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晚明“四大高僧”禅教关系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地比较了晚明“四大高僧”在禅教关系问题上的看法,云栖宏主张禅教相资;紫柏真可主张禅教同一;憨山德清主张禅教之间是“性相”关系;藕益智旭的禅教关系则是宏和德清禅教关系之综合。“四大高僧”虽然都主张禅教合一,但由于立论角度不同,论述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现代主义者利用“创制”原则重新解释伊斯兰教,试图给伊斯兰教注入科学理性,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积极投身于穆斯林社会的改革实践,进而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注入理性”的内在实质与“社会改革”的历史特征。其历史功绩,在于提出了伊斯兰教对科学理性的内在需求,为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取向,同时以社会改革方式力促伊斯兰教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尽管现代主义者的现实力量比较弱小,但其社会影响却很深远。  相似文献   

3.
镇江版伊斯兰教书籍简介金基厚一、明末清初的"以儒诠经"活动和镇江伊斯兰教书籍印行事业明末清初,回族穆斯林知识界及部分回族群众大多接受了儒家思想。相反,专门从事伊斯兰教事业的阿们由于过于谨慎,恐怕曲解了伊斯兰教教义,而不敢翻译伊斯兰教经典。阿传教时也大...  相似文献   

4.
对新世纪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伊斯兰教学术研究在各民族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的伊斯兰教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思考。本文的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的规模尚需拓宽,伊斯兰教研究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深化。文章对伊斯兰教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伊斯兰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伊斯兰学科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八月的陇原,气候宜人,瓜果飘香,处处生机盎然。2009年8月6日至8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刘柏年副主席,秘书长刘元龙以及秘书处陈建明副主任一行访问了甘肃省天主教两会、兰州教区和天水教区,并视察了在去年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天水教区受灾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华北地区弘阳教创教背景、药王信仰特征以及弘阳教新发现药方、《救苦忠孝药王宝卷》与弘阳教等方面内容,探讨药王信仰在弘阳教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见华北弘阳教药方是明清道医文化的重要内容,值得深究。《救苦忠孝药王宝卷》是道文化在民间的传承,渗入了百姓的生老病死与日用伦常。华北是中国民间宗教的发祥地之一,药王信仰亦是考察道医文化在明清民间社会传衍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伊儒会通是伊斯兰教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重要成果,也是以刘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化宗教阐释传统和话语范式。马启西继承刘智建构的话语脉络,创新中国化宗教阐释路径,成为中国伊斯兰教话语谱系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话语内涵就是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阐述伊斯兰教,进而生成具有本土性的文本阐释与实践传统,为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代印度教     
当代印度教江亦丽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次大陆的古老宗教,其前身婆罗门教是远古时代雅利安人定居印度河流域后形成的宗教信仰。它以吠陀为根本经典,崇拜多神,注重祭祀。公元8世纪,商羯罗(约788一820)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促进了印度教的发展和繁荣。伊斯兰教入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一所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高等院校,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历经43个春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中国伊协的直接领导下,学院在伊斯兰教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较高伊...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东大乘教的重要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九部孤本宝卷的发现经过,对其中有关东大乘教创教立宗的三部孤本宝卷做了简介,并据此回答了东大乘教这一明清时期我国最大的民间秘密宗教在目前研究中尚未弄清的一些问题,诸如:弓长祖究竟叫什么名字?三宗五派宗主派主是谁?是何时正式分的宗派?东大乘教是否还有创教立宗时的其他宝卷等  相似文献   

