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基础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又是可控制、可预防的疾病。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而并发症的降低有赖于血糖的良好控制[1]。UKPDS和DPP证明: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并发症提前出现,导致残疾和死亡。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作好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通过对糖尿病的现状及不同治疗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引起社会关注,加强糖尿病教育,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与糖尿病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作好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通过对糖尿病的现状及不同治疗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引起社会关注,加强糖尿病教育,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西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知晓率低、病程长、慢性并发症多、其他相关疾病多等特点。加强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合理用药、注意相关疾病的处理和个体化治疗是血糖管理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肥胖及肥胖孕妇的增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越来越高。GDM与围产期母儿并发症均密切相关,因此孕期控制好血糖是降低母儿近、远期并发症的关键。运动疗法在GDM的预防和治疗上被证明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针对目前绝大部分GDM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孕期适度体力活动有益的信息,现将适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频率、时间、强度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个性化运动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平稳适度的控制血糖,以达到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认识论和联系的观点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依据、措施和目的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正念干预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正念干预的核心内容、作用机制,糖尿病患者正念干预具体实施过程及身心干预效果。分析表明,作为非药物治疗手段主导或辅助药物治疗方式可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缓解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改善饮食行为,减轻体重、心理健康及情绪调节,以提高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日及降低总的医疗费用等方面,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未加控制的妊娠期高血糖可对母子产生极大的围产期和远期危害。妊娠后糖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妊娠期血糖的管理和控制与非孕期不同。GDM一经确诊,应及时干预,加强母儿监测,控制妊娠期血糖,以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围生儿结局;产后对母儿严密随访,异常者给予相应处理,以减少或延缓产妇在产后发展为成为2型糖尿病的可能及预防子代发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儿童糖尿病血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和维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减少由低血糖或高血糖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减少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要实现这一治疗目标其中心环节就是要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治疗必须在自我监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胰岛素/药物治疗方案和饮食管理等以及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的综合管理下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达标"教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监测及控制水平的影响,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控制目标"认知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体重监测及主动拜访专业医生的频次显著为高,血糖、血压、胆固醇控制显著为好.提示对新诊T2DM患者进行"达标"教育可提高DM监测频次及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89例T2DM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强化治疗后UACR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是影响UACR变化的主要因素.强化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尤其是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能减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淡化糖尿病的分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即传统的1型和至少部分2型糖尿病可能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目前流行的炎症学说可能是对认可免疫损伤是糖尿病发病理论的一个过渡,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和研究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我们则采用小剂量、长时间的治疗理念,早期接受这种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遂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再次出现低血糖,我们就继续减少胰岛素的荆量.结果,有部分患者完全摆脱了胰岛素.我们对糖尿病的再认识是建立在对多脏器活检的基础之上.我们的活检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存在着免疫损伤.糖尿病眼底病变是使患者致盲的主要病因,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是一种自身免疫损伤的结果.我们尝试用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环孢茵素A(25 mg bid)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也证实糖屎病眼底病变是一种血管炎,与自身免疫痛变有关.其他的器官还包括垂体、大脑的血管、糖尿痛足、冠心痛、皮肤的病变和肌肉活检的免疫组化也均有证据表明,免疫损伤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多器官免疫损伤的结果无论是1型糖尿痛,还是2型糖尿病,肌细胞表面或多或少均有免疫复合物沉积.这些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势必会影响胰岛素与肌肉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即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为此,我们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了免疫抑制治疗的理念治疗糖尿病.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和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早期发现的糖尿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唯一担心的副作用发生在肝脏,即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总胆红索升高,而也有一部分患者总胆红素不升高.  相似文献   

13.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时手术取出异物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而麻醉方式及其深浅程度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加深,手术的麻醉方式也经历了无麻醉、基础麻醉以及全麻,不同的麻醉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正确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则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基础,并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手术的并发症,预防疾病所致的潜在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风险.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目的.强化降糖治疗能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相关死亡,但不同的个体应有不同的强化降糖措施和不同的标准.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长、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要在注重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外科手术患者的血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糖尿病患患者数的迅速增加,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外科手术相互影响,一方面,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使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完整的术前评估,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达标”教育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达标"教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监测及控制水平的影响,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控制目标"认知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体重监测及主动拜访专业医生的频次显著为高,血糖、血压、胆固醇控制显著为好。提示对新诊T2DM患者进行"达标"教育可提高DM监测频次及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临床糖尿病处理的一大难题,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状况对术后病死率及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严格控制血糖也会增加低血糖和多项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目前时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尚无统一标准,缺乏充分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和循证证据.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关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相关文献综合整理,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就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过度医疗定义一般为: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超过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行为或医疗过程[1].而医疗卫生领域,所谓适宜技术,是指那些适合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广大群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技术;是指那些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保健单位的医药卫生人员掌握和应用的技术;是指那些费用较为低廉、广大群众在经济上一般能够承受的技术[2].适宜技术与过度医疗的讨论能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对比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为目的.将6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利拉鲁肽(1.2u/d)及甘精胰岛素(0.3u/kg·d)分别联合二甲双胍(1g,Bid)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减低(P<0.05);利拉鲁肽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而该组治疗后体重及收缩压下降,与胰岛素组有明显差异(P<0.05).故对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同样有效控制血糖,而利拉鲁肽能够明显降低体重及收缩压,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痛患者低脂联素血症的影响.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血脂,血压强化控制,随诊1年并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显示多因素强化干预可改善低脂联素血症,耱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变化值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多因素强化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减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