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鱼饼 《天风》2008,(10):22-22
提到亚伯拉罕总是与信心联系在一起。在《新约·希伯来书》11章中提到圣经上所记载所有信心的伟人,亚伯拉罕是首先被提到的。亚伯拉罕原来的名字是亚伯兰,在他99岁时,上帝向他显现,并将他的名字改为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上帝要让亚伯拉罕成为多国之父,让他的子孙极其繁多,多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同时,他的妻子撒莱改名为撒拉,意为多国之母。这一切都是因亚伯拉罕信心的缘故,上帝赐给他的应许。  相似文献   

2.
孙美慈 《天风》2004,(6):2-3
经文:雅2:14-26 什么是犹太律法传统呢?较笼统地讲,就是以色列的历史。这历史显示了以色列得救和称义的来源和背景。因此,雅各在此注重追溯犹太人的历史根源,以色列的传统就是从亚伯拉罕开始,亚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呼召,且信到底,他的信心以他的行为体现出来,他的信心是没有动摇过,他被称为义。从他产生以色列民,从以色列民经过出埃及的蒙拯救,这就是最初以色列民得救与称义的来源与背景。  相似文献   

3.
夏新穗 《天风》2007,(9):2-4
基督不是以色列人私有的财产,更不是西方教会的“专利品”,基督来为要拯救全世界那些愿意真诚悔改的人——以色列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神从列邦中所拣选出来的,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23:9),圣经因此称他们为“选民”(太24:22),“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罗9:4,5)。然而,因为他们弃绝了神的儿子耶稣,不承认他是基督,并且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救恩便临到外邦人”(罗11: 11),“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8:12)。以色列人迫切盼望基督来,甚至“百姓指望基督来的时候,人都心里猜疑,或者约翰是基督”(路3:15)。既然  相似文献   

4.
以"行"体"信     
经文:雅2:14-26 什么是犹太律法传统呢?较笼统地讲,就是以色列的历史.这历史显示了以色列得救和称义的来源和背景.因此,雅各在此注重追溯犹太人的历史根源,以色列的传统就是从亚伯拉罕开始,亚伯拉罕相信上帝的呼召,且信到底,他的信心以他的行为体现出来,他的信心是没有动摇过,他被称为义.从他产生以色列民,从以色列民经过出埃及的蒙拯救,这就是最初以色列民得救与称义的来源与背景.  相似文献   

5.
一、应许之地观 犹太教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还体现在被占领土的归属问题上,这一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犹太人的“应许之地”观念上。犹太人一直深信上帝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不仅是让其后裔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还给予他们迦南的土地 (后被称为巴勒斯坦或以色列故土)“作为一份犹太民族永久居住和拥有的土地”。《创世记》记载,当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顺从上帝雅赫威的旨意,率本族人从乌尔城迁往迦南时,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将迦南赐给亚伯拉罕及其子孙。上帝允诺说:“我要将你现在寄居  相似文献   

6.
1、旧约的伦理观 古以色列人的社会结构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历史上,游牧民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进入迦南地的游牧民有的是和平的渗入者,如亚伯拉罕等以色列人祖先;有的是武力入侵者,如在约书亚率领下攻入迎南的以色列人。他们中的部分人保留了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其他一些人则定居迦南,成为土地的拥有者——农民,并与当地农民、城镇居民混合,形成一个由牧民、农民和城镇居民混杂的多民族的社会群体。群体中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生  相似文献   

7.
<正>《创世记》22章1节至19节记载了亚伯拉罕献以撒的著名事件,亚伯拉罕也由此被后世称为信心之父,因为他不但相信耶和华上帝能使他在百岁之时从其妻撒拉得儿子以撒,而且相信这儿子能够从死里复活。一、亚伯拉罕经受考验(参创22:1-8)上帝在此时要特别考验亚伯拉罕,看看他是否对上帝有信心。上帝特别强调让亚伯拉罕带去献  相似文献   

8.
李馨 《天风》2001,(10):8-9
争竞嫉妒是神所禁止的,基督的国乃是公义和平之国。他名称为和平的君,“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赛9:7)主耶稣曾经宣告:“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太5:9)多么尊贵的称呼!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正具这样的美德,是我们后人效法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苏志明 《天风》2016,(5):42-43
正福音书作者针对不同的团契特点,对"共同的基督耶稣受苦的叙事"有不同的阐释进路。《马太福音》针对犹太信徒的困惑阐释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参太1:1)——耶稣基督如何是犹太人所盼望的君王弥赛亚(参太2:1一11)。因此,作者非常注重耶稣  相似文献   

10.
信心的事奉     
孙重生 《天风》2002,(2):11-11
经文:创22:1-8;撒上14:43-45 在圣经中有两个要杀自己儿子的人,一个是以色列的先祖亚伯拉罕,另一个是以色列第一个受膏做国王的扫罗。但因着二人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做出的事性质及影响也完全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伯拉罕在120岁的时候,已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这样一个年迈体衰,勇气削弱的年龄,上帝极其严峻的考验临到了他,上帝指示他要带着自己独生的爱子以撒到摩利亚山去献燔祭,要亲手将他的儿子献在祭坛上。这是一件极难的事,然而,  相似文献   

