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学海》2017,(2):181-187
平等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是弱势群体安身立命的基础和向社会实现正向流动的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该强调依照宪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其路径主要有培育宪法至上观念、完善宪法文本、落实宪法权利对应的行政义务和探索宪法权利的救济路径四个不同层面。在观念层面需要全体公民建立起尊重宪法的观念。在立法层面应该从扩展弱势群体的外延与增加反向规定两个不同方面来完善宪法中对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规定。在执法层面行政机关应当以法治思维落实弱势群体受教育的宪法权利,关键是要区别弱势群体受教育权中自由权属性与社会权属性的不同权利内容,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同时应努力探索弱势群体受教育权作为宪法权利的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爱军 《学海》2007,(3):13-16
内容提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生存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生存权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保证农民生存权实现的成员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和受教育权等具体权利体系,对社会转型与农民生存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校处分违纪学生有如下法律缺失:自制的“土政策”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有抵触,处分的程序不规范,学生权利和权利救济没有保障。其缘由主要是: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国家行政权力的惯性,法治精神的缺失,立法的滞后。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作为自然人在特殊情况下对自己生命自主选择的权利,涉及人的生命权益,有关生命权立法是安乐死问题的关键。安乐死的实施与我国现行法律对生命权的严格维护产生冲突,需要我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安乐死,并对现行法律做出适当调整,为安乐死立法留下法律空间。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作为自然人在特殊情况下对自己生命自主选择的权利,涉及人的生命权益,有关生命权立法是安乐死问题的关键.安乐死的实施与我国现行法律对生命权的严格维护产生冲突,需要我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安乐死,并对现行法律做出适当调整,为安乐死立法留下法律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公益伦理主张的权利——兼论道德权利的含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德权利是道德权利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基于人而应当平等享有的,并应由道德来伸张和保障的地位、自由和要求。公益伦理主张的权利主要指公益伦理的客体——弱势群体基于人而享有的,并应当由道德来伸张和保障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
反疾病歧视立法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国家已对遭遇疾病歧视的患者给予法律上的保护,而我国现有的法律不足以保护受歧视者权益。通过权衡疾病患者在工作生活中所受歧视的利弊,并从多角度分析,提出我国应进行相关立法,保护受歧视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许多国家已对遭遇疾病歧视的患者给予法律上的保护,而我国现有的法律不足以保护受歧视者权益.通过权衡疾病患者在工作生活中所受歧视的利弊,并从多角度分析,提出我国应进行相关立法,保护受歧视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本医疗卫生权利与义务的用语规范、政策内涵与法律渊源,分析了其主体及其与法律法规的关系,提出公民基本医疗卫生权利的研究应该且必须从法理学入手;立足于新医改背景和基本医疗卫生法框架,且加快立法步伐,这是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出发点。建议从法理学入手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权利理论研究;以新医改实践为基础构建基本医疗卫生法框架,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加快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劳资矛盾的性质、特征、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实施劳资冲突治理的法治化,通过合理的劳动权利立法和有效的劳动执法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最终实现劳资力量的平衡和保障劳资合作,已为社会所亟需。本文站在法律伦理学的视角,围绕我国劳动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劳动权利立法内容的道德意旨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程序正义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收回教育权运动是近代我国维护和争取国家主权的一项重要胜利.余家菊对促进当时中国政府制定有关收回外国教会学校的政策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他著文立说,建构国家主义教育理论,积极引导教育界的舆论导向,声援收回教育权运动.另一方面,他多次在各类教育会议中提请相关议案,发起成立“国家教育协会”,推动收回教育权运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行政立法的现状和对策程干远,张京红一、建国后我国教育行政立法的发展政府对国家教育事业实行行政法律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国家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逐步加强教育行政法制建设。为了从法学理论上开展对教育行政法的研究,有必要对我国教育行政立...  相似文献   

