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郑板桥的诗画创作与他生活的时代是分不开的,本文结合郑板桥的生活环境,艺术思想等方面,从用心求学与书画脱颖、为官清廉与诗画题材、广交真友与诗画风格等方面来说明郑板桥的诗画创作与他生活的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历来讨论书画之关系,尤其论"书画同源"者,无不溯源至张彦远,而对其书画关系论的丰富性及其思想背景的复杂性,乃鲜见留意。张彦远关于书画关系的论述,有三方面内容:一、书画同体。此问题后来演变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书画同源"。二、书画用笔同法,这是张彦远书画关系思想的核心。此问题经元代文人画的激荡,发展成绘画的书法性问题。三、书画道殊。此问题后来被文人画的浪潮淹没了,却正是我们今天思考书画之关系需要重新检视的。  相似文献   

3.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简介郑天星这是台湾学者江灿腾先生继《人间净土的追寻──中国近世佛教思想之研究》(板桥,稻乡,1989)、《明清佛教丛林改革与佛教净辩之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  相似文献   

4.
穆斯林书画欣赏李嘉存号伴牛堂主,回族,1954年生于北京南城,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向著名国画家康宁先生学习国画。2005年拜欧阳中石先生为师,2001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师从赵宁安先生、郭怡琮先生、张立辰先生、郭石夫先生学习。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南京画院特聘画师、杭州画院特聘画师。这些是他近年来的画作。穆斯林书画欣赏  相似文献   

5.
禅宗思想对中国书画影响至深。其"顿悟""自求而不求他"的哲学理念,以及其所追求的超越性意境也正是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的终极关怀之所在。董其昌所处的晚明时期,禅宗思想盛行,其《画禅室随笔》对文人书画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以禅心修画,引禅入画,将禅境融入到行文创作之中。董其昌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书画大家,不仅在心性修养方面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在自己的书画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着融禅道于书画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6.
傅熹年与刘九庵两位先生都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工作,并长于书画鉴定。两位学者的书画鉴定方法,都以书画史研究为基础,又各成体系。前者侧重宏观入手,层层递进,最后到达微观;后者直入微观,并提出了一系列如各家笔墨特点、署款特点、纸绢材料、装帧形式等具体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书画是道家、道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情趣与审美情操,而且蕴含的"自然超脱、恬淡清净、返璞归真"的主题风格,体现出书画者"以艺显道"、"由技入道"的理想追求。历代悟道修真之士大多潜心书画,将其视为修行修炼的重要途径;历代文人书画家也大多把道家、道教思想和精神境界融入艺术追求之中。道门中人的书画艺术与深受道家、道教思想文化影响的文人书画艺术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8.
相较道家思想而言,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对于艺术创作及批评的影响不占主流。不可忽视的是,它们对于古代书画批评之浸渗仍然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古代书画批评之批评思想、思维逻辑、术语范畴、语言方式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哈吉·马西园,回族、甘肃兰州人。14岁学习书画,50年代拜范振绪先生为师。书法初学二王,后学汉魏隶篆,钻研近代何绍基、康有为,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其花鸟、山水亦成一体,尤擅焦墨山水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一因一项任务,和郑板桥有一番"亲密"接触.原来已知道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所谓"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难得糊涂"四字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以及扇子上、笔筒上、墨盒上,多处可见到.现在,我翻阅了<郑板桥集>和相关资料,对郑板桥的生平事迹、诗文书画成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郑板桥其人的人品人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郑板桥的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自成一体,人称"板桥体";现在我分明感到,郑板桥的人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也可说自成一体,这是一种"板桥体"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晚明社会思想转变时期,徐渭文艺作品包含的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思想意识具有引领时代精神导向的社会意义。本文拟分析徐渭书画文艺理论,进而研究其书画作品所具有重大的思想史和艺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优秀思想文化可以在传世书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的书画不仅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共有的财富,因此美术机构要担负起收藏和保护书画的重要使命。书画因为材质的原因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怎样科学合理地保存好书画是需要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书画保护性收藏的必要性,分析了书画收藏的现状,论述了影响书画保存的因素,对书画收藏保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协会为残疾人福利事业募集书画活动已于八月底圆满结束,佛教《书画功德集》即将出版。这次征集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赵朴初会长的关心支持下进行的。佛协名誉会长班禅大师亲笔用藏文书写了经文。许多著名书画家捐赠了书画作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捐赠了四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潘絜兹先生在暑天花了一周时间精心绘画了一幅《观世音菩萨像》;安徽美协主席赖少其先生登九华山写生、伏在地上画了一丈六尺长的巨幅山水画《九华山》;嘉州书画院共赠  相似文献   

14.
<正>哈吉·马西园,回族、甘肃兰州人。14岁学习书画,50年代拜范振绪先生为师。书法初学"二王",后学"汉魏隶篆",钻研近代何绍基、康有为,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其花鸟、山水亦成一体,尤擅焦墨山水  相似文献   

15.
江勇 《思维与智慧》2013,(18):36-37
写下这样的题目似乎对先生不恭。其实,任何人与钱的关系都是千姿百态、千丝万缕,更何况是像启先生这样"一字千金"的书画大家。第一次去先生家的时候,我就认定他很有钱。那是1983年的一个傍晚,中文系学生办刊物,我去先生家求刊名题字。到他家时,他正在和他的侄子吃晚饭。  相似文献   

16.
澄一 《佛教文化》2010,(4):80-83
与东辉先生,神交已久,未见其人之前,于其书画,已熟知矣。书画艺术,乃中华民族特有之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东辉先生之绘画,“大象无形”,“雪泥鸿爪”。远离功利,法自天然。  相似文献   

17.
紧张的工作之余翻翻碑贴,练几笔书画,写几幅条幅,画几幅喜欢的绘画,既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又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理的调谐。书画创作需要凝神静思,书画前思想要集中,想书画的立意、造型、章法、构思、神情等要素;在书画过程中更是要心无他用,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专心致志,几乎达到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使作者追求某种美好意念与驾驭艺术技巧高度统一起来,从而创作出较好的书画作品来。凝神静  相似文献   

18.
从同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他们造访李嘉存先生工作室的喜乐画面和展示的李先生书画佳作,看得出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于是,就有了借同事约嘉存先生几幅书画作品分享于杂志艺术画廊的想法。经联系,嘉存先生热忱回馈,不仅爽快答应杂志刊发他的画作,而且专门创作了两幅深含寓意的书法作品欢迎我们前去采访。  相似文献   

19.
道教书画是道教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情趣与审美情操,而且作品所蕴含"自然超脱、恬淡清静、返朴归真"的主题风格,又体现了书画者"以艺显道"、"由技入道"的理想追求。因此,历代的务道修真之人大多视潜心书画为修行修炼的重要途径;历代的文人书画名家也大多把道教思想和精神境界融入自己的艺术追求中。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斌,又名沈夕农,法号山草居士,浙江台州人,自幼酷爱书画,少年时的启蒙老师为温州戴学正、石奇及方介堪先生.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得到上海画家应野平、谢稚柳、陆俨少诸师指导.1985年调入浙江<台州日报>任美编.1994年毕业于北京画院研究班,2004年定居上海,现为上海<书画收藏研究>杂志主编,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