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未来定向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目标,希望以及期望,未来定向往往与青少年的积极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未来定向的研究领域涉及对个人有重要影响的生活领域,个人的学习,工作,娱乐,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个体其未来定向存在的差异;讨论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差异;探讨了个体的同一性发展,自我探索,自我承诺水平,自我效能感,内在控制感等与未来定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未来定向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目标,希望以及期望,未来定向往往与青少年的积极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未来定向的研究领域涉及对个人有重要影响的生活领域,个人的学习,工作,娱乐,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个体其未来定向存在的差异;讨论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差异;探讨了个体的同一性发展,自我探索,自我承诺水平,自我效能感,内在控制感等与未来定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和教师评价法对上海、河南、山东、甘肃四地共1730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旨在考察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集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集体责任;父亲集体取向和母亲个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同伴友情;父亲个体价值取向和母亲集体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超越进取;仅母亲个体取向正向预测青少年时尚潮流;(2)父母集体取向均能通过青少年集体责任对其心理适应产生积极影响;父母个体取向和母亲集体取向能通过青少年超越进取对其心理和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3)母亲个体取向通过青少年同伴友情对其心理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对学校适应产生消极作用;母亲个体取向通过青少年时尚潮流对其心理和学校适应产生消极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亲子之间存在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并强调了代际效应对青少年的心理和学校适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抑郁: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少年罹患抑郁的社会因素受到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尤其是社会支持因素。本文首先总结了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内在机制,包括主效应机制和缓冲效应机制;其次论述了影响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多种因素,主要涉及来自于社会支持提供者、社会支持接受者和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社会支持提供者因素包括性别、数量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接受者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个体内在特征、人格特征以及遗传;此外方法主要涉及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测量。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测量方法的改进、元分析纵向研究的开展、线上支持的研究,为青少年抑郁的社会干预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罹患抑郁的社会因素受到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尤其是社会支持因素。本文首先总结了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内在机制,包括主效应机制和缓冲效应机制;其次论述了影响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多种因素,主要涉及来自于社会支持提供者、社会支持接受者和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社会支持提供者因素包括性别、数量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接受者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个体内在特征、人格特征以及遗传;此外方法主要涉及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测量。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测量方法的改进、元分析纵向研究的开展、线上支持的研究,为青少年抑郁的社会干预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和担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标和担忧是个体关于未来的心理表征,对个体日常指向未来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调查了近2000名初中、高中和大学青少年,结果发现,青少年的目标和对未来的担忧反映了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同时它们又因被试的年龄、性别、城乡背景以及思考内容领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生命史理论作为进化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同时关注了环境因素和个体经验, 是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的有机结合, 但是该理论目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得到的关注还相当有限。因此该理论具体的建立、发展过程, 主要理论观点, 以及主要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以便于研究者对其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此外, 结合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道德行为, 可以发现不同生命史策略在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不道德/暴力犯罪行为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并且控制感、安全感和调节定向理论都会是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该将生命史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更广泛的应用, 为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分析道德行为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采用父母自主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对188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的年级特点,并探查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感知到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发展趋势一致,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初二时期出现拐点。(2)父亲和母亲的自主支持与青少年自尊及社会适应各领域的发展均呈正相关,而且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的作用不仅具有累加效应,还可以相互补偿。(3)自尊在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伴团体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和社会功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同伴评价、教师评估和学校记录等多种渠道收集关于同伴团体、社会功能、同伴接纳以及学业成就的资料,旨在考察同伴团体与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和社会功能的关系。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同伴团体。这些同伴团体在学业成就上有很高的同质性。学业成就与社会适应无论在团体内的个体水平还是在团体水平上都密切相关。而且,团体的学业表现是个体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间的重要调节因素,表明团体学业规范对个体水平上学业成就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有增强或是减弱的作用。这项研究再一次证明同伴团体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了美国俄勒冈社会学习中心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该机构的主要研究课题内容和研究成果。该中心在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是针对问题儿童在课堂场景及其家中进行干预。其基础性研究致力于家庭、同伴以及社会背景对青少年行为发展模式的长期影响。俄勒冈社会学习中心针对青少年开展的早期经验、应激神经生理学和病原学的研究,以及以家庭、学校、福利制度、司法制度等背景开展的对收养家庭养育、受虐孩子、受监禁父母的孩子、问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对我国青少年的干预研究都富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当代中国青少年理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当代青少年理想调查问卷对全国12个省份的50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水平较高,其中男生在身体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女生,在道德、人格、学业、生活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女生;初中生在道德、人格、生活和社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高于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在物质、身体、学业和职业等理想方面的水平低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而高中生的学业和职业理想的水平低于初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文化程度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职业理想,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的生活理想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理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与素质提升,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本文将对我们多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留守与流动,哪种处境对儿童的发展更有利;流动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留守环境下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以及改善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适应问题的影响机制。