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和气     
方子 《天风》2008,(4):33-33
最近听一位基督徒朋友谈自己的体会:"在一个团队里,若想和气,真的好难.有时你想与别人和气,可是别人却偏不给你和气的理由;有时真想抽某些人的嘴巴,可想想自己是基督徒,是上帝的儿女,又不能这样做!  相似文献   

2.
先照亮自己     
李栋 《天风》2006,(13):4-5
一个想要照亮别人的人,首先自己得照亮自己;如果自己不能照亮自己,要想照亮别人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讲,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呢?担负着传讲耶稣基督的真理的人,自己就应该很好地实践耶稣基督的真理。  相似文献   

3.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别人的皮球,别人的水枪,反正,别人的总是最好的。院子里,几个女人在聊天。A说:"我真羡慕你们单身贵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B说:"女人像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很容易老的,我还羡慕你嫁了个好老公呢!做全职太太,外面的风风雨雨都与你无关。"C说:"是啊,你看你保养得多水灵,像从前做姑娘一样的滋润,不像我们风吹日晒的,整个一蔫苹果。"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7)
正[问]大多数在意自己信仰的基督徒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问"为什么我是一个基督徒"?有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会问及此事,我们却不知如何简单明了地回答,请指点迷津。一群困惑的信徒[答]你们好!这是一个极富意义又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对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无时无刻不可忘怀是非常好的,这种自问或被问都十分有助于我们深化信仰。20世纪有三位神学家牧者就曾对此写过自我反省性小传,即莫尔特曼《为什么我是一个基督徒》、汉斯·昆  相似文献   

5.
职工在原有企业单位下岗在当前形势下是很普遍的现象,尽管如此,真尝到了这滋味是很苦涩的,对我们经历过不少人生风雨的一些中年基督徒来说,尤为是人生的又一考验。此时,可能身边的人甚至自己都会对你说,为什么神不看顾你,但你可以理直  相似文献   

6.
蒿志强 《天风》2017,(6):12-13
<正>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基督徒在教会里可以做买卖吗?有人说要看你出于什么动机,有人说基督徒不可以把教会当做推销或做买卖的地方,还有人说不可因为信徒关系向别人推销东西。基督教会在地上自一开始便面对一个挑战,就是要为经济生活发展出一个基督教的道德景象。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太6:24)这  相似文献   

7.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现在非常苦恼,我说话口吃。特别是求别人办事和与异性说话时口吃就严重起来,张口说不出话。因此心里老是觉得别人都不屑和我说话。有时还很自卑,缺乏自信心,干什么事都干不到底,受不了一点打击。我苦恼,我想逃避现实。求您指点迷津。 河北 小杨 小杨朋友: 你说自己有些口吃,很怕与别人说话,总是紧张,越紧张说话越困难。对此,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对自己的这一小小的生理缺陷有正确的认识。首先,人没有十  相似文献   

8.
“文化基督徒”这个名词是从一神学生那里听来的。当时想和他谈谈刘小枫,不料他好心地说:你可要当心,他们是“文化基督徒”。我想,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刘小枫不少书,颇党受益匪浅,结果反偏离了真理。以后有段时间对刘小枫小心翼翼的,但沮丧之余,心里还是不太服气,一直想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基督徒”。于是一有空就去查图书馆,又查遍了网上的各个引  相似文献   

9.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  相似文献   

10.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庭院并不总是沉浸在笑声、掌声和鲜花之中,既会有高潮,也会有低谷。有时门庭若市,有时又门可罗雀;有时高朋满座,有时则孤独一身。事实上,一个人的一生难得没有孤寂的时候。而这种孤寂,大多是因为别人有意无意的远离,甚至于任你百般呼唤也无济于事。此时的自怜,愈是会让自己钻进死胡同而难以自拔;此时的自卑,愈是会让自己落入陷阱而难以超脱。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当我们自感步入黑暗之旅时,点亮心灯的人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正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激情再次进发出来呢? 及时安慰自己黑暗过后未  相似文献   

12.
智慧语丝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喜欢以是否有趣来评价自己对一个人的印象。在整容风靡,美的价值观判断被颠覆之后,能恒久留存下来的,必定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在脸上的气质和刻在骨子里的趣味。——sherry_chou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苏芩  相似文献   

13.
认识自己     
认识别人不容易,认识自己更难.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永远不能正确认识别人.要想认识别人,最好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自己,谈何容易.因不容易,古希腊人才把“认识你自己”镌刻在德尔斐这古老的神庙前的石碑上.正因不容易,郑板桥写的条幅“难得糊涂”至今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14.
刘若民 《天风》2004,(11):18-18
基督徒生活在世界上,与非信徒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日常的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事发生。基督徒,就是已经认识上帝,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与上帝、与耶稣基督有正常关系的人,应该对那些来自别人的误解、他人的毁谤、一些闲言碎语能正确地对待与处理。处理得好,不是一味地忍受,而自己的内心却并不能放开;而是个人因着真诚的信仰、与上帝有合宜的关系,并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广大的心"去看待和化解那些来自他人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佛经里常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这种独特性,是一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珍视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是我们班主任不可忽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的坎坷经历,使石泽生牧师领悟到,个人、教会的命运与国家的益衰休戚相关,基督徒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努力服务社会,“做光做盐”、荣神益人。一、每每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石泽生牧师总是抚今追昔.谆谆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基督徒才能够直起腰杆做人。石泽生牧师1925年出生于一位牧师的家庭。这是个颇为特殊的家庭,作为正白旗满洲的旗人,凭着先辈跟随皇帝南征北战的余荫,不是金枝玉叶的是亲国戚,爷爷在朝廷里得到了一个很是轻松得意的差事:皇室的涛祝官。一年里,爷爷只有一天是真…  相似文献   

17.
入世与幽隐     
你说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说:“想隐居是因为世界太浮华,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份才情吧?”  其实,你一点也不例外。林语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踟躇闹市说隐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说,一年到头向往山林幽隐,却极少时间真的去看看山林,别说在山林去居住了。  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经常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呢?  我想,这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们的天性有此两面。一面想要表达自己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一面想要摆脱这种无形的催迫,而希望遗世独立以求得心灵…  相似文献   

18.
基督徒在人间应当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成全神的律法就是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和"爱人如己".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又是一名基督徒,我更加认识到好基督徒必须是好公民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相似文献   

20.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