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勐 《中国道教》2009,(4):42-45
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积累以及考古学的发展和深入,在不断地丰富、扩大和补充我们对历史时期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内容的了解和认识.宗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考古和考古学密切相关.一方面考古发现和研究可补、证宗教史实,拓宽宗教学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宗教的认识和了解可更加全面地解释相关的考古发现,从而推动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王征 《佛教文化》2011,(1):50-60
中国有着丰富的佛教美术古代遗存,佛教美术考古是涉及佛教、美术、历史等多个学科的学问.在中国佛教美术中,对西域佛教美术考古研究又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是认识、了解中国早期佛教文化的重要线索.其次,西域又遗留有众多的佛教文物,尤其是石窟壁画、塑像、建筑等文物.这些文物展现了当时的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辉煌面貌,他们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梁思永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梁先生早年在国外研究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回国之后,参加了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工作。他竭毕生精力于我国的考古事业,在1930—1937年间创造性地运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给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在整理考古资料、编写发掘报告、学术研究等方面,梁先生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成果在梁先生对龙山文化发掘及研究等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31年梁先生主持了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的发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中国艺术史的一座不朽丰碑,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都在不断进行搜集和研究。汉画像的发现和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金石学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近代考古学研究时期;第三个即现代综合时期,每一时期的研究都对汉画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洪适《隶释·隶续》的研究,有助于探寻其对汉画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4月联合组织考古专家在对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市水库淹没区和武当山范围内的古建筑、地下文物调查中发现,武当山遇真宫前300米处有龙山文化的历史遗迹、断层和陶器。据此,这一考古发现对武当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武当文化的历史渊源由原一般从东汉时代而追溯到龙山文化所处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次文物考查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蒋忠毅和考古学博士研究生丛得新等6名考古专家根据道藏明代洪熙(公元1425年)年间版本《太和山志》关于“  相似文献   

6.
现代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但对整个考古学影响深远,而且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民国时期,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吴金鼎等人将遗迹、遗物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风格带入考古学的研究之中。而对遗迹、遗物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风格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涉及美术的研究领域了。正是这种艺术上的跨界研究,对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很多的艺术史学者都将考古学融入艺术研究中,这大大拓展了美术史学的研究领域,使美术史学的研究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样,研究方法和理念也受到了冲击,进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  相似文献   

7.
写意雕塑是中国最纯正最本土的艺术。汉俑则是我国雕塑史上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汉俑中的件件作品更是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它们是那么朴素、自然,那么古拙稚气,那么雄浑率真,那么痛快淋漓,即使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罕见的。浪漫写意的汉俑艺术体现了华夏艺术最本质最迷人的浪漫写意传统,也是东方艺术的神韵所在,无疑对我国当代写意雕塑创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古遗址公园是文化遗存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加深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遗址保护方式。由于遗址本身的公共性特性明显,仅仅依靠政府及考古文博机构的力量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保护,公众考古也就是在处理考古学、公众、国家政府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为题,通过梳理公众考古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日本飞鸟历史公园、英国弗拉格遗址公园和我国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不同展示方式及特点,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公众考古学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以期能够引起对于公众考古学的重视,将公众考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更好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曹艳芳  尹锋超 《管子学刊》2006,(2):122-125,128
商周文化东渐是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一个重要课题,淄潍河流域则是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一个关键性区域,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从考古学角度探讨淄潍河流域商周文化东渐及其历史背景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考古学是什么 ?应该说关心这一话题的人越来越多 ,但在考古学界以外真正能对考古学有所了解的人却极为有限。由于学科的封闭、独有的操作手段和研究方法的限制 ,考古学长期将大众拒之门外。但令人欣喜的是 ,这种局面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近年来考古日益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许多考古学界的学者都开始意识到大众的认知是未来考古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让考古学放下学术的架子 ,走近大众 ,是大势所趋 ,也是当代学人的责任。正是基于这种共同的意识 ,齐鲁书社于近期隆重推出了《走近考古》系列丛书 (共五册 )。它着力建构考古学的立体框架 ,全…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弘扬和传承、"四个讲清楚"等系列讲话精神及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山东省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将"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工程区的建设"纳入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近些年来,考古发现与考古学研究成果突飞猛进,在满足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研究历史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中,做出了诸多贡献,考古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略述了近代以来到内蒙古地区进行科学考古工作的天主教传教士桑志华、德日进和闵宣化的考古活动及其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而分析他们的考古活动对内蒙古考古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资料部分1.淄博市后李官庄大汶口文化至宋元遗址王永波《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2.淄博市后李新石器时代至宋元遗址王永波《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出版3.淄博市后李官庄新石器时代及东周遗址王守功《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出版4.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王永波等《考古》1992年11期5.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考古》1994年2期6.桐林田旺遗址魏成敏《管子学刊》1987年创刊号7.我省考古工作又一重大新发现———田旺…  相似文献   