13.
安乐死对象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安乐死对象的界定,突出了医学要件,忽略了权利要件。为安乐死立法,必须对安乐死对象作出法律界定,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即存在死亡痛苦;二是权利条件,即公民享得并行使安乐死的权利。不规定和具备权利条件,仅存在死亡痛苦,在法律上不能列为安乐死对象。  相似文献   

14.
王蕴 《学海》2003,(4):150-152
设立中公司是一种不具有独立民事责任能力的非法人团体 ,同时又是一种向法人过渡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公司法》、《民法通则》等均未就其概念、法律地位作出规定 ,因此 ,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其对外签订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后果在司法实践和理论上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部下。本文就上述问题作浅显分析。设立中公司是指为了某种合法目的而联合为一体的、非按法人设立规则组成的人的集合体 ,它可以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 ,其财产受法律保护。非法人团体的法律地位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没有明确的界定 ,理论方面的研究又极为稀见。《民法…  相似文献   

15.
云南傣族传统法律受佛教影响是较为全面的,具体体现在:立法上有立法思想、原则、技术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在实体内容上表现在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等方面;在司法上表现在审判的原则、证据的构成、判决形式等,甚至是人们对待法律的态度等.云南傣族法律在吸收佛教相关内容上与我国西藏地区和中世纪欧洲教会法的差别是较为明显的,因为它是一种非完全受佛教僧侣控制政权组织或非二元对立下的法律与宗教的关系.认真分析,它是人类法律与宗教三种基本关系中的一种,即以保持世俗法律为主下有机吸收宗教因素的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罢工权立法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凯 《学海》2005,4(4):43-55
罢工权是市场经济下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承认的公民权利。这一权利对于平衡和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法律所保障之罢工,是合法罢工。合法罢工的要件包括:必须由工会所组织;必须以缔结集体合同为目的;必须保证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安全。合法罢工享有特定的法律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合法罢工的民事免责和刑事免责方面。由于劳资矛盾激化和劳工权益的被侵害,我国目前的集权争议和罢工事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现行法律并未禁止罢工,但也没有明确规定公民或劳动者享有罢工权。这种状况致使罢工的发生和处理都难以规范。面对日益突出的劳资冲突,目前亟需完善罢工权立法,适时明确地规定中国的劳动者享有罢工权,并规定合法罢工的要件。文章具体分析和探讨了完善我国罢工权立法的意义、法律依据、立法内容和立法时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是能为人们带来人格利益的道德权利。我们没有合理的理由对其做出限制 ,但它却很难成为一种法定的权利。主要的阻碍是立法的客观条件不具备 ,以及法律天生的对人性的忧虑。这意味着 ,安乐死作为一种应有的权利要转化为法定权利 ,尽管不是没有可能 ,但要有十分的耐心和谨慎。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保障体系,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染病防治法制建构历程,对不同时期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取得的主要成就及不足。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价值观,坚持预防为主的立法指导思想,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依法防疫的基本原则。为补齐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保障体系短板,应创新法律调控机制、完善配套立法及地方立法、重视立法中的技术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病人自主权利法"不仅保障临终病人的善终权,同时也对病人的其他权利进行完整规制,以确保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尊严与地位。以其立法背景为切入点,从规制病人权利、完善权利保障措施、节约医疗资源三个角度揭示其立法必要性,探讨病人自主权与医生决定权的共融、自主善终与安乐死的差异等相关问题。提出大陆地区应在法律引导下明确病人权益,多部门协作推动建立生前预嘱制度与临终关怀体系,以达到缓解医患矛盾与保障病人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基于社会道德秩序之再建构还是作为法治的应有内涵,道德法律化都证成了其存立的正当性。伴随着我国城市立法中道德立法的不断深入,道德法律化存在的风险及其限度再次成为关注的问题。从"权利"视角探讨道德法律化对法治建设以及道德秩序之构建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道德法律化的限度,期待为实现法律与道德两种治理秩序的良性互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