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在美术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圣乔奥·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以他精湛的艺术才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众多的唯美圣母像,受到世人的  相似文献   

2.
民国辅仁大学"艺人之家"艺术团体绘制了大量"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绘画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与圣经题材相结合,这种绘画形式造就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尝试。本文以该艺术团成员所绘制的《圣母像》系列绘画为例,从艺术作品的文本分析、文化解读、中西绘画对比、艺术批评等多角度对《圣母像》系列作品的中国化形式进行分析,用绘画语言和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呈现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张力。通过重构画家的创作语境,以揭示基督教艺术中国化的诠释难点在于两种文化语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某些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无限”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而此种特性非常稀有。通常 ,杰作凭借其表现出的“终结”性使自身得以从日常生活里混乱的偶然事件中突现出来 ,从而显得与众不同。文艺复兴艺术中的许多范例具有这种特性。举拉斐尔的“阿尔巴家圣母” (藏于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为例 ,画中圣母、圣子与敬慕着他们的幼年圣徒聚在一起 ,这一场景被视为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事件 ,而画中题材所表现的活动则由构图的精细度来体现。母子的两个平行侧面由处于对应位置上的另一孩童的侧面来取得画面上的平衡 ,斜行排列着的 3个头像与母亲的腿保持平…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出现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是维多利亚时代发生的重大文化变革之一,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是其重要的绘画风格特征。拉斐尔前派艺术作品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罗斯金《现代画家》的问世,不仅为浪漫主义画家透纳辩护,更影响了一批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由于在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不尽相同。以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对拉斐尔前派画家产生的影响为基础,探究拉斐尔前派画家在不同创作角度和形式下的绘画作品中不同的自然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5.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他本人被称作“花卉画中的拉斐尔”、“玫瑰大师”、“玫瑰绘画之父”,这本图谱被誉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玫瑰圣经”。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  相似文献   

6.
复兴一词的原意是再生或复活[1],15世纪的艺术家们渴望他们的作品像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师一样好,这种思想尤其盛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到来唤醒了沉睡数百年的人们,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量的艺术作品,使人们的视角从"神"落回了人。以《西斯廷圣母》为例,从绘画技法的变迁、题材的转变等方面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经过对《西斯廷圣母》的研究分析,我们将看到文艺复兴时代的特殊性,我们也将看到画中的圣母像走向世俗,与此同时,女性的地位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7.
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了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的画面技法以及画作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并以对比法肯定了这幅画作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徐晓鸿 《天风》2012,(4):26-27
三,清代文人眼中的西洋画 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西方传教士逐渐把西方的绘画及其技法传入中国,其作品被称为“西洋画”,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洋画,常以宗教物品出现,如早期的耶稣会以传播天主教为目的,在传教士来华时均携带了一些天主像、圣母像这样一些美术作品。根据明末清初人姜绍书’(生卒不详)所著的《无声诗史》一书中记载:“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  相似文献   

9.
正一天主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在建筑、音乐、绘画等各种天主教艺术形式中都有所反映。天主教有圣像崇拜的传统,耶稣像、圣母像是天主教绘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尤其是圣母像,受到了信众的广泛欢迎。一方面圣母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给人以天然的亲和感,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在中国民众心中地位崇高的观音菩萨;另一方面,圣母怀抱圣子的形象和中国人的心理非常契合,因而大受信众欢迎也  相似文献   

