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晚观看了佛乐彩排。中国佛教三大语系、七座宝刹同登一台,法号长鸣,梵音阵阵,色音相偕,动静相参。中国佛教音乐的特质和内涵初露风采。这次中国大陆和台湾僧众联袂展演中华佛教音乐的活动,是两岸佛教界继2002年佛指舍利赴台巡礼,2003年两岸佛教界“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法会”之后的又一盛事。翻开历史,海峡两岸佛乐携手,共组一团,跨海越洋,联袂演出,这不仅在两岸交流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国佛教史上无疑也是第一次。活动时间长,从集中排练到全部演出结束历时近4个月;地域广,演出将先后在台湾、澳门、香港、美国、加拿大、大陆进行;…  相似文献   

2.
古来法谊长今朝续新章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尼波尔散记□张琳应尼泊尔佛教复兴会邀请,以新成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九人于1998年4月8日至4月15日对尼泊尔王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尼泊尔王国位于喜玛拉雅山南麓,自古有山国之称,是一个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国度...  相似文献   

3.
凌海成 《法音》2000,(7):6-12
2000年5月24日至6月2日,中国佛教 代表团一行百余人访问了尼泊尔王国。此行 的目的,一是瞻礼释迦牟尼佛诞生圣地蓝毗 尼,二是参加蓝毗尼中华寺落成典礼、开光法 会和方丈升座仪式,三是与尼泊尔佛教界进 行友好交流。我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派驻中华 寺的代表,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筹备与接待工 作。为了记录下中尼两国佛教交流史上这重 要的一页,现将中国佛教代表团在尼泊尔的 活动记述如下。          一 5月24日,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一诚法 师、副团长刀述仁居士、仁德法师、惟贤法师 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西…  相似文献   

4.
玉泉寺“中国佛教天台宗文化研究座谈会”综述□黄夏年1997年11月23日,由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佛教协会联合召开的“中国佛教天台宗文化研究座谈会”在当阳玉泉山庄举行。座谈会的主题是“探讨智者大师天台宗思想、理论在玉泉寺的形成”。来自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的日僧圆仁,在唐文宗时以“请益僧”的身份来华参学,曾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四月来到五台山,他在五台山巡礼朝拜文殊菩萨圣迹,参观瞻仰五台山佛教寺院,前后逗留将近两个月。在他所作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不仅大量记叙了唐代中国佛教的状况,也对五台山佛教作了翔实具体的记载,为我们研究五台山佛教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通过改革开放以来,身为玉佛寺方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的真禅法师,在上海地区所从事的弘法利生活动,关心佛教教育、注重慈善事业、弘扬文化传统,为上海佛教事业之发展、逐步构建了上海地区“都市佛教”之发展形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弘扬近代佛教传统,重建人间佛教风骨。二十世纪以来,上海佛教可谓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中心。民国年间,是佛教由传统而近代的转型时期,同时也是得风气之先的上海佛教繁荣期。上海佛教一改其在传统佛教史上无甚地位作用的旧姿态,顺应时代之发展,一跃而居于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振兴的前列。第二,光大佛教文化构建文字弘法模式。上海佛教在大力发展佛教文化事业方面,曾给当代中国佛教以极大影响。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古刹名寺及佛教团体,相继成立有各种类型的佛学院、佛迦培训班,佛教图书馆或阅览室等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近代上海佛教的影响。所以,当代上海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其深厚的基础。真禅法师十分关心佛教的文化教育事业,把它们作为上海佛教发展的基础。第三,初中佛陀遗教,广作弘法利生之业。真禅法师一生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从80年代起,在真禅法师的率领下,上海佛教界的僧众及其居士,本着人间佛教、弘法利生的弘誓大愿,在关心、赞助社会福利事业及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杨笑天 《法音》2002,(12):34-35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净土教之研究———关于昙鸾、道绰、善导。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开始举办的,每隔两年双方轮流举办一次,至今已圆满举办了9届。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人员为:传印(团长)、姚长寿、向学、传明、伍先林、杨笑天。对于此次…  相似文献   

8.
宏度 《法音》2000,(11)
本刊讯 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党光法师为团长、永惺法师为副团长的香港佛教联合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10月30日至11月3日到北京和上海访问。 10月31日,代表团参访了广济寺,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的热情接待。觉光法师介绍说,香港佛教几十年来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值得忧虑的是,目前香港僧才稀缺、接班乏人,深感续佛慧命、培育法门人才乃为当今之急务,因此决定筹办“香港佛教僧伽学院”。这不仅关系香港正信佛教的长久住世,而且也有利于中国佛教培养具有相应学位的高素质…  相似文献   