14.
我同意几位同志的意见:原始思维的研究除了必须和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之外,还必须借助于人类早期的宗教、美术、民俗、岩画、壁画以及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在这里,我主要想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情况,谈谈研究原始思维要重视第一手资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普遍经历了龙山文化时代。龙山时代之后的考古学文化,在黄河流域的上游是齐家文化,中游则有二里头文化,下游的情况如何呢?以前,由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限制,许多学者对此问题避而不谈,有的只能作某些推测性的看法。1974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对泗水尹家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迭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上而又被二里冈上层商文化灰坑打破的“尹家城第二期文化层”(《泗水尹家城遗址第一次试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其石器、陶瓷风格与六十年代平度县岳石村所发现的器物相同(《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考古》1962年10期),遂引起重视。其后,在牟平照格庄(《山东牟平  相似文献   

16.
龙国  百灵 《管子学刊》2005,(4):116-117
《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于2004年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是张光明先生的一部力作。作者生于齐国故城之内,长于城阙之下。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齐地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是国内主要从事齐文化考古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参与了不少齐国重大考古发掘,曾经主持过《齐文化丛书·考古卷》的编辑工作,发表了许多关于齐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的文章,在以考古资料揭示齐文化构成和特征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见解,具有较高的权威性。《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出版发行,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书共分九个部分,前三部分从时代和地域方…  相似文献   

17.
齐陶文比较研究(续)孙敬明三、齐陶文形式内容类勘陶器在考古标型学中,具有普遍典型的意义,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陶器上再有针印或刻划的可以辨识的文字,那么其自身起码就具备了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双重价值。目前对于东周时期尤其战国文字分域断代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18.
汉代空心砖画像是汉代美术研究的重要对象,画像的模印经过了工匠认真的构思,印模制作技术可能受战国时期陶拍和玺印的影响。画像模印的工具在考古材料中鲜有发现,但根据画像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很有可能为木质印模。值得重视的是,铜质和木质的印模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实物,木质印模的画像非常细腻,而铜质印模的图像为图案。画像模印的工匠与制陶工匠属于不同的工匠群体,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制陶工匠负责空心砖坯的制作,其工作具有稳定性,即他们属于治陶作坊里的工匠。而画像模印的工匠则具有流动性,他们根据治陶作坊里的需要来从事画像的模印工作,工作完成后即离开转入其他地方。因此,空心砖画像的印模为模印工匠的谋生工具,在治陶作坊里一般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19.
齐国玉器文化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古齐国地域内出土的玉器考古资料,从考古学和矿物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科学地分类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齐国玉器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并对齐国玉器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东周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对齐国玉器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齐国玉器文化所包含的思想道德观念;阐述了齐国玉器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因而对齐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来信用卡     
《佛教文化》2013,(1):4-4
河北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1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位于河北临漳的“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遗迹和佛教造像埋藏坑”等人选六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