖论?简单地说,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其中含有一个命题,由它的肯定可以推出其否定,而由它的否定又可以推出其肯定。语义悖论则是指一种与真假、意义等语义学的概念有关的悖论。例如,著名的说谎者悖论:说谎者说:“我在说谎”。试问他是在说真话,还是在说假话  相似文献   

2.
悖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矛盾,几乎涉及抽象科学理论的每个领域。由于逻辑、数学、语言学和哲学,以及某些现代科学(如一般系统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等)都是抽象程度较高的理论,它们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上均涉及对人类思维本性的研究,因而,在这些科学理论体系中就相继出现了悖论。然而,把悖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进行研究,一直是逻辑界和数学界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在国外,悖论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值得介绍的理论有:罗素的“类型论”、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赫兹贝格的“朴素语义学”、雷歇尔和布兰登的“不协调逻辑”、普里斯特和罗特列的“超协调逻辑”,等等。在国內,近些年来有的同志已经开始对悖论进行思考和研究,现将有关理论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修辞与逻辑的关系,对于准确地理解逻辑和正确地运用修辞手法都有好处。本文拟就有关修辞与逻辑的几个具体问题,从一个侧面谈谈二者的关系。同语辞格与同语反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种压缩性的判断句,它的主语、判断宾语是用同一个词语构成的。例如: ①事实就是事实。②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③“我就是我”。这类语句,有的修辞书上称做同语辞格。同语辞格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谈到同语辞格,人们往往会想到逻辑  相似文献   

4.
自然语言逻辑的新尝试──语旨逻辑弓肇祥现代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朝自然语言方向发展。这从本世纪70年代初就已成为明显的事实。逻辑向自然语言方向发展的第一项重大成果是蒙塔古的形式语法。它是70年代初由美国逻辑学家理查德·蒙塔古(RichardMontague)提出的,其目的是为自然语言确定模型论语义学。从方法论上看,蒙塔古最重要的观点是:语言理论的根本任务是为语义理论提供必要的框架。在此框架中,复合表达式的解释不仅依赖于对它的构成部分的解释,而且依赖于对它的语法分析。语法分析告诉我们;构成给定表达式的子表达式是什么,据以形成该表达式的规则是什么,并且以怎样的次序合成该表达式。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语义理论就预先假定了某种语法理论。在蒙塔古那里所需要的语法是范畴语法。人们都承认,蒙塔古语法是经典的模型论语义学最发展和最详细的自然语言语义理论。80年代中期,在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方向上,又出现了两部有影响的著作。这就是巴威斯(J·Barwise)和佩里(J·Perry)的《境况与态度》(1983);塞尔(J.R.Searle)和范德维肯(D·Vanderveken)的《语旨逻辑基础》(1985)。前一部著作奠定了境况语义学的  相似文献   

5.
§1.多义结构句法结构有其语义基础或逻辑基础,一定的句法结构表现一定的语义。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又存在着多种联系,如主谓结构可以和“施事·动作”、“受事·动作”、“工具·动作”等多种语义结构相联系,述宾结构可以和“动作·受事”、“动作·施事”、“动作·结果”等多种语义结构相联系。同时,句法结构是语言的表层结构,语义结构是语言的深层结构。有的语义成分是显性的,存在于表层结构之中,有的语义成分则是隐性的,存在于深层结构之中。这些隐性的语义成分,有的可以通过对表层结构的分析得出,有的则要靠非语言的语境(话语的特定情  相似文献   

6.
论语义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义悖论对逻辑学和语义学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以语义悖论为中心,论述在解决语义悖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逻辑理论以及有关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悖论从形态上可分为两类,即逻辑悖论与语义悖论。罗素不赞成把悖论划分为两类,因为他认为所有悖论的产生都是同一种错误的结果,即都是由于违反“恶性循环原则”(一个“集合”自身必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而造成的。他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悖论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看,确实这种划分并不重要。但是这种划分又是可能的;逻辑悖论导致了集合论的发展,而语义悖论则导致了语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动态量化方案是关于语义悖论的一种新型语境敏感解决方案,其基本思路是:悖论推导过程中表达关系在语篇中的凸显导致语境转变,产生新的真值条件进而扩张量化域,使得悖论性语句先后呈现不同语义状态。探讨该方案的主要争议可得,其中"语境转变"的解释植根于语言学基本观点,提供了悖论语篇语境研究的新角度;其真理分层的理念能够克服塔斯基经典层级论的困难,保持了真值谓词层次间的连贯性;其量化限制的做法依据"名词化"直觉,具有较高程度的非特设性。  相似文献   