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upport are salient factors for post‐war adolescents' psychosocial coping and adjustment, there is only limit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war‐affected adolescents' views on social support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in which social support is provided. This study therefore explored both elements among a clinical sample of 20 adolescents living in post‐war Northern Uganda. Following Braun and Clarke's thematic analysis, we found a prominent role of the biological mother and other primary biological family members in the upbringing of our participants. Spiritual and material support were perceiv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support,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dolescents were growing up and in their current liv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erception that caregiving systems are adaptable to particular sociocultural contexts. Further, the importance of particular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could signify a potentially selective buffering effect of these functions in adverse contexts.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imary biological family and the salient rol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ocus on this particular kind of social relationship in contexts of prolonged collective violence.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support for democratic values and beliefs develops as a result of social learning, the concrete socializing circumstances through which this occurs are less obviou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tic family functioning and democratic values of adolescents. Adolescents' (N = 1,341, 16- to 17-year-olds) reports on their parents' psychological control, autonomy granting, warmth, and behavioural control were considered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s' democratic orient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mocratic functioning of familie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dolescents' support for democratic values when controlling for the effects of gender, political experience, authoritarianism, empathy, and political activism.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ossible role of empathy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democratic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s democratic val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mpathy was a partial mediator of a family's contribution to adolescents' democratic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元分析法对1998年到2011年间使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工具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发现,近十年来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水平在各维度或层次上高于全国常模,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常模相比,多数因子高于常模,中学生部分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与常模差异不显著;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年代效应显著;研究目的、报告质量、地区、出版年代等因素仅对某些特殊自我价值感有影响,而对总体自我价值感没有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尊是包含能力和价值的重要心理资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围绕自尊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建构及其相关的实证研究。其中,理论建构包括对自尊内涵和本质的探寻、"倒立的金字塔"自尊结构模型的建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对个体自尊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婴幼儿早期自尊的观察研究、小学生自尊发展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横向和纵向比较、特殊群体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最后,运用实验方法分析了诱发失败情境下自尊对不良情绪的缓冲作用,不同自尊类型被试的记忆偏向和情感反应。这些研究为丰富国内自尊领域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是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1981年以来,我们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全面系统地评述儿童人格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基本构建出我国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框架。本文将具体阐述我们三十多年来对于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的成果,系统地阐述儿童青少年人格及重要特质的结构,发展的一般特点,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模式,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预防与干预研究已开展逾十年,分析与总结显示,已有研究采用个体、团体等不同干预模式,采用认知行为、动机激发等不同咨询与治疗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以团体干预模式及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导,并呈现多模式多理论相融合的趋势。借鉴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我们采用家庭治疗、认知行为、动机激发等多种咨询与治疗理论,结合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优势等网络成瘾理论,形成了个体-家庭-学校的多水平预防与干预方案,并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检验。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考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生理因素,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相结合形成系统性的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9.
Racial discrimination has detrimental effects on ethnic minority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Guided by the integrative model of minority children's competencies and the bioecological model,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how family and peer cultural socialization independently and conjointly buffered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discrimination on ethnic minority adolescents' academic and socio emotional adjustment. Using short-term longitudinal data from 245 eighth graders (87% Latinx, 51% femal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cultural socialisation operated differently for academic and socioemotional outcomes. Specifically,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amily and peer cultural socializations appeared to be protective for adolescents' school engagement in the face of discrimination. The significant two-way interac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peer and family cultural socialisation tended to be protective-reactive for socioemotional outcomes, wherein the benefits of cultural socialisation were realised under low-risk but not high-risk condition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Our study provides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cultural socialisation in the links between discrimination and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cultural socialisation from multiple contexts in examining ethnic minority adolescents'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20.
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伴关系因其在个体心理社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在同伴关系领域基于13年的"中美儿童同伴关系数据库"开展的长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后效、同伴关系的追踪研究、同伴关系的中美比较和网络同伴关系等主题,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儿童同伴关系领域的现有研究基础,概括了儿童同伴关系的童年期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文化差异,总结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及其发展的主要指标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从网络交往、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等视角指出了同伴关系领域后续研究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