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苏联妇女代表团团员、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亚非哲学研究室主任莫·特·斯捷潘尼扬茨教授1985年10月26日下午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陈筠泉、姚介厚、余丽嫦和金顺福等同志进行了座谈。双方介绍了各自研究所的概况和学术研究情况。斯特潘尼扬茨说,约夫楚克·敦尼克等主编的多卷本《哲学史》现在看来内容比较陈旧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正在主持编  相似文献   

2.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4年第11期上,报导了苏联哲学研究所一年来在研究历史科学的哲学问题方面的情况,现将这篇报导摘译如下: 1963年未,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组之下设立了一个小组,研究历史科学的哲学问题。同时,在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设立了历史方法论组。这些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研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罗夫,于1986年4月20日和23日访问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有关学术问题,与蒙哲史研究室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布罗夫是苏联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家,也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展蒙古哲学研究工作的召集人。他们准备编写十卷本的《世界哲学史》,包括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在内。计划从1986—1995用十年时间完成此项任务。但由于以前只限于对蒙古思想方面的研究,而对蒙古哲学的研究则无人作过,特为此专程来访,希望了解我们蒙哲史研究的收获并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组已经开始了编订“美学史概论”的准备工作。参加这一项工作的不仅有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并且还有莫斯科、列宁格勒的许多其他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各民族共和国的科学工作和高等院校的教师,人民民主国家的一些学者也将被邀请参加这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1984年12月4—5日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三次全苏哲学机构领导人协调会议,会上讨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1986—1990年科研工作的基本问题。参加会议的有科学院系统的哲学研究所、哲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学部、哲学问题科学委员会、各大学哲学系、某些高等学校的哲学教研室、哲学杂志和中央各出版社编辑部等单位的负责人。供与会者进行建设性讨论的基本文件,是会前准备的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承担的国家科研计划草案和该所所长、苏联  相似文献   

6.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57年5月20-22日,举行了心理学部召开的認識心理学問題会議,这次会議实际上是苏联的一个全国性的会議:与会者有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輔,明斯克,梯比里斯,維尔紐斯,敖德薩,馬格尼托哥尔斯克,雅罗靳拉夫尔,梁贊,伊万諾沃,以及苏联其他城市的心理学家。会議由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心理学部主任C.几魯宾斯坦院士(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主持开幕。他拟出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問題;这些問題由于实践的需要而躍居首位,并要求心理学家們运用集体  相似文献   

7.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一行五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六名代表及哲学界同行,于1990年11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学术讨论会。会上,苏方发言的学者有:团长、苏联科学院哲学  相似文献   

8.
1989年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位于巴尔干半岛盛产玫瑰的美丽国家——保加利亚进行学术访问。一、保加利亚哲学研究所的机构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保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克富斯切夫等人向我们介绍了哲学研究所及其他哲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设置情况。哲学研究所属保科学院。其设置与苏联和我国都不一样,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专门研究室。八个研究室是:1、逻辑、辩证法、认识论研究室;2、人的研究室;8、伦理学、价值论、宗教学研究室;4、科学和技术哲学研究室;5、文化哲学、美学研究室;6、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和世界历史进程研究室;7、经济、政治和法  相似文献   

9.
1982年10月22日,著名苏联哲学家、1945年入党的苏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阿尔汉格尔斯基逝世,享年58岁。他1925年2月3日生于赤塔州希洛克  相似文献   

10.
一月十一日,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布罗夫研究员应邀给中山大学哲学系师生作了关于苏联当代哲学发展状况的学术报告。布罗夫谈到,苏联哲学界非常重视对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研究。从七十年代以来,发表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历史过  相似文献   

11.
苏联《哲学問題》杂志今年第五期上,报导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Ф.В.康士坦丁諾夫在苏联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等部大会所作的报告:《关于1963年哲学領城內科学研究的总結》。現将这篇报导編譯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4日,在苏联科学院经济、哲学、法律学部举行的年会上对哲学研究所和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所1957年工作总结以及当前科学研究活动的任务进行了检查。学部的年会认为,哲学研究所在1957年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全面增长的作用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本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生活过程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研究,并概括了当前的历史及其它社会科学的材料。哲学研究所在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范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现代形式逻辑的哲学问题》一书。这是苏联最近时期出版的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从下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书在苏联受到重视的情况:苏联科学院前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他的文章“攀登新高峰的苏联科学”(《人民日报》1961年5月25日)中和Е.К.费道罗夫在“苏联科学院1960、年科学活动和科学工作成果运用的总结”(《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14.
1977年5月,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主席团、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哲学(方法论)研究班学术委员会和该院历史、文学、哲学研究所,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举行了会议,讨论“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作用的相互关系和形式——科学探索的战略”问题。西伯利亚分院主席团付主席Д.К.别里雅耶夫院士主持开幕。他谈到探索如何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好地结合起来和为这二者提供  相似文献   

15.
年初,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由冯定、张镛、贺麟和任继愈四人组成的代表团到苏联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访问。归国后,张镛同志在哲学研究所全体干部会议上做了访问苏联的报告。现将报告中有关苏联哲学研究工作概况简介如下: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工作。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当前研究重点是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并着重研究如何创造性的应用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如飞躍、否定之否定、矛盾、对抗性矛盾等问题。近几年来,也很注意关于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周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77年9月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第二次全苏讨论会。全国许多城市的哲学家和学者,苏联科学院、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哲学协会和全苏《知识》协会的代表,以及《共产党人》、《哲学问题》、《哲学科学》等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等共3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1976年10月,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柏林举行座谈会,讨论“实验、模型和理论”问题。会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布尔院士致开幕词,接着,听取了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M.阿美里扬诺夫斯基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G·格尔茨所作的两个主要报告,以及苏联《哲学问题》主编弗罗洛夫等人所作的十六个补充报告。阿美里扬诺夫斯基通讯院士在其报告中  相似文献   

18.
L·M·阿尔汉格尔斯基(1925—1982)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博士、教授。他生前曾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他一生写了很多伦理学专著和论文,特别重视对伦理学范畴的研究。在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教程》中,他写了专篇《价值哲学问题和伦理学范畴》,以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伦理学范畴。本以简要介绍他的这部著作中有关伦理学范畴的内容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这是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会议上的一篇报告。因为它涉及许多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问题,以及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的地位问题,值得我们参考。经商得作者的同意,发表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关于哲学问题的研究是在许多科学研究机关中进行的,其中包括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机关,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和基辅大学的哲学系,社会科学科学院哲学教研室,高级党校以及苏联的其他高等学校。 1958年科学研究工作计划上载明,要进一步发展哲学科学,要集中科学力量来解决最重要的哲学问题,要更加有组织地和更加紧密地协调科学活动。今年的计划中载明,必须更加注意哲学与实践的联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上的列宁主义阶段,要阐明苏联共产党和国外各兄弟共产党、工人党在创造性地发展哲学中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