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心清真大寺座落在同心县城以南,原名清真大寺,因同心有数百座清真寺,“文革”前,仅县城就有六座。为与其他寺有所区别,而冠以县名,称同心清真大寺。这座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之一,又是著名的革命历史文物旧址。1958年列  相似文献   

2.
卡拉维因清真大寺——大学在摩洛哥王国的历史名城——非斯的旧城中心,有一座被称为卡拉维因的清真大寺,它同时又是一座驰名世界的古老的伊斯兰大学。“卡拉维因”(又译凯洛因)是阿拉伯语“凯鲁万人”的音译。相传,伊斯兰纪元三世纪初(公元809年),伊德里斯王朝兴建非斯城之际,有三百余户突尼斯凯鲁万人移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4)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四十里,发源于黄山西脉,蜿蜒入青阳南境,绵延一百八十里。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环回九十九峰,俯视如儿孙绕膝。九华峭拔凌空,与天争胜,重岩叠嶂,各赋奇形,其天台晓日、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九子泉声、莲峰云海、五溪山色、平岗积雪、东岩晏坐、天柱仙踪、化城晚钟,构成九华十景。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唐李白以山有九峰如莲花,因赋诗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从此,九子山即改名九华山。唐刘禹锡游九华山,感慨万千。他说:他曾爱陕西华山,以为此  相似文献   

4.
今天,安徽省暨九华山佛教协会在这里为重修的十轮殿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我有缘躬逢胜会,感到十分庆幸.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九华山佛教事业的发展以及这次法会的成功举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安徽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帮助佛教界恢复名山大寺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安徽是我的老家,九华山是我深深向往的佛教圣地,地藏菩萨更是我深深敬仰、时时效法的崇高典范.我虽离开家乡数十年,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我时时都在怀念生我养我的故乡山水,时时都在思念家乡的父老兄弟.星霜数十载,直到耄耋之年才能返回桑梓,朝拜九华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 ,是仅次于省会西宁东关大寺的全省第二座清真大寺。又因它是撒拉族的祖寺 ,历史悠久 ,建筑宏伟而全省闻名。撒拉族是原生活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撒拉克地区的古乌古斯部落的一支。在十三世纪前半叶由尕勒莽、阿合莽带领170多户族众 ,从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东迁来中国 ,定居在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起初他们曾修了一座比较简陋的清真寺 ,称“尕勒麦西提”(撒拉语为黑色寺)。到明朝洪武年间因人口增长原寺不能适应 ,于是便筹划修建一座较大的清真寺 ,寺址就设置在古迹驼骆泉边…  相似文献   

6.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为学宗旨。对于"致良知"的时间和机缘,学界只是笼统地声称其酝酿生成于宸濠、忠泰之变时期。通过对第一手资料——《江西诗》的爬梳和细读,我们发现"致良知"酝酿成熟于阳明第二次游历九华山期间。我们把阳明九华"致良知"之悟凝练为"九华悟道"。本文首先考证阳明九华之旅的次数和时间,指出阳明第二次游历九华山是在正德十五年三月,而非该年正月。正月,阳明只是在江上遥望九华。其次,通过对九华之旅前后诗歌主题和基调的对比,揭示在此次之旅中阳明已从宸濠、忠泰之变的灰暗心境突围而出,为"致良知"的成熟提供了条件。最后,通过细读阳明九华之旅留下的诗歌,我们发现九华的神奇给予阳明以深邃的启悟,神秘的体验赋予他极度的自信。"致良知"思想最终成熟。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寺院众多,向以"召城"著称。但在林立的佛寺之中,却也点缀着弯弯新月,这些或古老或年轻的清真寺,带给这座城市更加多元、更加独特的风情。在回民区最繁华热闹的地带,有一处古色古香、庄严肃穆的安宁清净之地,这就是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在当地回民区的多座清真寺中,这座清真寺居于中心位置,因兴建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风格独特,故得"清真大寺"之名。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2009,(4):38-39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为九华之灵山秀水、奇峰异景所动,欣然赋诗作文,九华山即由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诗篇而得名,此后历代文入骚客接踵而来,酬唱赠答,留有诗词、文章千余首(篇)。  相似文献   

9.
莲花佛国九华山黄复彩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境内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和奇丽多姿的山川景色融为一体,是佛教徒朝圣观光的胜地,又是开发旅游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江以南,山之...  相似文献   

10.
刘晗 《中国宗教》2023,(2):52-53
<正>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至九华山化城峰(今九华街)始建茅庵,佛教开始传入九华山,至明清时已寺院林立,香火之盛,甲于天下,被誉为“东南第一山”。近千年间,九华山高僧辈出,涌现出诸多爱国爱教、德才兼备、慈悲济世的大德典范,推动九华山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  相似文献   