9.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逻辑规律和思维形式的规则。然而,在言语交际中,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美学的因素的影响,由于对象、语境的制约,人们却常常采用一些反常的表现方式,选取一些变形的修辞手段,造成言语材料表里语义的离异,以取得婉转曲折、生动逼真的表达效果。这些表现方式和修辞手段,由于往往人为的加上一些感情的晕圈或遮掩的纱幕,所以常呈现出违情背理、超越逻辑的状态,致使一些人得出“和逻辑不相一致”、“不能做逻辑的解释”的结论。其实,艺术修辞是并不违反逻辑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转义修辞手段是逻辑和言语关系的问题。我们知道,语言是思想的外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读到荒冰先生的《语义悖论解析》(《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逻辑专栏》1997年第5期,全文复印。)虽然我们对它颇存异议,但是仍然承认它的学术水平。我们摘引它文首和文末的千余字(见下面1至10段),并来点评析,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1、悖论问题是两千多年来哲学和逻辑学界致力于解决的大难题。但是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多大进展。笔者试图对悖论进行具体的语言逻辑分析,并自以为自己的方法已经大大推进了悖论的研究。评析:“矛盾”是介定“悖论”的核心概念。我们必先要澄清“矛盾…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法与逻辑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语法的专家有时考虑逻辑太少,有的语法著作存在不少逻辑缺陷。编在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汉语知识》就有这样的情况。下面着重就划分方面的问题试作商榷。一、“中心浯”能跟主语、谓语、宾语并列吗? 课本从开始讲实词就提到“中心语”,同定语并列(第二册第257页)。讲句子成分时,又说“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第三册第301页)。且不谈“中心语”属于不属于基本成分,单说“中心语”能同什么并列,不能同什么并列。一个属概念包含若干种概念,各个种概念的总和等于属概念;属种关系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也  相似文献   

12.
写文章或说话,一般总要一是一,二是二,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好。要做到这一点,精确地运用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人们运用语言,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那么精确的,有时还要讲究语义模糊。所谓“语义模糊”,指的是某些词语的语义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例如“将来”这一时间名词就具有模糊性质,时间伸缩性很大,究竟指多长时间?十分模糊。在语言运用中,模糊语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具有多种修辞功能。人们往往用模糊语义来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从而产生凝炼、生动的语言魅力。例如  相似文献   

13.
杨武金 《哲学研究》2023,(3):79-86+127
中国古代典籍中究竟有没有出现过严格意义上的悖论,这是中国逻辑史和悖论研究领域中,学者们一直热衷讨论的重要问题。作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最为重要的代表性典籍,《墨经》讨论了言尽誖、非诽、学无益、知知之否之足用、仁义之为内外等悖论。本文通过准确考察这五个悖论的含义和基本来源,初步认定它们多来自儒家或道家的主张。墨家对这五个悖论形成了或语义或语用角度的理解,并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其作了消解。通过分析悖论这一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可以看出,墨家所提炼和消解的这些悖论在本质上是逻辑矛盾,而儒家或道家所主张的论题则属于辩证矛盾,属于某种严格意义上的非逻辑悖论,即渗透了独特思想文化内涵的哲学悖论或科学文化悖论。区分两种不同悖论,或许更有助于把握墨家和先秦儒家、道家各自思想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本刊在最近几期中,相继登载了《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逻辑与语言的冲突》,《思维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矛盾》(附平平的来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完全符合逻辑》;《修辞与逻辑三题》;《谈逻辑与语法的关系》等文章。文章的作者,有的是逻辑学的专业工作者,有的是语言学工作者,有的则是逻辑学的业余研究者或初学者。但是,他们在文章中都共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逻辑与语言的关系问题。研究逻辑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将给逻辑科学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因为,逻辑学在  相似文献   

