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吾主耶稣提倡"博爱"。 博者,广大也。博爱,自然是广大的爱。具体说来,包括爱国、爱教、爱岗、爱家、爱人与爱仇。 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国家、信仰、家庭与交际。有亲人有朋友也有小人和仇家。 热爱自己的国家,具体表现在应该为国家的富裕、强大、安全与尊严而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诸如遵纪守法,尽心工作,依法纳税、服役当兵、发明创造、为国争光等等,都是热爱国家的实际行动。只要每  相似文献   

2.
宋初以后,净土信仰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流布最广的佛教修持法门,而且渗入诸宗,变为天台宗、华严宗、禅、律宗等宗派兼弘的教说。无论是倡导止观双修的,还是主张性相圆融的,或者儒释合流的,在谈到死后的归宿时,莫不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心愿。由此而引出了许许多多的净土文,如礼赞偈、忏愿仪、发愿文、自信录、往生传、念佛疏、正念诀、安养赋、观经颂、净土咏、三昧诗,以及其他各种经注、论疏、序跋、记传、碑铭、诗词、偈颂、杂文等,体裁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从而构成了灿烂的佛教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净土文化。  相似文献   

3.
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学名Nelumdo mucifera,也称莲花。古称水芝、菡萏、芙蓉、芙渠、芙蕖、玉环、泽之。荷花原产于中国,通常在水花园里种植。莲长在中亚细亚、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夏天开花,淡红或白色,单瓣或复瓣。荷花是印度的国花,是圣洁高雅  相似文献   

4.
性情小语     
乡村乡村,古朴、清新,是文人墨客灵感的发源地。那里代表着自然、代表着本性、代表着希望。我向往村庄,因为它与我的灵魂最接近。我渴望走进村庄,犹如渴望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救。乡村里,朴实的农民、空阔的田野、成群的牛羊、古老的树林、洁白的棉花,那就是一首首  相似文献   

5.
佚名  廖智 《天风》2014,(1):49-49
令人感动至极,是那创造万物的主宰所赐予世界最宝贵的礼物,叫一片混沌之中因着生命的出现而有了鲜活的色彩。生命本身就是爱的彰显。世事叫人厌倦,充斥着伤害、背叛、欺骗、肮脏、埋怨、嫉妒、苦毒、难堪、自怜……所以,人,不能细看,看透了会使盼望黯然。  相似文献   

6.
草木亦妖娆     
在我生活的赣中南,只要我目光所及,就有树的影子、草的踪迹。那些粗大的梧桐、常青的樟树、娇羞的枇杷、妩媚的柳树,还有更多的我叫不出名字的乔木灌木,生长在原野、山川、河堤、路边。春天,有姹紫嫣红的花朵;夏天,有浓郁凉爽的绿荫。即使是那些看似貌不惊人的野草,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娇媚。其中,最使我难忘的是芦苇和野菊花。它们往往生长在沟壑荒坡、山脊悬崖,普通、自然的在乡间随处可遇。每当春风煦煦,株株芦苇便  相似文献   

7.
兰溪 《天风》2015,(2):60-61
<正>在世界音乐大师中,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肖邦大家耳熟能详,但亨德尔的名字很多人却不知道。每到圣诞节,伴着悠远、深沉的钟声,世界进入庄严神圣的时刻。平等、自由、欢乐的气氛打破了地理、权限、财产、种族的界限,打破了非人性因素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世界拥有一个共同的语汇——爱。那一天,普世欢腾,庆祝圣诞节。音乐大师  相似文献   

8.
以前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以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力量,其中的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和利用的资源,其中的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的张力和活力,体现了儒学与西学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滤透和支持。儒学与农村社会为中国人提供食粮和家园,需要在开放和流变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陀山佛教恢复开放30年来,佛教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共谋发展、共同努力,肝胆相照、和谐相处,以"一个核心、一个集体、一个理念"共同维护着"佛教名山、观音道场"的美誉。佛教里有地藏、普贤、文殊、观音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中国的佛教徒们为他们建立了各自的道场,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以"慈航普度"、"有求必应"的慈悲宏愿,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与崇敬,堪称"半个世界的信仰"。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就是浙江普陀山。  相似文献   

10.
唐宋之际,随着道教的兴盛与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道派,如洞渊派、北帝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太乙派、东华派、净明派等。他们多以雷法为用,济世度人,安邦护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里,仅就太乙派的历史、沿革、道法而论。一、由冯佑、刘浩然肇始的太乙派冯佑,平生好道,  相似文献   

