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魂、鬼、神”三个词在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中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可以断定这三种观念是原始傣族共同的原始宗教观念。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佛教在文字和教义上都有比较大的区别,本文论析了傣族的原始宗教“魂、鬼、神”的产生早于佛教,并根据语言学和民族学的证据,认为“魂、鬼”观念的产生至少可以上推到原始壮傣民族,“魂”的观念至少可以上推到原始壮侗民族  相似文献   

2.
在佛教典籍中,比较起来,《法句经》并不是很有名,然而它却是一部值得向广大佛学爱好者推荐的重要的佛教经典。大家知道,佛祖释达牟尼生前,他的关于佛教的学说并没有形诸于文字,而是由弟子口口相传。释地涅梁后,弟子们通过集会的方法,“结集”他仿学说,形成以经、律、论“三藏”为主要内容的最初的佛教典籍,其中的“经”藏系指现在的四部《阿含经》。《阿含经》是释迹所创佛教学说及其生前经历的最原始的记录,是探寻佛教原始教义的基本依据。而《法句经》便是与《阿含经》有着直接关系的~部经典,它是哪可含经》及早期律藏典籍中…  相似文献   

3.
经由日本古注本解读《凡读我诗者》,可知寒山自视为佛教一大宗主,将其诗歌作为佛教修行证道书,故有意规制读者的阅读行为。寒山希望其诗的读者为一心向佛者,能置身清幽环境里,保持"护净"心态阅读其诗,从而驱除恶业,修成正果。寒山对其诗读法的重视,为日本古代注家所理解,并进行详细阐发,从而将阅读行为与佛教修行紧密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日本寒山诗注释体系。  相似文献   

4.
崔小敬 《宗教学研究》2006,17(4):105-109
本文提出佛道争锋影响和决定了寒山形象的演变。寒山在较早的道教记载中是一个隐居修道者的形象,后来逐渐佛教化,演变为佛教高僧的形象。但道教并未因此放弃对寒山的所有权,而是通过阐发寒山诗中的道教精神、编造新的寒山作品等手段,力图重塑寒山的修道者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梵志诗和寒山诗都受了佛道两教 ,尤其是佛教的很深的影响 ,且在体裁上俱为白话诗 ,故人们一般将之视为唐代白话诗的代表 ,这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少论著在言及唐代白话诗时 ,更多的是说其共性 ,而少于对其间的差异作具体细致的分析 ,这显然不利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王梵志诗和寒山诗 ,甚至影响到对唐代白话诗的总体把握。可喜的是 ,最近已有学友陆永峰先生的文章在探讨王梵志和寒山诗的区别 ,但其文意容有未尽之处 ,故本文试从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的世俗性与宗教性诗歌的内容以及艺术形式等方面 ,对其间的异同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6.
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拯救是原始佛教的最高宗旨,佛教全部教理即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自我的生存状况(即苦、集),如何通过自我的道德实践获得自我解脱(即灭、道)。由此看来,“自我”是佛教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但是在佛教中,关于“自我”的看法存在诸多矛盾,一般看来,在原始佛教中,“无我”论与“十四无记”之间就存在这样的矛盾。“十四无记”,即对十四个问题不加分别,即宇宙是常还是无常?宇宙有边还是无边?生命死后是有还是无?生命与身是一还是  相似文献   

7.
吴梦 《法音》2020,(3):34-38
佛教,是一个注重生命解脱实践的宗教。原始佛教的思想和教义针对的是众生正在面临的苦难,研究的是生命及其感受的本质,解决的是众生如何能够得到解脱的问题。原始佛教是一个立足于众生解脱的宗教,主要思想内容包括"四谛""缘起""无常""无我"和"涅槃"等学说,其研究对象是众生的"苦"的问题,目的是令众生脱离痛苦而达到解脱。原始佛教哲学体系就是围绕着众生的痛苦及其解脱而展开的,其缘起说也是如此。[1]缘起思想是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石,是佛教思想的理论源泉和根基。  相似文献   

8.
白敏 《中国宗教》2024,(1):62-63
<正>大约出现于中唐时期的寒山诗,内容多反映现实且涉及佛经义理,语言通俗易懂,追求不拘格律而直抒胸臆,与当时的元白诗风遥相呼应。寒山诗以文学为载体,将佛教义理中国化、世俗化,不仅在宋代禅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深受宋代文人学士的喜爱和推崇。  相似文献   

9.
<正>寺观既是实践佛教、道教生态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佛教、道教生态建设的重要窗口。今年,国家宗教局将支持佛教、道教界建设生态寺观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佛教和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理教义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佛教、道教界历来就有尊重自然、善待生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相传释迦牟尼在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下获得觉悟(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向曾经跟随他的五位传者宣讲了自己证悟的“佛法”,史称“初转法轮”。五位侍者听罢佛法,便主动皈依释迦牟尼,成为他的首批弟子。而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也就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法轮”,为什么把释迦牟尼的说法叫做“转法轮”呢?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些人,由于对禅宗不理解而产生了种种偏见及非议,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和历史没有认真地进行学习体会和研究;二是对禅宗根本就没有一个全面正确和科学地了解.于是乎便只从皮毛名相上立论乃至于以谩骂为辩理,这种轻率肤浅的态度,其实也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但我希望:众位不要被那些不三不四的说法而动摇对禅宗之信念和研究.现在中外的学者们,对佛法的研究和探索,明显地有一种注重原始佛教的倾向.我认为,如果比较一下佛敬各大宗派的教义、教理,只有禅宗最接近于原始佛教,那么,我们就上溯到释迦牟尼佛,从佛说起吧!  相似文献   