11.
王三元 《天风》2001,(6):42
我们灵性上的追求,也许非常羡慕圣经中和教会历史中那些蒙神特别恩典和被神所使用的人,就如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利亚、保罗、奥古斯丁、马丁路得、卫斯理等。巴不得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蒙恩。以致生活行为和工作凡事蒙神悦纳。然而,神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他不只叫我们效法他们的榜样,更是叫我们效法基督,活出基督。就像保罗说的:“我活着就是基督。”(腓1:21)活出基督,是神拯救我们,我们灵命追求的至终目标。“基督本是神的像”(林后4:4),人类本来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只因亚当的堕落,神的形象从人身上失落了。在基督里重新得回来。神的形象就是他的荣耀。因为神本来是荣耀的。如果我们将来进入他的荣  相似文献   

12.
田永平 《天风》2022,(3):49-50
读到《创世记》22 章上帝吩咐亚伯拉罕献以撒的经文时,有人不禁会问:上帝为什么要让亚伯拉罕将他所爱的儿子以撒献为燔祭? 要明白其中的缘由,我们首先要了解亚伯拉罕所处的时代背景.亚伯拉罕所生活的年代是约公元前 2000 年以色列民族还未形成的族长时期.根据北非迦太基等文献记载,用活人献祭在当时迦南人的风俗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定期向神明献祭,将童男童女献在坛上烧死,以期望受到神明的庇护,来年获得丰收与平安.亚伯拉罕同时代的其他民族大多相信他们所信仰的神喜悦他们将童子作为祭品献上.  相似文献   

13.
张远来 《天风》2004,(3):15-15
耶稣基督福音所到的地方,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给绝望者信心,给浪子以新生;给迷途的旅客指引方向;给堕落的人重生的力量……本文所记叙一位弟兄孙以权就曾经痴迷于“法轮功”导致家破人亡。最后被耶稣的圣爱,教会信徒的爱心所召唤,成为神的儿女,使他重获新生。那个破碎的家庭也在基督里得到完全的更新。孙弟兄前几天在我们教会里接受了洗礼,本文正是他在洗礼时给我们的见  相似文献   

14.
张效法 《天风》2010,(11):12-14
<正>神要亚伯拉罕走一条信心的道路,对亚伯拉罕来说,每跨出一步都需要有走道路的信心。亚伯拉罕一生传奇,70岁时神的呼召临到,要他离开迦勒底吾珥;75岁时呼召再次临到,他就离开哈兰来到迦南地。他一生敬畏神,与神的关系非常密切,神称他是"朋友"。他那成熟的生命、坚定的信心、真实的  相似文献   

15.
经文:创28:10—22;罗13:11—14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这是大卫一生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放在雅各身上,这一点就更为突出。雅各一生有许多毛病,但上帝却把这样的一个人改变成得胜的以色列。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最终也是雅各的神。  相似文献   

16.
梁奕琨 《天风》1996,(9):4-6
经文:约1∶13,出3∶6,来11∶9、10,加4∶28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他不是属肉体生的,也不是属血气生的,乃是凭着应许生的。他平生许多地方可以预表基督,他是旧约时代一颗灿烂的明星,也是今日青年信徒的楷模。 一、对神——他敬畏 他敬畏神表现在三个方面 1、筑坛——求告主名(创26∶25,32) 他父亲亚伯拉罕一生倚靠耶和华,无论到哪里,总是首先为他的神筑一座坛。  相似文献   

17.
名人名言     
佚名 《天风》2010,(3):48-48
<正>神绝对不会不听人在基督里凭着信心的祈祷,但他不是按着我们所指定的办法和时间,把所求的赐给我们,因为他不会受我们的支配。——马丁·路德  相似文献   

18.
鲁浙 《天风》2003,(12):44-44
在约翰福音第13章第1节中提到主耶稣爱门徒到底。“到底”是到最后,到终点、到末了的意思。主耶稣爱我们到底,我们要纪念他的大爱,我们也要以到底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 希伯来书第3章第14节提到“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起初确实的信心”是指真实的信心,是建造在主耶稣复活之上的信心,是建造在磐石之上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才是正确的,实实在在的信心。对于我们每一个相信耶稣的人来说,必须要  相似文献   

19.
林旭光 《天风》2011,(12):52-52
在今天的讲台上,时常会听到一些以人物为主题的讲章,比如宣讲亚伯拉罕的超越、约瑟的虔诚、大卫的勇敢、保罗的忠心,等等;又如麻风病人的谦卑、百夫长的信心、浪子的悔改,等等;本来这是习以为常的事,也无可厚非。可是,仔细想想,把一段经文的重点放在宣扬人如何。而忽视把神的爱和心意告诉人。多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6)
正"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来3:14)早高峰,我们所坐的公交车正平顺地停靠进公交站台,突然窗外传来"吱嘎"一声尖厉的刹车声,听得人一阵心紧,乘客们都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横穿快速干道的路人逼停了行驶中的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