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社会转型,为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合理重构提供了平台,但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诸多医患利益冲突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亟需对其加以调节和平衡.这种调节与平衡,不能完全甚至不能主要地交由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去运作,不能完全任凭甚至不能主要地任凭医患双方自由地去博弈;政府必须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正确调节与平衡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创立一个全方位的合理的框架,使医患之间在有控制的理性的双赢的利益博弈中合理地重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医疗纠纷复杂程度增加,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和轰动性使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媒体有失公正的报道加深了患者及受众对医方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剧.媒体客观的报道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调和,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入手,探讨媒体理性报道对医患矛盾的调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医患之间存在理想的期待与医疗现实水平的冲突,公益福利性与市场企业性的冲突,医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冲突等.医患之间相互需要,有平衡的可能.在法律设定医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时,要防止医患冲突,使之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面临的课题:利益的冲突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33  
我国当前医患间存在利益冲突的现实,并呈现出种种特点。医患间相互戒备的加深和防御性医疗的出现,不利于融洽和互动医患关系的形成,医院在引入市场某些机制和扩展自身财力时,应尽力维护中低收入者的医疗保健权利,损害病人的利益,同时坚持医学伦理学的四项原则,建立相互间的诚信,充分运用社会调节和医疗诉讼的杠杆,实行医务公开,有望调节和平衡这种利益冲突,使医患双方的利益得到合理的归缩。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医疗纠纷复杂程度增加,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和轰动性使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媒体有失公正的报道加深了患者及受众对医方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剧。媒体客观的报道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调和,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入手,探讨媒体理性报道对医患矛盾的调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医疗纠纷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1],呈现出医患对立加剧、波及范围扩大、利益冲突明显、处理难度增大的趋势.医患冲突缘何频发,实质上是新时期社会矛盾在卫生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反应了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取向、角色意识、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医患关系紧张的背后隐藏着一股强烈的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一旦聚集、叠加,如不能及时疏导和解决,很可能会以非理性的方式,甚至以极端恶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对于医患冲突的认识存在不足和偏倚,把医患冲突笼统地归因于体制和宏观政策,忽略了特定情形下患者行为失控的内在成因和院方所应承担的角色功能.本文从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视角审视和探讨医患冲突的风险评估和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7.
颜元礼仪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元对礼极为重视 ,然而他借礼以尽性践形的思想与程、朱借礼以“灭人欲”的思想有着天渊之别。随着社会进步 ,礼的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期 ,应当自觉地主动地去构建新的礼仪。  相似文献   

8.
"医患共同体"是一种生命共同体.当前,医患共同体内部失和导致频发医患纠纷,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宜从政治学角度重建和谐医患共同体:第一,平衡医患共同体内部利益;第二,保证医患双方利益协调制度的有效性;第三,重构医惠共同体普遍认同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健政策与医患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医疗保健政策深刻地影响着医患关系,并左右着医患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在实行"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益"的福利性的医疗保健政策时期,我国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但自从医疗保健政策向"经济导向型"方向转变之后,国家大幅度减少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医院必须从病人身上取得卫生发展必要的资金,医药费用上涨是必然的,也失去了公平和公正,并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调整医患关系不能仅从医、患两方面着手,建立符合医学伦理的卫生政策,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慧  刘扬  曾垂凯  孙彦 《心理科学》2015,(2):408-413
作为参照点的社会规范指个体为实现群体目标保持活动一致性所建立起来的、视为决策与判断标准的规范。社会规范研究经历了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转变过程。其对决策行为影响的解释机制包括预期理论、后悔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程数说和三参照点理论等,能较好解释避税、见死不救与医患冲突等现象。今后研究注意结合社会认知角度,实现研究思想与范式的转变,侧重探索多重参照点、群体决策机制,丰富跨文化研究等,为转型期的守范与失范行为提供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is inspired by an accident in a hospital where a pregnant woman died on the operating table because her husband was unwilling to sign the operation consent form. What's lurking behind this tragedy is the crisis of faith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China. The crisis is a product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which generates an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Such a relationship makes patients unable to actively protect their rights. From a bioethical perspective, health is a basic right for everyo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health rights must be considered as a priority in policy making. Alth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trying to implement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a progress indeed,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still exist in equalizing status between patients and doctors and in rebuilding a benign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2.
知情同意权作为医患关系中患者一方最基本的权利正受到患者认知能力的严重影响。这一方面是原本专业化医学正在逐步走向专门化原因造成的,但与医患关系,文化传统,知识水平等因素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处理知情权与患者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衡平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问题既有赖于医患双方的协力;更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合作,形成合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安慰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14.
试图从人权的视角来审视医患关系,展示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和保障人权,医患关系将变得更为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医患关系将走向法制化和全球化.旨在规范医患行为,为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缓和医患矛盾和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影像诊断虽然"见病不见病人",但通过影像诊断报告同样会向患者传递出对他们健康、疾病诊疗的指导和人文关怀,并能在化解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影像诊断同样需要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就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把病人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疾病的诊断,同时影像与临床资料相联系;加强影像报告的书写,描述既要客观,又要有目的性,结论尽量明晰,措词准确,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达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医院伦理委员会作为维护医患关系之间权益公平的中介力量,把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在医患之间构筑起一种新型的关系,让患者得到细致入微的人本关怀。目前,我国在依法推进、规范医学伦理审查方面仍是空白,所以应尽快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工作性质及作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医疗工作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本文从三个层面对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医患矛盾加以认识,探讨人文关怀在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体现,注重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和沟通技巧,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细节着手围手术期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关怀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从细节着手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作为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通常仅限于围手术期。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外,还必须注意围手术期的各种细节问题。只有把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各种"小事"做好了,才能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既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