12.
佛教初传时期,古印度佛教经典便有了清晰的部类划分。佛经传入中土后,中国古代佛经的分类,通过对古印度原始佛教部类的改造,逐渐形成了既尊重和吸纳古印度原始教理教义,又符合中国佛教发展现实的分类体系。就"杂藏"类文献的演变历程进行考释,对其价值和意义做了论说,从而探讨了我国佛教文献目录的发展以及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佛法不杀”的思想基础是佛教教义不杀生的理论,因为佛教认为,杀害生命是一种罪过,要受到惩罚,从而不能获得解脱。所以佛教是明确反对战争的。佛教的“佛法不杀”,劝人慈悲的和平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被人们重视。佛教的创始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尊者,以博闻强记,知识渊博而著名于世。摩揭陀国王和吠舍离国王都仰慕他的名声,在恒河边上派兵前来抢他。阿难为了避免两国兵戎相见,在船上自焚,以生命保卫了和平。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经是一位暴君,在一次战争中滥杀无辜10万余人,后来他受到佛教徒的感化,…  相似文献   

14.
《道教义枢》的自然观简析李刚本文通过比较道、佛二教对自然与因缘的论述,对初唐道教教义学代表著作《道教义枢》的自然观作了简要分析。文章认为,《道教义枢》的自然观融汇了佛教的因缘说,使“自然”的含义具有“空”的气息,佛教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说成为《道教义枢...  相似文献   

15.
部派佛教     
佛教创立初期,以及在佛陀逝世后的近一百年内,佛教弟子们严格奉行佛陀的教法,教团内部比较统一,还没有出现意见分歧,这在佛教史上被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但在此后,佛教教团内部因对教义和戒律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分裂现象。先是分裂为“上座部”(以资深的长老为主,比较保守)和“大众部”(以年轻的僧侣为主,比较激进)两大部派,可称为“根本分裂”。这两大部派后来继续分化,形成更多的部派(据北传佛教所说,总数为20部;据南传佛教所说,总数为18  相似文献   

16.
佛教对中国民间文学的影响甚为广泛而深远,它使民间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导致了说唱艺术——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从而也使佛教各种观念和教义深入到民间,扩大了佛教在华夏的影响,这是佛教得以在中国持续发展而绵延不断的基础所在。佛教的文体有三种:一种是散文,直说义理;一种是重颂,重述义理的诗;一种是偈颂,直叙事义的诗歌。一般佛教经典是三种文体兼用,由于重颂和偈颂能用梵音歌唱,而译成汉文则不能歌唱,所以产生了“梵呗”、“转读”:“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音,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  相似文献   

17.
也谈知礼论天台宗的“即”陈坚宋代初年的佛教天台宗著名学者知礼通过对大乘佛教概念“即”的再诠释,使这个原来意义相对狭窄的宗教概念大大扩张,从隐性教义提升到显性教义,从而成为说明佛教宇宙本体特性的重要佛学概念。同时,知礼在解释这个概念时,还进一步探讨了“...  相似文献   

18.
佛教哲学:不是一种思辩而是一种体悟释迦佛的“觉悟”的全部佛教教义的源泉,对其涵义、内容及其深层意蕴的阐释,是佛教哲学的任务。“觉悟”还被说成“法的现成”。故此,从事佛教哲学研究,可以说,就是献身于对“法”的追求,即探求万物的终极真实。因而所谓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19.
佛经里常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在佛经里有丰富的论述。佛教重视人间的意义是从它的根本教义出发的。佛教强调只有人才能成佛;其它各类众生虽具足佛性,但只有获得人身才有条件实现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  相似文献   

20.
“悔”是人们在过失性的行为发生以后产生的一种自恨自责的心理情态,它对人们此后的思想和行为有重大和复杂的影响,可以导致和形成不同的发展趋向。宋明理学极其重视和强调“悔”这一心理情结,在由既往之“过”到“改”而“自新”的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相当明确系统的“悔过观”。宋明理学“悔过观”的形成,固然与原始儒学有着承传关系,但更主要地是接受和吸收了佛教文化中关于“忏悔”的影响。在先秦原始儒学的观念中,主要将“悔”视为一种于事无补的消极心理现象,因而着重强调行为的“无悔”和“寡悔”。而在佛教的教义、教规和教诫中,却极其重视“忏悔”的作用,将其视为洗脱罪孽获得灵魂超度和恢复心性宁定的基本途径之一。宋明理学将“忏悔”这一心理情结与传统的“内省”与“自新”相溶合,形成了自己的“悔过观”,并且使之成为心性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从一个侧面再次印证了佛教文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