11.
九华山与地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明代佛教九华名山确立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九华山则是其一,因以尊奉地藏菩萨而闻名于世,故成为独具特色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佛教在唐代已经知名,《高僧传》里专门记载了开山祖师金地藏的事迹。金地藏以“和尚如斯苦行”,赢得了众人“莫不宗仰”。②唐朝廷对他也敕赐有加,唐肃宗至德元年,在成都大慈寺“敕新罗全禅师为立规制,凡九十六院,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9,(2)
1988年7月底,美国洛杉矶西来寺举行佛像开光的时候,美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刊出了以“北美第一大寺”作为标题的“图与文”。很多看了此一新闻的人认为,西来寺不仅是北美第一大寺,实际上它是目前美国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第一座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13.
悠久的历史发展及广泛的地域影响是佛教名山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寺院的建设发展来看,作为汉传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佛教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发展,其中又以唐代中晚期、两宋、明中至清中前期三个阶段最为突出。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清代中前期九华佛教形成了以九华街及其附近为核心区、皖江两岸为主要外围传播区、以江浙赣等为边缘传播区的文化圈层格局,这对于九华山成为汉传佛教四大名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为四大名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四十里,群峰罗列,其中九峰高出云表,旧名九子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太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称为九华山(见《太平寰宇记》)。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关于此山的开山建寺,清喻成龙(正庵)的《重修九华山化城寺碑记》说:“寺始于晋隆安之五年(401),初名九华。”又说:“天竺杯渡禅师所筑。”其说无文献足征。化城寺实建置于唐至德初(756),先是开元末(741),有僧(?)号,来九华结茅度众,为土豪及长吏所逐。其时有释地藏,俗姓金,原为新罗国(今朝鲜中部)王族,航海游方来到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2,(8)
阳春三月,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4月21日,万里无云,气候燥热。下午二点左右,西竺庵所在鸡罩笼山,突然浓烟冒起,响着毛竹爆裂劈拍声,这时,九华山佛学院学僧们正在上课,副院长圣辉法师正在接待菲律宾华侨香众,闻声忙从接待室跑到甘露寺山门前,遥望对面山峦滚滚浓烟,虽有人在东扑西打,毕竟人少,已难能为力。而西竺村又地处高山,孤立无援,如不及时抢救,后果将不堪设想。圣辉法师当机决断抢救,转身跑到教室,动员学僧灭火。九华山佛学院师生40多人,在圣辉法师带领下,携带灭火机和镰刀等灭火工具,奔赴现  相似文献   

16.
距离四川成都双流机场6公里的牧马山下有一座据说是梁武帝时期修建的庙宇。这座庙宇看似不起眼,不够金碧辉煌,也没有大寺的气势磅礴,但却味道独特,清代的建筑油漆尚未退尽,里面的壁画隐约可见……。“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里的人非常朴实,像寺里管事的仁慈法师待人热情,办事利索,在当地颇得人缘。现在成都地区有像昭觉寺、宝光寺、文殊院等大寺,终日香火缭绕,法事不断,信众如织。应天寺不在成都市区,香火肯定不如这几个寺院,但是我发现很多人都专门开车来到这里,他们并不是来梵香拜佛的,到此是为了拜谒佛智法师。佛智法师,号法空,亦名宗智…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11,(3):88-89
2011年3月3日,筹划了很长时间,智远和含亮法师终于在这日启程,开始他们的千里拜山。他们出发的地点,是九华山的甘露寺,终点是五台山的黛螺顶,算上途中绕行的线路,此行大概一千五百公里。路上,他们不仅要风餐露宿,还要数步一叩,用自己的身体去支量这一千五百公里的拜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伊斯坦布尔的几座著名大寺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名君士坦丁堡),是世界伊斯兰名城,曾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宗教文化中心,全城清真寺达450座,其中著名清真古寺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爱亚索菲亚清真大寺 “爱亚索菲亚”是希腊语,意为“圣智”。这里原是查士丁尼大帝(公元527—564)所建的希腊正教的大教堂,拜占廷皇帝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1433—1481),于公元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将教堂改为清真大寺。这是一座淡黄色的石砌立方体建筑,内部装饰华丽,是由大理石、云斑石、  相似文献   

19.
西安清真大寺寺管会西安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隅,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清真寺,据寺内现存碑刻文献记载,大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50余年的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均有重修。寺院建筑分为楼、台、厅、殿,布局严谨、适宜...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1,(7)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取自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时绝句》,是诗人对宋、齐、梁、陈民间崇礼佛教,大兴佛寺的写照,也是诗人对当江南寺院建筑的讴歌。而皖南九华山的佛教先于此,早在东晋隆安五年(401)就有了佛事活动,虔诚的佛教徒就在山中烧香拜佛了。佛教的兴起,山河的秀色,使九华山闻名于古今中外。它具有匡庐的奇秀,峨嵋的清凉,黄山的风韵。极目远眺山中84座寺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