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住宅的智能化设计不仅可以为居住者打造一个智能、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可以使住户享受信息化的便捷,提高生活质量。我国住宅的智能化设计满足了当前人们高速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其中存在一些易忽视的问题,导致我国住宅智能化设计无法与欧美等国家住宅智能化媲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中式"设计在房地产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住宅样板间开始尝试"新中式",通过分析当下我国"新中式"住宅样板间设计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以保利东郡项目为例,从空间价值的体现、地域文化的表达、空间意境的塑造等方面对"新中式"住宅样板间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解读,为我国住宅样板间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室内设计是以创造优美的室内环境、合理的人类生存空间为目的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住宅室内设计渐渐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健康、舒适、愉悦的家居环境,绿色环保设计正逐渐成为室内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安静舒适的环境、温馨和谐的室内设计及科学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是现代人们选择住所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如今,人性化这一理念在设计领域中不断呈现,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有效运用,也已成为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是现代设计所要追寻的目标,也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当今住宅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人们对住宅舒适度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住宅产业在取得相应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盲目追求住宅舒适度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用生态学的设计方法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宅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住宅景观已成为现代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受西方设计思想的冲击,国内的居住景观存在着脱离本土文化的现象,为扭转这一趋势,我们需要在传统的本土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之间寻找契合点,"新中式"风格的产生就是当今国内景观设计中的一次大胆尝试与创新。通过比较南京九间堂和深圳万科第五园的住宅景观的设计手法,可以分析出"新中式"风格的特点,从而探寻现代人居的中国风尚,展开对于未来住宅景观发展方向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正式实施,许多家庭也开始计划孕育二孩。这对于家庭而言是件大喜事,但是随之而来的住宅空间紧张,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等问题也无法回避。由于婴幼儿生理的特殊性,住宅空间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变得尤为重要。从婴幼儿期特殊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引入通用设计的概念,改进室内住宅环境的安全性与功能性,营造适合婴幼儿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提出适应婴幼儿居住的室内通用设计理念,不但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提高了生活品质,同时通过室内空间与辅助设施的整合设计,扩大使用的兼容性,使宝宝居住的环境既方便又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8.
住宅景观可以说是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关键性因素,潜移默化地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着影响。由于西方设计思想的不断涌入,国内很多小区的住宅景观设计都出现了脱离本土文化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当在传统中式设计和现代设计思想中寻求新的契合点,自此"新中式"风格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未来居住空间设计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认识到装饰设计应该重视绿色环保。设计过程中选择的材料都是绿色环保型建材。在未来的家装方向上,绿色环保的材料也必将成为人们的首选。设计的住宅是外形新颖,内部空间划分合理的独立式住宅,加入高端智能化系统使居住者享受到更加舒适的家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物质的丰裕,人们对其自身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与生活质量的渴望也越来越高,进一步优化"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舒适的效果,拉近人机工程学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人机工程学为理论依据,从现代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现代公园在环境设施设计尺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人对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空间基础特征与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环境设施中更合理的设计方法与尺度,给今后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探讨了积极老龄化理念下老年友好型景观的设计初衷,指出现有住区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应秉承适老舒适"空间安全性"、便利可达"易行便利性"、居住生活"功能多元性"、普适亲和"环境积极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住区的四种绿地类型出发探讨了住区景观设计的策略,旨在促使住区景观真正实现老年友好,服务老年人居住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特点,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老年人室内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变得愈加重要。老年人的住宅应该在整个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到他们的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方便的室内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设计中,"留白"这一表现手法具有重要的地位。"留白"并不是"虚无"和"空洞",而是一个能给受众带来无尽回味与想象的美的存在,它以减法的方式给人以简约的意境美,明确且充分地将设计作品的形象和精神等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的神韵在于其超越了画面中纯粹的"白",而具有一种无穷的意味,从而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留白",不让画面失去平衡,就要求设计师不断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设计内涵。"留白"不仅是设计,也是生活;"留白"的美不仅是设计的美,也是生活的美。当下设计师只有运用好"留白"这一手法,才能不断丰富受众对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亲密"、"氛围"已成为设计师在剧院设计中的核心词汇。而给人亲密感、氛围感以及舒适感的设计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所要实现的是真正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当前我国在剧院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一个具有亲密感、舒适感而又富氛围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始终是剧院建设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西方木材结构住宅,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十分向往的理想居所。放眼当今中国,花园洋房、独栋别墅成了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房地产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大面积的节能木材住宅成了人们心目中向往的"高端生活"。而木材结构住宅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方面的明显优势,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住宅发展方向的一个切入口。通过探讨西方在节能木材结构住宅方面的兴起、探索和发展,为中国今后住宅发展的方向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王亮 《美与时代》2014,(12):36-36
小户型住宅空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空间,因此小户型住宅空间的室内设计是举足轻重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小户型住宅空间和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其归纳总结、讨论和分析,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把我们的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做的丰富健康,生态舒适。  相似文献   

17.
蝙蝠在中国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因而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装饰纹样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蝙蝠纹样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古代权贵的住宅建筑中应用极广,恭王府就是蝙蝠纹样在建筑装饰中应用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各式各样蝙蝠纹样的灵活应用,将恭王府打造成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福之地"。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荷兰"Wikkel House"的调研与思考和对当前模块化住宅的市场考察,研究模块化在"Wikkel House"住宅中的演绎。重点在于通过对荷兰模块化"Wikkel House"住宅的调研与思考,指出模块化住宅在国内建筑行业未来的重要地位以及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论述了模块化住宅的优点与局限性,以及推广模块化在住宅设计中的理念以及运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步转向以空间品质提升为目标,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第三空间",是城市形象的外部载体,是定义城市活力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城市空间品质的视角出发,从舒适性、审美性、历史性、经济性、政策性以及交互性六个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规划设计、政策、案例、后期维护等方面系统提升的有效参考意见,从而提升"第三空间"的活力与品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市不断扩张,城市中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密度高,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越来越少。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设计师们开始注重高舒适度的住宅建筑,更关注居住品质。不管是室外的园艺,还是室内的装潢设计,都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现代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持景观,增加小区景点,会对小区的园林绿化进行精心设计。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于优化城市环境、减少雾霾、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打造精品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除了对于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对于住宅内部的设计,设计师也是格外地花心思。室内设计中是否具备人性化特色,将会直接影响到入住体验,关系到住户的生活质量和舒适程度。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极其悠久,长久以来,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对居住环境进行装饰,在不断的发展中,人性化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将人性化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设计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