9.
访韩掠影     
访韩掠影张文良997年9月28日至10月3日,笔者有幸作为“日中韩三国佛教文化交流之旅”的一员赴韩国访问。时间虽短,但从釜山到新大邱至汉城,沿途访问了大大小小十数座寺庙,还访问了设有佛学科的著名的东国大学、伽山佛教文化研究院,以及佛教电台、佛教电视台...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1月9日、1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佛教协会的协作下,具有高雅音乐圣地之称的北京音乐厅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佛教音乐会———“净化之夜”法音梵呗中国佛教音乐会,由两支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乐团———北京佛乐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 ,因病于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3岁。赵朴初同志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 ,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 ,上海佛教会秘书 ,“佛教净业社”社长 ,四明银行行长。1938年后 ,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 ,中国佛教会秘书、主任秘书 ,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 ,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00,(6):4-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赵朴初同志,因病于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赵朴初同志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  相似文献   

13.
性妙 《法音》2000,(8):42-44
本刊讯 应越南佛教协会的邀请,以张琳副秘书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于7月 6日至14日赴越南访问。这次出访是对1999年越南佛教代表团来华访问的回访,也是中国佛教协会近40年来对越南的首次正式访问。 中越佛教界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法谊。公元二世纪佛教即由中国传入越南,虽然后来或多或少地受到南传佛教的影响,但因越南自古承袭汉文化,其佛教主流全盘接受了汉传大乘佛教思想。其后,越南历朝历代佛教的发展均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特别是17世纪越南佛教的复兴,便是我国高僧赴越南弘法的结果。中国佛教是法源,是…  相似文献   

14.
峨眉山与巴蜀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枝奇葩。佛教传入蜀地,始于东晋,至唐宋时期已臻鼎盛。史载仅成都就有寺院数十座,如大圣慈寺听高僧知玄讲经的“黑白众日计万许人”,以佛教题材为内容的寺内壁画达31000米。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采用印刷术刻造的佛教大藏经——“开宝藏”也在成都完成。盛行巴蜀大地的佛教文化,还孕育出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等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珍品,丰富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宝库。十世纪后,四川境内藏区开始流行藏传佛教,出现了集藏民族文  相似文献   

15.
吴平 《法音》2000,(11):21-24
上海是现代中国佛教报刊杂志的发源地,也是佛教报刊杂志出版最多的地区,这与佛教各宗派在上海同兴并存、佛门高僧和著名居士云集上海是分不开的。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年间上海佛教界出版的佛教报刊杂志约有33种,占当时中国佛教报刊杂志的半壁江山。上海地区佛教报刊杂志的繁荣,充分反映了民国年间上海地区佛教文化事业的兴盛。现将民国年间上海地区出版的佛教报刊杂志按创刊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1、佛学丛报《佛学丛报》是综合性月刊,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刊物,于1912年10月创办,主办人狄楚青,编辑濮一乘,有正书局出版,内容包…  相似文献   

16.
延达 《法音》2004,(6):46-47
本刊讯5月24日至28日,应泰国佛教事务办公室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赴泰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此次访泰为的是参加泰国佛教卫塞节活动及庆祝泰王国诗丽吉王后陛下72岁寿辰等重大活动。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住持印乐法师和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5月25日,代表团在曼谷佛教城拜会了泰国威斯奴·科勒亚副总理,并出席了庆祝佛教卫塞节大会。威斯奴·科勒亚副总理代表泰国政府致欢迎辞,并通报了泰国的佛教发展状况,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9,(1)
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派遣的七名禅僧,于1998年11月15日至25日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中国禅寺修行体验。在中日两国佛教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中,河北柏林禅寺曾三次接待日僧驻锡:第一次是唐文宗开成五年(84...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佛教的历史,相传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①。但上海开埠之前,沪渎之地只不过另星分布着一些小村庄而已,既非南北交通要冲,又非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上海佛教在中国千百年佛教史上没有什么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邱晶 《美与时代》2014,(3):24-24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僧人荣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禅宗佛教吸引了武士阶层,并迅速渗入到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20.
禅林 《法音》2000,(7):25-28
5月对日,对中国佛教界和广大四众弟子来说是一个灰暗的日子,赵朴初会长因病西逝。从这天下午6时接到中国佛协的通知,到31日在北京主持赵朴老示寂回向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茗山法师寝食难安,先后五次约见我们,倾诉与朴老半个多世纪的深情厚谊。88岁高龄的茗老,在慢条斯理的叙说中,时不时发出一声声长叹。 与朴老的佛教因缘 我与赵朴老相识已有60多年的历史,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用我们出家人的话说,就是结缘。那时,他协助中国佛教会做慈善事业,负责“慈善联合收容会”的难民收容工作。后来,圆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