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误诊现状、原因和对策,对2000年~2009年1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GERD误诊报道文献97篇进行回顾性分析.既往10年间共报道GERD误诊病例2 629例,共涉及38个病种,其中最常见的误诊病种是冠心病/心绞痛(48.04%)、慢性咽炎(24.23%)、支气管炎(10.27%)、支气管哮喘(8.56%).主要误诊原因是GERD非典型表现繁杂,非消化科医生缺乏相关知识,忽视相关鉴别诊断.心血管、耳鼻喉、呼吸科医生是强化GERD认识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0年间1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并从患者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等方面对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生在青少年、儿童的卵巢肿瘤蒂扭转误诊率为52.9%,发生在绝经后妇女者误诊率为29.4%,最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0年间1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并从患者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等方面对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生在青少年、儿童的卵巢肿瘤蒂扭转误诊率为52.9%,发生在绝经后妇女者误诊率为29.4%,最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外科医生应该重"炼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5年9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节目<时空调查:九成多人认为医生声望有所下降>,17000人被调查者中,94%认为医生的声望较10年前下降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41%)和职业道德水平下降(40%),认为医生专业水平下降者只有2%.  相似文献   

5.
回顾麻风病误诊文献,分析导致误诊的原因,为麻风病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思路。检索2006年1月~2016年12月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关于麻风病误诊的临床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统计麻风病误诊的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麻风病易被误诊为周围神经炎(7.5%)、皮炎(6.2%)、湿疹(5.2%)、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误诊原因主要是麻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警惕性不够、麻风病防治机构培训力度不够、患者隐瞒传染源接触史等。要加强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减少麻风病误诊的发生,避免患者发生畸形和残疾,降低疾病负担,各级麻风病防治机构需要继续加强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和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8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等方法确诊的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误诊方面的差异,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恶性肿瘤、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是老年人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组肺栓塞的误诊率高达60.5%,高于非老年组(53.2%),最易误诊为肺炎,其次为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肺栓塞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8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等方法确诊的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误诊方面的差异,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恶性肿瘤、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是老年人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组肺栓塞的误诊率高达60.5%,高于非老年组(53.2%),最易误诊为肺炎,其次为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肺栓塞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肿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过度诊断"是一个近些年被国内外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本文基于文献检索和分析,对肿瘤过度诊断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医学界对其关注度的变化、过度诊断的主要病种分布(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子宫癌、肺癌等)、过度诊断发生的原因("先进"的诊断技术、商业化的体检、积极的医生和特有的中国元素)及其造成的危害(患者额外的医源性病痛、卫生资源的浪费、使社会欠公平、对卫生状况的误解)等,筛检方法、筛检对象、医生对过度诊断的认识度也与之相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更好的评估过度诊断的方法和临床策略促使其最小化,患者也应成为明智的筛查实验的参与者,并对筛查的阳性结果与临床医生共同做出进一步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儿童肝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UESL)疾病增加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及生存率。对2006年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1例UES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诊断学角度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随访资料。11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12.5岁。10例术前出现误诊,误诊为肝母细胞瘤7例,肝脏囊性占位2例,肝包虫病1例,主要误诊原因为: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医生主观对此病认识不足等。UESL为儿童少见肝脏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治疗上首先考虑手术切除,有针对性的联合化疗方案可改善其预后。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儿生存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大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趋势和毒株流行情况.收集2006年~2012年大连市18家哨点医院流感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检测.2006年~2012年监测医院共接诊患者10 751 432例,其中流感样病例676 860例,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的百分比(ILI%)为6.30%.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2009年9月~11月和2006年3月~4月.0岁~4岁组和5岁~14岁组的ILI构成比例居前2位,7年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 174份,鉴定出流感病毒203株,阳性率为17.29%.2012年与2011年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2.39%和12.15%.此间流感病毒主要以H3型、BY型为主.本文旨在通过监测掌握大连市流感毒株变异情况和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初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制定循证治疗方案。针对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EMBASE(2000年~2009年)和MEDLINE(2000年~2009年)检索证据,共检索随机对照试验4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0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循证治疗方案。