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慧瑄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32-132,97
明代传奇《娇红记》讲述了中生娇娘两情相悦却未成眷属,最终二人以死抗争的爱情悲剧。剧中用多元化的视角展现了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悲剧的过程,层次丰富,感人至深。悲剧形成的原因既有主人公自身缺陷,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本文就试图从内外两方面来探究二人爱情悲剧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廊桥遗梦》是两个广为人知的爱情故事,这两份爱情和传统的爱情是有一定差别的。前者是暗恋,女主人公始终自己演绎却不为对方所知;后者是婚外恋,男女主人公虽相爱却因道德的束缚而放弃厮守。两者都是不完美的悲剧性的爱情,都是重视爱情的自我体悟并且都是非外因而造成的非古典式悲剧。这两部作品都展现了爱情的至真至诚,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最本质的追求,这种感人至深的力量跨越了民族和文化的界限,使全世界的读者为之动容,亦使中国读者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3.
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于连的生命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4.
韩玉洁 《美与时代》2003,(11):82-83
“婚恋母题”是文学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直到今天,在中国它依然是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正面临着许多爱情和婚姻的困境:婚外恋、包二奶、养小蜜现象等等。著名女作家霍达的《未穿的红嫁衣》,即是对婚恋问题进行探讨的一部成功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一位从政的知识分子李言,与其女儿的班主任郁琅之间的婚外恋情,将爱情的纠纷交融于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当代人物的群像。本文主要针对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与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作一些分析与探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郁琅是作者比较偏爱的一个人物。她知书达…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早的浪漫爱情悲剧,这两部著作都是东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彼此相爱,且都与自己的长辈、亲族进行了激烈的抗争,并且两对有情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亡。但是由于受到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部作品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6.
《奥瑟罗》,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主人公奥瑟罗是一位英勇无比、战绩显赫的黑人大将,为人处世坦白爽直、宽容大度,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的深深爱慕,然而奸险狡诈的伊阿古用一系列挑拨陷害让单纯的奥瑟罗轻信了他的谗言,以致其最终扼杀了自己美丽的妻子苔丝狄蒙娜。  相似文献   

7.
巴金的中篇《春天里的秋天》(写于一九三二年春天)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专制家庭摧残下爱情的悲剧,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也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吁”。小说全篇成功而娴熟地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男主人公林叙述和描写了他和少女郑佩瑢的恋爱生活、爱情悲剧,笔调柔婉,简洁细腻,抒情气息浓郁,就象一首精妙隽永的散文诗,充满媚人的诗情味。具体考察这种动人的抒情气息和媚人的诗情味的来源,存在于内容、语言形式诸多方面,而各种修辞手法精当贴切的运用,尤其是比喻的运用,则尤有不可忽视的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8.
苔丝和爱玛的爱情悲剧均导源于父权制主宰下的男权社会。在这个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中,失贞的苔丝不仅得不到世人的同情,还成了受侮辱的对象,她的爱情因为主流的价值观而走向悲剧。爱玛也面临相似的命运,为了迎合男权社会的需要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物欲和肉欲的刺激下让爱情变质并最终走向毁灭。苔丝和爱玛的爱情悲剧,不仅艺术地呈现了身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人生选择,而且为当今时代从女性主义视角观照苔丝或爱玛式的悲剧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刘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83-183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悲剧爱情的杰出代表作,本文通过对《霍小玉传》中李益“无情”与“多情”,“软弱”与“无奈”的分析,提出对悲剧人物“负心”汉李益的同情与理解,从而无情批判唐代门第观念与婚姻制度扭曲青年男女美好感情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0.
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分析《欲望号街车》的主人公布兰奇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出不可调和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是导致布兰奇人格分裂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1.
《人生》是悲剧,而《乡村爱情Ⅰ-Ⅱ》是喜剧。悲剧与喜剧的不同表达模式,融入了影视的人物对话、场景拍摄与故事结局之中,表征出时代风貌的时代裂变。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支唱不完的歌。《简·爱》一书的作者将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不仅告诉了我们本书的主人公及主题,还向我们暗示了“简”就是作者爱情理想的化身。所以,注意作者对主人公“简”的刻画及心理描写,成了我们透视《简·爱》一书作者爱情理想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写了无数人物,但真正存在爱情的只有宝、黛。他们在初见之时都感觉对方似曾相识,阿里斯托芬尼斯把这种熟悉的感觉解释为心上人是我们失去很久的"另一半"。清代王国维认为宝、黛的爱情悲剧正是叔本华提出的源于"剧中人互相所处的地位"而导致的悲剧,是"悲剧中的悲剧"。而黑格尔把悲剧看成一种矛盾的对立而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个理论用于《红楼梦》非常合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的快感"认为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情感得到疏泄,体现在《红楼梦》中就是读者在未曾察觉之时已为《红楼梦》的悲剧清泪沾襟了。  相似文献   

14.
周杰伦专辑中的爱情歌曲大多以悲情为主,这些有悲剧色彩的爱情却是欣赏者比较喜欢的审美对象.周杰伦通过审美距离的营造,艺术修饰的运用,悲剧精神的升华等三个技巧成功地化悲为美,使自己的歌曲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悲剧史上的有力之作,将故事情节、对话、人物性格等通过数百字进行简洁铺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令人动容。运用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分析兰芝结局的悲剧性,解析作品背后人物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进一步挖掘该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世娟 《美与时代》2007,(5):110-111
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后一部分对两人的爱情悲剧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一桩用“心计”赢来的爱情就得用“心计”去维系和巩固。 然而,爱情和心计不可能划等号,当心计难以使爱情升华时,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悲剧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相似文献   

18.
安国梁 《美与时代》2006,1(3):27-30
剧本用“思想感知化”技巧,挖掘麦克白潜意识中的权力欲望,从而赋予主人公的悲剧以真实的时代内容,剧作由此成为区别于古希腊悲剧的近代悲剧。麦克白夫人在权力角逐中被现实的鲜血所压倒,她女性的柔弱一面使她最终精神崩溃,含恨而死。  相似文献   

19.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中的这几句词,让我们想起了那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悲剧。陆游的原配夫人唐琬,是位贤淑、多才且深情的女子,可惜婆婆不喜欢她;当时陆游母命难违,万般无奈,这对恩爱夫妻就被活活拆散了。几年后的某日,他们在沈园不期邂逅,两人感慨万端。过后,陆游怅然地在园壁上题写了《钗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早、中、晚期作品中女性形象突出的特点是从"扁平形象"发展为"圆形形象".其代表作<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露西,爱碧与玛丽共同构成奥尼尔笔下普通女性悲剧命运的整体画面,她们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奥尼尔女性主义意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