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巴伯(A. W. Barber)教授的近著《佛教中国化:教义、修行、艺术研究》(Sinicizing Buddhism:Studies in Doctrine,Practice,Fine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Vogeistein Press,Calgary,Alberta,Canada,2019)已经付梓。巴伯教授在威斯康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编纂《西藏大藏经》,1991年在台北出版。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知识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人自己的第一种知识社会学之创建 是谁最早把西洋的知识社会学介绍到中国来的?据著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是当时燕京大学教授李安宅先生(1900—1985)及其老师张东苏先生(1886—1973)。李先生以《孟汉论知识社会学》为题,把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引论》(Ideology and Uto-pi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一书的第5编,从1936年在英国伦敦出版  相似文献   

3.
正劳格文(JohnLagerwey),著名法国汉学家,法国高等研究学院(EPHE)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师从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海陶玮(J.R.Hightower)教授完成有关《吴越春秋》的博士论文,1975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高等研究学院师从著名道教学者康德谟(M.Kaltenmark)教授和施舟人(K.Schipper)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1977年成为法国远东学院(EFEO)研究员,2000年始任法国高等研究学院宗教学部道教史与中国宗教专业教授,2008年始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主要从事道教和中国宗教研究,著述甚丰,大都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见解独到而深刻。除大量论文之外,专著包括《〈无上秘要〉——六世纪的道教大全》(法文)、《中国社  相似文献   

4.
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弗洛里迪  刘钢 《世界哲学》2004,(5):101-107,113
编者按:信息哲学的研究纲领在国际哲学界已经得以确立.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弗洛里迪的两篇文章《什么是信息哲学?》(本刊2002年第4期)与《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Open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v of Information)可被视为信息哲学诞生的标志性与奠基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学术书评     
许洁明著:《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32页历史是由多数人的社会活动构成的,历史的书写理应书写历史上的多数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推出的“世界史学术书系”中的许洁明教授专著《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实现了这一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作者在这部著作的书写上如下三个鲜明的特征,或可称作三个方面的突破。一、充分利用英国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传统的十七世纪英国历史研究多是“革命源流派”。这一流派的研究新成果都是由深有影响的学者开启的,从而形成“托尼———斯通—…  相似文献   

6.
2002年1目15号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在哲学所会议厅举办了一场题为“儒家民主主义”的演讲与讨论会。会议由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郑家栋研究员主持,哲学所的部分专家学者、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些研究生以及闻讯而采的其他一些人士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安乐哲教授是国际上颇负盛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他不仅曾将《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淮南子》和《中庸》等中国古代经典翻译为英文并详加注释,具有深厚的汉学素养,还从比较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一系列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啊的著作,如与郝大维(David Hall)合作的《孔子哲学思维》(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Self,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Culture )等。近年来,安乐哲教授又在尝试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的理论建构。“儒家民主主义”的论说,正是这一课题的具体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0月,《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12)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已出版10卷。《年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主编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  相似文献   

8.
<正> 《论语》传入日本与释奠之礼孔子的学说成为儒教以后,传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在安南、朝鲜、日本等亚洲地区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影响,在十七世纪以后,又通过耶稣教教士广泛地介绍到欧洲。在这里,关于孔子学说在日本的传播,做一点简单的叙述。应神天皇十六年(公元285年)百济之王仁(和迩吉师)来日本,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这是汉籍传入日本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孙英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古史和佛教史的研究,先后出版《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2015年即将再版)和《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并与陈金华教授共同主编《神圣空间:中古宗教中的空间因素》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译有《展望永恒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并围绕中古知识、信仰与政治世界以及佛教对中古社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 月,汉城大学哲学系宋荣培教授《中国社会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下简称“宋著”)中文版终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拜读之余,不禁为这部著作思想之深邃、视野之广阔、观点之新颖、史料之翔实而叹服。宋著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写作的。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许多严重问题,诸如人的异化、环境污染、核威慑等等,都已经暴露出来。因此,在一些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的知识分子看来,十六、十七世纪启蒙主义运动以来逐渐膨胀的“工具理性”已不再是解放人类的动力,反…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办了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中心主任尹继佐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分别致辞。国内外专家学者约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凯麟教授、荷兰Nyenrode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范路克(Henk van Lu i-jk)和美国St.Thom as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黛如(Daryl Koehn)教授分别作了主题讲演。会议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奥特文·德·格里耶夫(Ortwin de Graef)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人文学院科研院长,保罗·德·曼研究专家。2013年4月7日,第三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会上,奥特文教授作了题为《谱系障碍:新马克思主义与灵魂国家》(Spectrum Disorder:New-Marxism and Soul State)的发言。5月4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办"中国文化周"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与奥特文教授进行了一次关于保罗·德·曼的访谈。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前史 N.CaPaldi《康德、纯粹理性批到,中的时间:Reason:The Normative Strueture of Science) J.E.Dotti《权利问题和事实问题》(Quid iuris科学结构的规范》(Time in Kant’5 Critique of Pureund quid faeti)M.Flonta《<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牛顿物理学和纯自然科学》(Newtonsehe Physik und reine Natur-wissensehaft in der reinen Vernunft) Ch.Maeann《始原与先验客体》(The Urgrund and the Transeendental Objeet) E.PaPadimitriou<<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史前提》(Zu den Philosophie罗sehiehflie{len、or…  相似文献   