经1年随访证实,该治疗方案适合患者。故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可为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调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状况。通过对原住院患者随访,对内科门诊、专家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服用阿司匹林的有关资料,根据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服药组:患者规范或不规范服用阿司匹林;2组为未用药组:患者从未服阿司匹林。共1885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925例、冠心病711例、冠心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存249例。患者来自住院随访患者567例、内科门诊882例、社区门诊436例。全组1885例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组为1226例(占比例为65.1%),其中,规范服用阿司匹林957例(50.8%),不规范用药269例(14.3%),未服用阿司匹林659例(34.9%)。阿司匹林在本调查地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率较高,用药的依从性较好,但和阿司匹林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试图分析孤立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病变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回顾性收集自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行MSCT,保存有清楚影像学资料,临床排除有其他心脏病合并症的MB—MCA患者,共53例,发现MB—MCA病变65处。平均年龄(57.3±12.6)岁,其中男性27例,LAD病变59例。MCA长度(20.8±11.2)mm,MB厚度(2.0±1.6)mm。58.5%的患者有心电图改变,大部分为女性,有胸部不适症状者占90.6%。单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者15例,治疗有效率达到73.3%(11例),单纯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12例,症状缓解率达到66.7%(9例)。单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者16例,仅有2倒(12.5%)缓解。MB—MCA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临床症状,可进行干预性治疗;对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的胸痛患者要想到MB—MCA可能,有条件者应该进行MS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的可以试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氧吡啶娄拮抗剂.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农村与城镇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状况,旨在了解新农合政策带给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益处及今后还需完善和努力之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治疗中心2007年新增的23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农村与城镇进行分组对比分析。96例农村患者,88例选择血液透析,8例放弃治疗;142例城镇患者,23例选择腹膜透析,108例血液透析,11例放弃。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患者慢性肾炎为主要的原发病、都存在透析过晚、并发症发生率高、急诊透析率高的现象。与城镇组相比,农村组患者平均年龄、肾病知晓率、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清除指数低于城镇组(P〈0.05);梗阻性肾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急诊透析率、死亡率、失访率高于城镇组(P〈0.05)。新农合的实施使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获得了治疗的机会,针对农村患者肾病知晓率低、临床状况差的特点,需加强农村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有6%为Ⅳ期乳腺癌,而这类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局部处理(外科、放疗)可以根除局部病灶及微小转移灶,以延缓或者缓解症状,但是否可以带来生存获益尚无定论。本文对Ⅳ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局部处理等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舒张性心力衰竭在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但临床症状、体征不特异,不典型,常容易漏诊。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发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症状、体征,结合胸片有肺淤血、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增高等,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晚期混合型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定量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改变。在我院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9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TE测量右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的比值(SRe/SRa);测量三尖瓣环游离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并计算其比值(Ea/Aa);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病例组RVFAC、Ea/Aa、SRs、SRe、SRa、SRe/SRa均低于对照组(P〈0.05)。SRs与RVFAC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01)。SRs、RVFAC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r1=-0.695,r2=-0.664,P〈0.001)。SRe/SRa与Ea/Aa呈显著正相关(r=0.701,P〈0.00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低。STE可以定量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我科210例行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104例;无功能腺瘤15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60例.存在假包膜的肿瘤行包膜外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2个月.结果肿瘤全切170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及部分切除35例.术后尿崩63例(30.0%),激素水平低下25例(11.9%),脑脊液鼻漏4例(1.9%),颅内感染4例(1.9%),鼻出血2例(0.9%),视力下降1例(0.5%),死亡1例(0.5%).截止随访结束:垂体功能低下18例(8.5%),永久性尿崩2例(0.9%),无肿瘤复发.对鞍区解剖结构的熟悉及娴熟的内镜技术有助于安全有效的切除垂体腺瘤,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之一。2012年4月,河南省对包括慢性肾衰竭在内的六种疾病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做出重大调整,腹透患者主要经济花费的透析液报销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至80%。通过研究新农合制度调整前后豫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了制度调整后的患者透析充分性提高,贫血、营养状况较前好转,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生存质量改善的现况,论证了老龄、糖尿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透析不充分、较低的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为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