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多学科渊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导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能够适应中国现实和发展的人工生殖技术伦理原则,以指导立法、引导社会舆论,并最终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通过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哲学、历史传统、宗教、社会制度等多学科渊源的考察,给正确、有效的伦理原则的确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卵子库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对传统道德观念引发了挑战.回顾了卵子库的建立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卵子库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卵子库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为建立卵子库所应采用的伦理原则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的特征及意义,采用类比法、逻辑法进行研究,归纳概括出该<原则>五方面特点,认为该<原则>是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调控规范化建设的重大发展,对提升我国该技术领域的伦理水平,促进该技术健康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为医学伦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2月20日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符合有利于患者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保护后代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保密原则、严防商业化的原则和伦理监督的原则。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条件之一是医疗机构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是教育性、咨询性、义务性及独立组织。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应依据上述原则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全过程和有关研究进行监督,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宣传教育,并对实施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审查、咨询、论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ART)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复杂的伦理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发挥伦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工作机构的职能,在医患人群中加强ART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伦理原则的宣传教育,才能促使医患人群都能够自觉遵守优良的医学伦理道德规范,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自然出生方式和自然生命的深度干预与技术控制,使儒家传统生命伦理观遭遇伦理挑战,以致儒家生命伦理难以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提供及时有效的价值引导。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受到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价值理念的诘难。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应当接受儒家生命伦理理念的价值引导和约束。同时儒家生命伦理理念也应当归纳、包容新的科技价值理念,在科技与伦理之间寻找平衡点,发展出新的伦理原则和哲学基础来应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诸多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暂时不需要进行移植的胚胎存放在生殖医学中心.然而,由于各种伦理争议及社会舆论压力,生殖中心往往会困惑于“无主胚胎”的处理.2013年6月,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伦理委员会对“无主胚胎”进行了确切的定义并给出了处理意见和指导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无主胚胎”定义、“无主胚胎”现状、“无主胚胎”的处理方式及伦理争议、对生殖中心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为生殖中心在“无主胚胎”处理方面提供相应帮助.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人工生殖技术的管制先后经历了道德管制和行政管制两个阶段,目前正积极总结各阶段管制模式的成败得失,努力构造《人工生殖法》的原则和框架,以提高人工生殖技术管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人工生殖技术触及到人类生命、人权问题的议题,须理性反思其发展结果是否侵害到人性的尊严及人权等可能性,面对生命本身的权利问题,构筑生命伦理观念,必须回溯探究人的尊严及生命权等人性最原始最基本的价值.提供人类在未采社会发展中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的理由,因为生殖技术的伦理与法律规范的作用与干预将使这些行为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10.
生物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使死后生殖成为可能,但是,面对世界不同地域所发生的死后生殖案例,伦理和法律的争议层出不穷.试图从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入手,以尊重人、行善以及公平原则为基点,结合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争议的焦点及成因,希望可以引发各个层面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