11.
何培进 《天风》2005,(8):13-13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随着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南京的相继沦陷,日机时常空袭九江,九江市的基督徒,遵守“爱人如己”的圣训,本着爱国爱人的精神纷纷救助患难的同胞。一、收容难民,免遭日寇屠杀1938年,日寇进逼九江市,长江马当失守,日舰长驱直入,炮轰市区锁江楼宝塔,三里街,当时火光冲天,百姓纷纷寻找避难所。这时,九江市基督教所属生命活水医院、但福德妇幼保健院、诺立书院、同文中学、儒励女中(两校均已内迁)在斐敬思、柏筠、孙美壁、林爱德、汤韵等人主持下,纷纷向难民开放。再加上天主堂及其医院,几乎全挤满九江市避难的人。这一收容,避开了九江沦陷后,日军大肆烧、杀、奸、抢的三天大屠杀。同时,医院还医治那些妇女、儿童。在诺立书院等学校的,由信徒捐款、煮粥、炒菜给同胞吃,买草给他们睡,买药为他们治病。  相似文献   

12.
石佛寺,位于繁峙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五台山北麓,周围与五台山著名的圭峰寺、极乐寺、秘魔岩、净名寺相邻,是现存五台山佛乐的发祥地之一。石佛寺的规模不大,有东、西两院。东院有佛殿、僧舍、厨库等建筑,西院有圣母殿、戏台、龙洞、观音洞等。  相似文献   

13.
翁雅各 《天风》2010,(6):54-55
<正>丝绸之路,起始于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兴盛于唐、宋、元、明诸朝。以长(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进入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沿岸欧、亚、非诸国。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道路,是古往今来东  相似文献   

14.
彝族认为魂与每个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不可或缺。魂是生命之源,魂脱离躯体久而不归,就会导致人的死亡,于是产生了一整套招魂仪式,通过喊、挽、唤、赎、找、招、引等方式让灵魂附体。鬼是致人生病、受伤、死亡的所有鬼怪的总称,彝族民间主要有自然界的鬼、祖先鬼、依病症命名的鬼、白鬼、凶死鬼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鬼。对鬼,人们是既恨又怕,只能采取既祈祷讨好又控制驱赶,以求其庇护,不要作祟于人。  相似文献   

15.
真、善、美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境界,城市设计也不例外。城市的美包括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其中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是城市美的物质层面,是一切美的基础,是城市的"真";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属于城市美的精神层面,是美的升华和归宿,是城市之"善"。城市的美是"真"和"善"的结合。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不美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民主、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时也离不开城市管理、建设、设计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斗笠下的爱     
我这个人有许多喜好,烟、酒、茶、花、足球、诗歌,但这些都只能代表一种嗜好,一种行为,随时间、环境、心境而变化。真正刻在我记忆深处让我弥足珍爱、须臾不能忘怀的是一只斗笠。这只斗笠静静地栖息在我的书房里,显得古朴、深沉而凝重,被桐油漆过的竹丝和篾黄泛着青幽幽的光泽。斗笠其实编织着深深的父爱。那年,学校离家有三里地,每  相似文献   

17.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眨眼间,辛丑牛年的第一缕花香已扑鼻而来。"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这样揭示牛年的寓意:"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洗脸、照镜子。洗脸,就是要洗掉脸上污垢和眼眵,照镜子则看到的是自我的形体、外貌,是人的外表,最直观的自我体现,区分了张三、李四、王五等等。故常言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的思想、品行、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事业,属于个人思维境界的内存,不是内在的、本质的自我,是面对现实,客观环境,外在自我思考、接纳、适应大自然的自我表达与展示。    内在的自我,即抛开一切与自我相关的自然环境,直接面对造物主,彻底地省视一下自己,究竟“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将为何?“…  相似文献   

19.
刘新元 《天风》2002,(5):32-32
一篇好的讲章就是一篇好的说明文。“传福音”的“传”字,有传播、宣扬、讲解、说明之意。如果说传播、宣扬是目的,讲解、说明便是手段。故愚见认为:与讲章最贴近的文体当是说明文。所谓说明文,即是对欲让人们知晓的对象的特征、性质、规律、状态、关系、功能等进行剖析、解说的文章。如上帝的特征是爱,其性质是公义、慈爱、圣洁……上帝与人类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上帝具有使人离罪悔改、使人脱离死亡获得永生的大能等,这些都可以运用说明文来宣讲。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德江傩面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傩堂戏表演所应用的道具。德江傩堂戏中的傩面具,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含、独特的地域性。在造型风格上与其他地方的面具截然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德江傩面具造型蕴含丰富的土家文化,傩面具在造型上重在刻画人物性格,随类赋形、意蕴深邃、生动传神。傩面具重视色彩的调配,色彩比较纯洁、豁达、庄重、和谐,注重整体效果。傩面具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