14.
正时间:2014年4月26日下午16:00—18:00地点:北京燕山大酒店咖啡厅人物: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美国亚特兰大大学教授)理查德·舒斯特曼,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活跃在当今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学者。他首倡的"身体美学"进入中国之后,自2004年以来引发了国内的"身体美学热",至今已经十年。2014年年初,舒斯特曼教授的著作《表面与深度:批判与文化的辩证法》(以下简称《表面与深度》)中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著名汉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新著A Fourth-Century Daoist Family:The Zhen'gao,or 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Volume 1 (《公元四世纪的一个道教世家——〈真诰〉英译第一卷》)于2021年初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柏夷教授在同一出版社出版译著Early Daoist Scriptures (《早期道教经典》)之后推出的又一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北美《中国宗教杂志》刊登本会研究室编写的《中国道教史提纲》(英文) 北美的中国宗教研究会(SSCR)1987年出版的第15期《中国宗教杂志》(Joumul ofChinesc Rcligions)刊登了由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写的《中国道教史提纲》的英文本,翻译者为中国研究会副主席、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宗教系教授包士廉(朱利安·帕斯)和萨斯喀彻温大学梁文康。译文前有简短的介绍,全文如下: “以下是题为《中国道教史提纲》的论文的翻译,它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一期第41至50页上,由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写。由于这个提纲公认地编入了中国正在进行着的道教研究的新材料,它对于西方的道教传统研究的学生们可能是非常有用的。”《中国宗教杂志》,由中国宗教研究会编辑出版。中国宗教研究会在1974年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丹尼尔·奥弗迈耶教授提议创  相似文献   

17.
正阎国忠,1935年生,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潜先生助教,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领域,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著作有:《古希腊罗马美学》(1983)、《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与美学》(1989)《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1984)、《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心理学会和江西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 ,由《心理学探新》发起并承办的“全国心理学学术刊物主编联谊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6~ 2 9日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 ,陈永明研究员、沈德立教授和黄希庭教授等三位中国心理学会的正、副理事长和林仲贤研究员、杨治良教授等七种心理学学术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出席了联谊会。这七种心理学学术期刊分别为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动态》、《发展心理与教育》、《应用心理学》、《中国临床心理杂志》和《心理学探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虽因故未派人到会 ,但为联谊会的顺利召开寄来…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提交的学位论文中,有五篇论述了中国逻辑史的内容。这五篇论文是:傅永庆的《先秦语言逻辑》(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温公颐教授)、李卒的《中国逻辑史中的谬误理论》、杨哲昆的《公孙龙子名辩思想与名辩方法分析》、赵继伦的《论<墨辩>的逻辑类型》、颜华东的《论王充关于论证的逻辑思想》(后四篇均为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崔清田副教授)。这五篇论文经国内同行专家的审阅鉴定,以及由李先焜教授和蔡伯铭教授分别担任主席的论文答辩委员会主持下的认真答辩,被认为在中国逻辑史  相似文献   

20.
苏为德(Hubert Seiwert)教授于2002年9月25-28来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师生发表了题为“世界宗教市场:当今世界的宗教经济”的演讲。苏为德教授是德国宗教历史学会主席、莱比锡大学宗教科学研究所所长。早年毕业于波恩大学,学习比较宗教学。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宗教历史,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当代西方宗教和宗教学理论。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古代的占卜》,教授论文是《台湾的民间宗教与民族传统》。他的新作《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运动》将于今年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