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峰 《天风》1994,(收录汇总):34-34
使徒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提前3:4-5)这段话主要论述监督的资格,他们在担起"照管上帝的教会"这个神圣的职责之前,应当首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家".保罗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作为监督,应当把爱教会和爱家庭统一起来!保罗的这个教导不只适用于监督这个群体,也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可是,现实中的基督徒,有时却会因为爱教会而忽视了爱家庭.  相似文献   

2.
微仆 《天风》2004,(1):16-17
·圣经中不单强调“信”,更注重彰显“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信”是基督徒对上帝的关系,“爱”则是上帝赋予基督徒的生命属性,“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将身体献上     
罗江涛 《天风》2003,(12):46-46
论到奉献,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钱财的奉献,似乎那就是奉献的全部内容。但那样去理解奉献,实在是太片面了。奉献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具备的行为,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基督徒该如何去理解奉献的内涵,如何过一个奉献的生活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他这话是对“弟兄们”而言的,意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奉献的资格。保罗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献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奉献,并不是被强迫或慑于权势而被命令去奉献,乃是因着上帝的慈悲,也不是因为被惧怕所驱使,而是为着爱和慈悲。那我们当怎样奉献呢?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4,(9):22-22
各位嘉宾、主内同工同道们: 我觉得很荣幸,能再次来到香港,并且参加"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开幕式,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会让更多海内外朋友真实了解中国教会,进而真实了解中国。为此,我们共同预祝《圣经》展圆满成功。 中国基督徒大都拥有自己心爱的《圣经》。中国基督徒是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圣经》在中国基督徒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圣经》和其他书不一样,它告诉我们上帝要我们做什么。上帝要帮助人理解上帝的教训,努力地追求认识上帝、理解他的旨意。  相似文献   

5.
刘凌维 《天风》2005,(10):4-6
经文:罗2:1-2;林后3:3;林前4:9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基督徒的比喻,在四福音书中主耶稣曾把跟随他的人比作葡萄树上的枝子,是流露基督生命的管道(参约15:1);比作世上的光,来照亮这个世界(参太5:14);比作可以调味、杀菌,并能使人对生命活水产生渴望的盐(参太5:13)。而我们刚才所读的几处经文是使徒保罗对基督徒人生所做的比喻,在这三个比喻中保罗把基督徒比作是献给上帝的活祭,是上帝写给世人的信,并且基督徒的人生又如搭在天地之间大舞台中上演的一台戏,被世人和天使观看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罗马书》的前11章,致力于阐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进入第12章后,保罗将重心转向了基督徒的属灵生活.12章的开头,保罗指出了基督徒生活的总原则:"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相似文献   

7.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如果上帝在基督徒一死后就实现了他的终极救赎,将死去的基督徒接到他的国里,岂不是与圣经启示给我们的关于上帝的救赎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9.
马利亚 《天风》2007,(4):48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拥有上帝的生命更是可喜可贺的。虽然,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在世能活出上帝的生命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但基督徒若能在灵修方面不断地加强,就能促进生命的成长。因为“耶稣说:‘我就  相似文献   

10.
《圣经》千百年来一直在基督徒的灵性生命与信仰实践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全能的父创造了这个世界,作为基督徒,我们相信上帝,我们相信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从死里复活;我们相信圣灵保惠师与我们同在;我们相信末世必有审判;我们相信永生。因为这些基本信仰皆来自于《圣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圣经>记载的上帝最初为人类安排的食物和洪水之后的食物,犹太教数位先知的言行,早期著名基督徒保罗、德尔图良、克莱门等人的教诲,参考了当代圣经学者的研究结论以及犹太教艾塞尼派经典的引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素食者.  相似文献   

12.
袁世国 《天风》2004,(7):6-7
经文:太27:45-55十字架代表什么?十字架究竟在基督徒的属灵生命和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回应和感动不会是一样的。当我们读马太福音27章45-55节时,相信从古至今的基督徒都不免或多或少地受感动。其实,使徒保罗的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9)
正保罗·区普牧师的《晨恩日新:福音灵修日引》中6月7日的灵修小文一开始,就向基督徒提出一个问题:"你是否正经历一种分裂状态——心中相信永恒,却活得好像只有当下?"这是个深刻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花些时间认真思考的问题。保罗.区普牧师说,"永恒失忆症"会使人陷入分裂状态中,  相似文献   

14.
在保罗书信中,保罗对耶稣的称呼有主、基督、上帝的儿子。金世润认为保罗在大马色路上遇见复活基督的显现这一事件,改变了保罗  相似文献   

15.
李秦成 《天风》2007,(21):4-6
保罗身上的优良品德犹如一处埋藏在地下的宝藏,尚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开掘,使他的品格被显露出来。保罗是闻名于世的大使徒,随着福音的传开,保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作为犹太公会名师迦玛列的门下,逼迫基督徒的罪魁,保罗做梦也没想到主耶稣会完全赦免他的罪恶,更不敢相信自己会蒙恩重用,成了大使徒,这让很多罪人看到了希望和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天风》2003,(3):1-1
当美国攻打伊拉克倒萨行动一触即发时,欧洲教会领袖与普世基督徒正积极努力呼唤和祈祷世界和平。在本期首篇己故的孙彦理主教的“和平,上帝的旨意“一文中他说,上帝的恩赐,是要我们过美好的生活,如同,耶稣降生时天使的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以呼唤和平到人类的安居乐业,中国基督徒与普世基督徒始终关注着自身生存的空间,正如丁主教所说:“中国基督徒敬拜一位爱我们,同情我们,与我们一道遭受苦难,循循善诱的上帝,这个转变是一种真正的释放”。的确“中国基督教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中”,因为“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17.
刘忠国 《天风》2006,(24):46-47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前几日,单位一同事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便向我问起善与恶的问题。她在网上看到的这则信息,大体上是这样的:“某人向一基督徒提出下列问题,并请其解答。某人:上帝是善还是恶?基督徒:上帝当然是善的。某人:你承认现实世界中存在恶吗?基督徒:我承认。某人:上帝是全能的吗?基督徒:是!某人:宇宙和世界上的万物皆是由上帝所造的吗?基督徒:是!某人:那么恶当然也是由上帝造的了?这样,上帝岂不也是恶的吗?  相似文献   

18.
王路加 《天风》2011,(2):46-47
基督徒必须规划一生来回应上帝的美好计划。基督徒要在这世界上做美好的见证,职业是重要的一部分。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长大成人到退休的一段时间,是人生最重要的中段,也是最精彩的一段。我们相信,神在太初就为他儿女的人生制定了美好的计划,并赐给美妙的时光,我们需要回应这美好的计划,  相似文献   

19.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5):22-23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  相似文献   

20.
刘晓霜 《天风》2005,(11):47-47
在一个城市中,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了。一天清早,他来到教堂中,跪在那里向上帝祈祷:“亲爱的上帝,求你怜悯,也求你施恩于我,赐给我一份工作,因为我现在失业了。”然后欢欢喜喜地回家了。显然,上帝似乎在忙于其它的事物,好像没有应许他。几天过后,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来到这所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