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所周知,在讨论和阐述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哲学时,法拉比(阿尔法拉比)、伊本.西拿(lbn Sīn,拉丁名字为阿维森纳,Avecinna,980-1047)和伊本.鲁西拿(Ibn Rushd,拉丁名字为阿维洛伊,Averroe,1126-1198)等几位阿拉伯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我们永远回避不了。这里所说的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指的是中世纪存在于阿拉伯世界且主要用阿拉伯语所写的哲学。但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哲学所介绍和阐释的则是欧洲的哲学。那么,我们在讨论和阐述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或拉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18~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与曲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联合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与理论创新研讨会暨2004年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哲学所所长会议"在山东曲阜和日照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哲学所所长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与理论创新"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研讨.  相似文献   

3.
吴天岳 《世界哲学》2009,(3):83-103
本文从原始文献的编辑整理和基本研究范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分别概述西方古代哲学研究和中世纪哲学研究的近30年来的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笔者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晚近古代哲学文献编订整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同时通过考察当代哲学史家对“何谓古代哲学”、“什么是中世纪哲学”等学科基础问题的讨论,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借助分析的手段重构哲学史,同时坚持在历史语境中展开哲学分析,这一崭新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极大推进了当代视野下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7年8月国际中世纪哲学研究学会第10次大会在德国埃尔富特举行。作为课题主席,我有意选择了“什么是中世纪哲学?”这个问题作为大会的总论题,目的是更新本学会建立伊始就开始的关于中世纪哲学地位的讨论。卢汶天主教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C.斯迪尔(Carlos Steel)讲演的题目是“中世纪哲学:一项不可能的计划”,这个题目具有启发性,它把一个新的视角引入了讨论:为了把它置于逻辑的条件下,这个问题不再关心中世纪哲学的“是”[“存在”],而是关心“可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8月15—16日,邀集在京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者四十余人举行学术讨论会,讨论哲学基本问题与中国哲学史的关系问题。 会议分析了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认为要实现中国哲学史学的科学化,除必须继续克服简单化的倾向外,还必须认真克服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6.
张鑫 《哲学动态》2006,(2):63-70
全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工作会议暨“哲学与当代社会”理论研讨会于2005年9月13日在冰城哈尔滨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承办。全国各省社科院的哲学所长及有关学者近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主要研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李德顺做了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追问和思考———从一个平常问题谈起”的报告,提出了几个在认识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与会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一…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中世纪关于逻辑和哲学的讨论,引起了哲学界的极大兴趣,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代哲学的研究和讨论极富启发性,这里从N.克莱茨曼等人主编的《剑桥中世纪哲学史》中选编了关于中世纪词项和命题理论的研究材料,希望可以引起我国哲学界的兴趣。早在21世纪初,思想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就是中世纪思想的一个焦点。这并不等于说那时研究了这种关系的基本性质;相反,正象在古代一样,人们接受它,但不予讨论。人们认为思想在本性上受到语言的限制;思想和语言在其元素上和结构上相互联系并且与现实相联系。归根到…  相似文献   

8.
今年四月在全国哲学规划会议中,确定了以编写《西方哲学史》(多卷本)为全国重点项目之一。会上讨论决定了组织工作负责人和顾问的名单;决定成立: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及英国经验论哲学、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十九世纪俄国哲学等七个研究组,组织全国各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专业人员分别自愿参加,确定了各组负责人和研究组的主要活动任务等事项。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社会科学》(甘)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全国信息哲学问题研讨会,于1986年9月10日至15日在甘肃省敦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36人参加了会议,提供论文24篇。与会者通过论文、会议讨论与交谈,研讨了信息科学问题和信息的哲学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哲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两大类,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全部社会历史现象也不外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大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最基本的范畴。哲学家们依据对存在(物  相似文献   

11.
高凌霞 《现代哲学》2005,(4):113-122,128
根据祁尔松(Etienne Gilson)的说法,中世纪哲学,尤其是十三世纪的思想,是基督宗教哲学。本文按其在台湾发展时所袭用的名词,称之为士林哲学。士林哲学之传入中国,虽然早在利玛窦时期(1550—1610)已经开始,但真正成为学术思想之主流之一,是最近五十年来在台湾地区的发展。20世纪初士林哲学初传入台湾时,当时的思想环境,对基督宗教哲学并不十分友善,这种种情况,与中世纪的思想家,面对信仰与神学之挑战相似。当时的思想家,融合各种不同的思想派系,对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观念,重新诠释与批判,批判与诠释是创新的基础。所以,中世纪可说是哲学的第二春,而中世纪哲学之精华,即全盛期的士林哲学。十四世纪唯名论之后,士林哲学逐步式微,于十九世纪末再兴。本文认为,士林哲学在台湾发展之过程,与其在中世纪之盛行,及十九世纪末之再兴,背景虽异但有不少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正是士林哲学之基本思想与立场。本文对台湾士林哲学之发展,从四方面探讨:(1)回到形上学之根以面对新的挑战;(2)形上学基本立场与概念之说明;(3)反思与批判;(4)未来发展之方向。本文所参考之资料,一是已发表之学术文献;其二是与学者们之正式交谈——如学术演讲、座谈会等,及非正式之谈话、访问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邱仁宗教授主编的《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第二集不久将与读者见面。本集选译了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以来国外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本集共分六个专题:(1)自然化的科学哲学:评介了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与吉尔的进化自然主义;(2)实验哲学:论述了实验对象的实在论性质与实验的可重复性的认识论性质;(3)科学技术与人的价值: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所造成的后果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4)生命伦理学:探讨了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论述了医学伦理  相似文献   

13.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证明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和深化,最后在近代哲学中才被自觉地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经院哲学对此问题的思考典型地表现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及其所引起的争论中,这个证明在近代的笛卡尔哲学中再一次得到重申,并且遭到了康德的致命批判。后来,当黑格尔对这一证明以及康德的批判进行再批判时,才揭示出它所包含的思维与存在相同一的深刻内容。一、本体论证明的提出及其思想实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最初是由安瑟尔…  相似文献   

14.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景天魁同志的《论哲学思维》一文(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4期,以下简称“景文”)对于哲学的功能与特点、哲学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见解。但对于景文所提出的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的方式把握世界”,笔者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提出来和景天魁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六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全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四个单位共同举办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1)关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2)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问题;(3)关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问题;(4)关于民主和法制同四化的关系问题。现就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8月17日至22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大连市干部学校、大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宁大学哲学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主体和客体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大连市召开。四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着重就主体和客体概念的规定性及其相互关系、主客体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蒋红雨 《哲学动态》2012,(4):111-112
2011年7月14-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第八届文化哲学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国内多所学术研究机构、高校及数十家期刊杂志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就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问题、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文化哲学与实践哲学关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