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道教节日     
志鸿 《中国道教》1990,(2):39-39
正月元正与天腊之辰正月初一,新年伊始,人们喜气洋洋,着新衣、燃鞭炮、年糕、团子、大红枣。《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庭前爆竹,进椒柏酒,服桃汤,进敷于散,造五辛盘,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珠囊隐决》:“正月一日取五木煎汤以浴,令人至老发黑。(编者按:道家谓青木香、亦云五木)。”道教有五腊良辰的信仰。这正月初一正是天腊之辰。《云笈七签》:“正月初一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八日为王侯腊;是为五腊良辰也。”“腊”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2.
侯印国 《法音》2022,(1):46-51
腊月得名于腊,或云源于祭祀。《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献公向虞周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阻止但未能获听,于是感慨"虞不腊矣",言下之意就是虞国即将灭国,再也无法举行年终的腊祭了。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中总结说:"腊之名,三代已有之。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宫之奇曰:‘虞不腊’,是也。《史记》秦惠文王十二年初腊,盖西戎之俗,不知置腊,至是始效中国为之耳。"[1]或云出自猎狩,汉代应邵《风俗通》云:"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  相似文献   

3.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6):38-40
引言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 (罗8:24).究竟盼望与得救如何相关?人是在盼望中得救,还是因为盼望而得救,抑或因得救而产生了盼望?这里所谈的"得救",到底是指终末的救恩,还是也包括从现世困苦中得到释放之意?不同的释经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解.虽然如此,他们都几乎一致认为,盼望是人面对困苦时的良药,而在困苦仍可以忍受的力量,乃是最终必获拯救的盼望.  相似文献   

4.
曾玉森 《天风》2003,(4):54-54
一个将要崩溃的家庭在全北岸29个堂点信徒的关爱下得救了,一曲爱的赞歌在闽莆田市北岸贫困地区奏响——  相似文献   

5.
谢炳国 《天风》2005,(12):4-4
若没有这“大喜的信息”,所有亚当的后代就仍在“罪”中。因为基督是人类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大喜的信息使人得救,使人蒙福。耶稣给我们带来平安,光明,生命,盼望。路加福音说,他如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住在黑暗死荫  相似文献   

6.
寇世远 《天风》2018,(1):12-14
'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经文:太19∶6一、不可分1.认罪与恨罪不可分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只有我们认罪悔改,信靠耶稣才能得救,脱离死亡的权势。我们不仅要认罪,还要恨罪,因为爱耶和华的,常恨恶罪恶(参诗97∶10);恨罪才能远离罪。基督徒一般的光景,仅认罪不恨罪,所以才会一再犯罪。他们不是为恨罪而认罪,而是因怕刑罚而认罪。认罪与恨罪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冯献民 《天风》1995,(11):22-23
感谢主,福音在我们中国大地兴旺起来,主把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我们(徒2:47),特别是农村教会,很多聚会点都在建造礼拜堂,这是福音兴旺的见证。然而,在建堂中许多教会忽视了另一个问题——连于元首基督,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5—16)。结果堂建成后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使神的名不能得荣耀。  相似文献   

8.
生产与得救     
镜天 《天风》2017,(3):35-35
在教牧书信中最令人困惑的经文,莫过于以下的一段“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提前2:13—15)“得救”一词在原文上是置前的,全句可以直译为“然而她必在生产上得救,若她们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  相似文献   

9.
曹圣洁 《天风》2002,(12):4-5
经文:太2∶1—12;路2∶8—18在圣诞节时,我们都会想到有两批人到马槽前去朝拜圣婴:一批是野地里的牧羊人,他们在伯利恒的野地里牧羊时,看见了天使,听到了天兵所报的喜信(路2∶8—18);另一批是从东方来的博士,随着星的引领来到伯利恒(太2∶1—12)。如果说牧羊人代表着一些依靠劳动为生的平民;则博士代表着一些有学识有思考的知识分子。神不偏袒人,在这伟大的时刻,神用不同寻常的启示方式——天使的显现和明亮的星,同样引导他蒙福的子民。今天我们特别思考博士的旅程。  相似文献   