10.
拉斐尔前派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绘画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宗教、道德、神话传说等,在文学、建筑等领域亦有所建树,其艺术价值毋庸置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实践方式,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思想情感。而拉斐尔前派以自然现实为基础,在梦想与现实的冲撞中,描绘着心中独属的桃源梦,其背后的内涵韵味令人深思。文章基于对拉斐尔前派发展历史及艺术理念的简述,重点就其中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神学与哲学作为两种传递“真理”方式,在艺术图像的历史中,以不同的形象呈现了两门学科的内在观念。神学象征着不可捉摸的情感表达和规范经义,而哲学代表了理智的逻辑思辨和数学推论。拉斐尔通过外在的高超技艺和内在的真挚情感,在梵蒂冈签字厅通过壁画完美表达两种思想,他以绘画方式在艺术图像中展现了人类知识的典范,成为艺术展现神学和哲学知识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2000年4月18日(星期二)上午十时正,在余山圣母大殿前举行新铸余山圣母像祝福典礼。典礼由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主持。参礼者有上海教区的两位副主教邢文之神父与艾祖章神父,负责恢复工作的上海教区李俊忠神父,余山本堂吴建林神父,余山修院的全体神父、修土以及部分教友约300人左右。该尊圣母像真可谓“失而复得”。原来余山山顶圣母大殿在1936年建造竣工时,堂顶的铜制圣母像亦同时铸就安置。一直以来,中国江南教友,尤其是上海教友十分热爱亲山圣母,而宗山圣母对上海教发的眷顾,多使朝圣者感恩无比。自1966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的身世背景以及绘画生涯进行叙述,从而对其作品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从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中寻找艺术美学,从他的绘画手法找寻生命真谛,借助他人的赏析评论对其绘画艺术进行概括,为今后的绘画艺术作品赏析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圣母的形象作为基督教中最神圣的形象之一,使得无数艺术家对她进行描绘.从中世纪神圣且不带任何感情的刻画,到文艺复兴时拉斐尔具有人性的描绘,再到鲁本斯的看似像贵妇的形象表达,最后到夏加尔充满梦幻般色彩的和对传统的追求形象逼真的反叛,以及达利处处利用他的妻子加拉的形象来表现圣母,无不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变迁,同时也勾勒出艺术史发展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艺术好似一个独立的个体,突兀地存在于美术历史的长河中。深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对赫斯特艺术作品内在品格进行深入探析,去区分真正代表后现代非绘画艺术作品和被曲解的后现代非绘画艺术作品,从而更客观辩证地去了解、欣赏、研究后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16.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1848-1875)皇家美术学院的几名年轻学生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威廉·霍尔曼·亨特等七人组成了一个艺术团体"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以此来反叛皇家美术学院矫揉造作的绘画风格。他们认为拉斐尔以前的艺术更为真诚和质朴,希望重现中世纪文化传统的荣光,并主张艺术创作要"忠实于自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在他早期的宗教画和人物画中能够将这种理想和现实进行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由于他个人的经历、性格以及所处的特殊的社会背景,从而铸就了他别致的艺术品格,对近代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吴昌硕的艺术作品融诗、画于印中,以书、印丰富画面;他在传统艺术中很好地摄取了精华,同时又将自己的特色金石味融入其艺术作品中。  相似文献   

18.
D.科雷尔的研究报告表明,海德格尔从年轻时起就对艺术和文学怀有某种个人喜好。他说:“从学生时期开始,海德格尔就表现出对文学和艺术的爱好:陀思妥耶夫斯基和A.施蒂夫特的小说,荷尔德林、里尔克和特拉克的诗……以及绘画和诗歌的表现主义运动”。然而艺术汇入他的哲学思想之流是30年代中期的事情,此时他已年近半百。从这时起,他的哲学目光常常注视着艺术尤其是诗,直到1976年去世。不过,谈到海德格尔对艺术的哲学兴趣,有两个明显的事实值得注意:第一,至少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所占据的空间绝不是美学占据的空间。他曾以批评的口吻说到,美学集中在“文化活动的一个领域”,关心艺术作品的“欣赏”及其“性质和魅力”。从他发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构图在画面中具有重要的支撑构建作用,是艺术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潘天寿的绘画艺术深刻传达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民族审美趣味、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他在中国画构图方面的特点,主要有:1.以山水之境融入花鸟之中;2.打破常规,新奇壮阔;3.“造险”与“破险”,险峻奇崛;4.金边银角,画外有画;5.画面分割,秩序明确;6.诗、书、画、印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20.
满族萨满教艺术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其艺术形态既有萨满教元素的体现也有本民族对萨满教理解的审美追求。图像学是一种解读文化的方法,而非一种技术。本文论证在用图像学解读满族萨满教艺术作品的同时,在"没有绘画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萨满教艺术造型创造的审美构成也是图像学需要充分考量的要素,从而说明艺术的非纯粹形式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