11.
一、名称: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二、宗旨:本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依据伊斯兰教经典及其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穆斯林群众中宣传伊斯兰教正道,反对利用伊斯兰教搞极端主义,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坚持团结办教,独立自主,自办教务,促进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任务:指导国内伊斯兰教教务活动,包括组织、推动和指导《古兰经》诵读比赛、“卧尔兹”演讲比赛等活动;根据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2.
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是阿拉伯文Bahaiyah的音译,意为光辉、容光焕发、美丽、漂亮等。该教的得名,源自创始人伊朗的米尔扎·侯赛因·阿里·努里(Mirza Husayn Ali Nuri1817-1892)被称为“巴哈欧拉”(Bahai Alla 的音译,意为“安拉的光辉”)。该教是一种新兴宗教,它源于伊斯兰教,但又不是伊斯兰教,因为该教不仅公开宣布彻底脱离伊斯兰教,而且伊斯兰教世界也不承认它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教派。 巴哈伊教是在伊斯兰教十叶派之一巴布教派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独立而成的。巴布教派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Sayyid Ali Muhammad1819-…  相似文献   

13.
<正>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伊斯兰教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必然选择,是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新时代伊斯兰教工作的客观要求。多年来,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伊斯兰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探索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不断总结和丰富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反对造像 和崇拜偶像最 为彻底的宗教 就是伊斯兰 教。这一点构 成了伊斯兰教 艺术的单纯性 和肃穆性。 由于形象表现禁止,直观地看上去,地,继承了犹太教含蓄性的伊斯兰教艺术中似乎只有那一座座线条流畅、形体光渭、色彩素雅的清真寺了。当然,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艺术吕中最为夺目的一类,但是当我们走进寺里,仔细看去,便会发现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壁毯、玻璃器及书籍装帧等诸多的工艺美术品,无不美妙独特,而其中作为装饰纹样使用的《古兰经》文字,即图案化了的经文字句则几平无处不在,加之伊斯兰教艺术家表现上的非写实性手法,…  相似文献   

15.
善恶二元对立的宗教哲学思想贯穿于琐罗亚斯德教的整个宗教框架和体系流变。尽管该教一再强调阿胡拉·马兹达的至上和独尊,但与之对立的“恶神”阵营始终存在,形成了神学一元论和哲学二元论依靠共存的宗教哲学思想特征。在从“三世说”到“四时说”的创世神话中,善恶二元也永恒且普遍地存在于整个时空。由此,琐罗亚斯德教的道德论强调人在善恶二元中的选择以及最终将归属于善恶二界的结局。该教的人首双翼日盘图形,则通过符号象征表现了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哲学思想影响深远,不仅深入影响了西方哲学思想,浸染了中东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诺斯替教、摩尼教和佛教,而且对中国苯教、萨满教等也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末出现的东大乘教,在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支由王森创立、发轫于北直永平府滦州石佛口的民间宗教教派,不仅以磅礴气势,在民间社会迅猛发展,而且策动、组织、领导了一场震撼朝野的徐鸿儒、于弘志起义;由其衍生的红封教、棒棰会、龙天道、大乘天真圆顿教、大成教等宗支派系更是纵横天下,并在迅速流传过程中,由大乘天真圆顿教传人木人整合、构建起一套系统的民间宗教思想理论,引领清代民间宗教信仰运动步入了极度繁盛期。  相似文献   

17.
<正>中文伊斯兰教著译兴起于明清之际,成果斐然,主要特点是伊斯兰教内知识分子所著,主题以经堂典籍翻译和阐释伊斯兰教基本理念为主,这批著作是伊儒会通和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可称之中文伊斯兰教典籍,但并非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伊斯兰教研究著作。从学术史的角度,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下的宗教研究肇始于近代,具体到伊斯兰教,“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伊斯兰教学术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回顾秦惠彬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至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教义学体系。它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伊斯兰教本土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成就这番事业的,是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的教义学家王岱舆、刘智、马注等人。...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国家宗教事务局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穆斯林散居区伊斯兰教工作座谈会。国家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在会上强调:穆斯林散居地区的伊斯兰教工作是全国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19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穆斯林散居地区伊斯兰教上作的形势很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厂贯彻落实。二是依法加强了对伊斯兰教事务的管理。三是妥善处理伊斯兰教突发事件,取得了经验,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伊协组织和教职人员队伍的建设有所加强。五是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付选刚(陕西省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生学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在教师“教”的方面,教师不仅要研究怎样教,研究教学方法,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