10.
<正>教会发展应以建立生命为目标。信徒不只是领人归主,信主后还要加入团契,与他人一起成长。教会增长不能只看信徒人数。初期教会为普世教会提供了健康成长的范本。五旬节圣灵降临后,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徒行传》的作者是名医生,在写作笔法上很细腻,一方面通过对得救人数的记载来反映教会的增  相似文献   

11.
救恩与得救     
骆振芳 《天风》2001,(5):42-44
我们现在根据希腊原文词义来研究得救(或救恩)的意义。“得救”原文是动词,“救恩”是名词。 一、得救(或救恩)的含义和用法: 1.在七十子译本中: 七十子译本是最早的旧约希腊文译本,相传为七十二位学者在埃及译成,约在公元前第三世纪,教会在最早期就是用这个译本,也可以说最早的基督徒都是在它的哺育下成长的。在新约尚未出世以前七十子译本是早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中世纪的几座清真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马腊清真大寺遗址 萨马腊清真大寺遗址,是伊拉克著名古迹之一,座落在萨马腊新城的东北部。大寺始建于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穆而台绥木时代(公元833—842年)。建成不久,到寺礼拜的人们又嫌窄小,穆而台绥木之子穆台瓦基勒又于公元849—851年进行了重建,计耗资达1,500万迪尔汗(银币)。这所大寺被认  相似文献   

13.
王灵光 《天风》1995,(12):7-8
主耶稣降生的时候,圣灵引导东方博士前来朝拜圣婴(太2∶l—12),这里有五个步骤,我们要用五个字来讲。 第一个步骤:“来”(太2∶1) “来”就是来到圣婴耶稣的面前,“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圣经没有明确记载人数,根据所献的礼物,推测是三位。  相似文献   

14.
印专 《法音》2024,(1):75-76
<正>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李白《地藏菩萨赞》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被世人尊为“深山里的一盏明灯”的梦参老和尚,在五台山真容寺安详示寂,世寿103岁,僧腊87载。正是五台山隆冬,草木变白,天地成冰。记得那天早晨,寺院提前过斋,急促的板声还没敲完,如瑞法师就到斋堂宣布了这个讯息——“老和尚昨晚往生了!”当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应我国司法部邀请来华访问的斯里兰卡司法部长维杰亚拉特纳先生和夫人一行,八月十四日在北京参观了雍和宫和广济寺。当天中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招待维杰亚拉特纳部长一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马汉德伦和夫人应邀出席作陪。李荣熙在宴会上致词,对维杰亚拉特纳部长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追述了中斯两国的历史友谊。  相似文献   

16.
忏悔圣事(告解圣事)是吾主耶稣亲定的圣事,为赦免人领洗以后所犯的罪过,现在也被称为修和圣事。 人领洗之后,被教会和主耶稣所接纳,开始走上永恒救恩的旅程;但这行动并不形成一个必然的演进过程——最终的得救。人开始走上了得救的道路,这旅程能否持续和完成,一方面有赖于天主恩宠的助佑和推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对天主召叫的回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27日)人天眼灭,法海舟沉;山河失色,草木含悲。本会名誉会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名誉主席,北京法源寺、江西靖安宝峰禅寺住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退居住持一诚长老,于2017年12月21日在真如禅寺化缘了毕,安详示寂,世寿91岁,僧腊68年,戒腊61夏。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1日,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山西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根通法师在太原崇善寺安详示寂,世寿88岁,僧腊70夏,戒腊68夏。根通法师1928年7月14日生于广东潮阳,1945年在原籍司马浦乡普济善堂依普陀山了清法师剃度出家。1946年9月,从虚云长老受沙弥戒,次年从智诚法师受具足戒。1955年朝礼五台山文殊菩萨,从此与山西结下不解之缘。他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  相似文献   

19.
希伯来书12章1—2节指明了基督徒的五项努力方向,其中第二项——脱去容易缠累的罪尤为重要,做不到这一点,其它努力必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20.
大基山,坐落于山东莱州,东接崮山,南连寒同山,因古时大、太通用,又称太极山。《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长游,与神会。东莱即大基山。因大基山是具有太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