15.
罗素的观点看来是主张,类型论提供了避免一切悖论的方法,此外类型论在本质上还是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让我们依次来考虑这两点。晚近的作者在所谓“语义悖论”和集合论悖论之间作出了区分,而罗素没有这样做。埃匹曼尼德悖论被称为语义悖论,因为它在本质上涉及到真的概念(谎话是不真的);并且“真”被称作一种语义关系,因为它是  相似文献   

16.
疑难推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悖论。自从1901年罗素从弗雷格的《数学基础》中举出了有名的罗素悖论之后,八十年来,悖论已成为数学、哲学、逻辑、语言的重大研究课题。但是悖论的雏形古已有之。著名的芝诺四悖论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很少从逻辑上考察芝诺悖论究竟“障”在哪里,有的人甚至把芝诺的四悖论当作无聊的诡辩而加以嘲笑,这是不足取的。本文从逻辑上为芝诺悖论做一点辩诬工作,以发掘其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谓词表达模态,在表达力上比算子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但蒙塔古悖论和语义的不完善曾使模态谓词遭遇技术困境。采用"模态"与"真"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不仅可以在语形上利用真谓词限制模态谓词的表达力实现模态谓词的相容性,亦能在语义上借助语义真理论定义模态谓词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因此,以谓词表达模态可以促进模态逻辑的研究,实现各种模态概念与真概念的结合,体现真概念在逻辑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8.
要创造诗一般的韵律,画一样的意境,梦一般的朦胧美感,在语言的表达上,则往往要使用模糊修辞。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模糊也是语言美的标志之一,也是达到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是艺术语言的主要表达手段。恰当地选用模糊语言,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成功地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巧妙地运用模糊修辞,则往往能最佳地显示特定环境下的模糊语义或表达某种微妙的情感。正如苏东坡所说:“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  相似文献   

19.
思维四律不能表述为重言式陈波近年来,有一种见解在我国逻辑学界十分流行:传统逻辑的四条思维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只不过是现代逻辑演算系统中的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简称永真式)并不具有特殊的地位。但在实际处理时,很多逻辑教材又在此种观点和传统观点之间折衷:一方面承认思维四律是逻辑演算的重言式,另一方面又仍然给予它们以基本规律的特殊地位。我认为,上述见解和处理并不正确,其中隐藏着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错误。对于元逻辑来说,在构造和研究逻辑演算系统时,作出下述区分是至关重要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内定理和元定理,以及内定理和元规则等。这里,对象语言是被刻画和被研究的逻辑演算系统内所使用的语言,内定理是用对象语言表述的该系统所肯定和接受的命题;而元语言则是用以刻画和研究对象语言的语言,它本身可区分为语形语言和语义语言,例如,“肯定”、“否定”、“可证”、“定理”“证明”等是典型的语形概念.而“真”、“假”、“重言式”、“普遍有效”等是典型的语义概念。元定理是用元语言表述的关于该演算系统的定理,它们刻画着该系统的某种性质或特征。元规则也是用元语言表述的,它指导着人们如何在该系统中从公理推演出定理。如果套用上  相似文献   

20.
刘顺 《哲学动态》2023,(2):23-34
慈善的性质和底色本质上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资本主义慈善的动机和行为主要基于利益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慈善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揭示了其三重悖论:经济悖论体现为后置的分配正义与前端的生产非正义之间的矛盾;政治悖论体现为慈善资本主义与资本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悖论体现为慈善的博爱精神与资本的逐利本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慈善是对慈善的异化,唯有从“资本为王的伪善”走向“人民至上的真善”,才能实现对“慈善悖论”的本质性超越。这对于识别资本逻辑下的慈善话语陷阱、建构社会主义慈善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镜鉴价值和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