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宗教热”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悄然兴起。本文采用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从个体层面对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历程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历程分为接触基督教、皈信基督教和信仰的稳定三个阶段。社会网络是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成长中的危机、个体需求在教会中得到的满足是推动大学生皈信基督教的重要力量,而认知上对基督教教义的反复论证与探索会暂时性地阻碍大学生皈信基督教,基督教教义和礼仪对于信徒心灵和人格的塑造使得他们进入到信仰的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无记名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问题,包括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建构与维持、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面向与层次、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呈现与形塑。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状况总体上支持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大多数大学生基督徒基本的宗教认同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只有少数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信仰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和慎思之后通过有意识的追求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会内部,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信主的和不信主的不相干”,“基督徒和其他人不相配,不能同负一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问:“基督徒可以跟不信教的人结合吗?”再推而广之,我们又会问:“基督徒能否跟不信主的人交朋友?或者说,能不能跟不信主的人交往?”我们认为,每个基督徒都是人类社会群体里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社会不与外界交往和接触,不与持不同信仰(或者没有信仰)的人来往,自我封闭、自我隔离。事实上,我们有着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包括国际友好往来)。中国的基督徒和不信教的广大群众一直长期生活在一起并结下了深厚…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7)
正[问]大多数在意自己信仰的基督徒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问"为什么我是一个基督徒"?有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会问及此事,我们却不知如何简单明了地回答,请指点迷津。一群困惑的信徒[答]你们好!这是一个极富意义又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对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无时无刻不可忘怀是非常好的,这种自问或被问都十分有助于我们深化信仰。20世纪有三位神学家牧者就曾对此写过自我反省性小传,即莫尔特曼《为什么我是一个基督徒》、汉斯·昆  相似文献   

5.
晓蓉 《天风》2002,(5):51-52
基督徒不是一名蔽世的超然隐者,他同样具有七情六欲,同样要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同样要应付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局面。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对待婚姻家庭生活的态度如何?怎样学会用信仰指导生活?怎样让我们的婚姻和谐美满,从而为神作见证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基督教信仰中,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是以神为本,基督徒一切行为规范都必须  相似文献   

6.
骆玫玲 《天风》2013,(3):15-15
慎终追远是中国文化的美好传承,基督徒因着对祖先的纪念与崇敬,并且用心举办清明敬祖礼拜,反而能成为基督徒表明信仰的时机,不只消除家人对基督徒不烧香就是不孝的误解,也得着传扬基督信仰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7.
信心是基督徒重要的信德之一,没有信心实在算不上一个基督徒。信心是基督徒的起跑线,也是基督徒必须一生追求和操练的功课。基督徒在信仰上对信心的要求,如布帛黍粟,不可须叟离开。为了便于理解,分点叙述如下。 一、什么叫做信心? 圣经给信心下了一个既简单又恰当的定义,“信就是所望之事  相似文献   

8.
对基督徒来说,其荣辱观的主体意识是来自圣经和与上帝亲密体验生活的认知。本文就基督徒的荣辱观谈一下笔者在信仰中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倡导"出世"与"入世"的兼收并蓄,即所谓"出世的信仰,入世的生活"。圣经教导我们:"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17:15)基督徒"不属这世界"并不是指要远离世上正常的生活,乃是要远离世上罪恶的事。基督徒既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则无可推诿地要承担社会责任。基督徒不仅应承担普适性的社会责任,而且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信仰内在的要求,也是人们对基督徒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王雷 《天风》2015,(4):12-14
正确而足够的阅读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信仰和侍奉等都大有裨益,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规范能让我们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有不少基督徒不重视日常阅读,他们认为阅读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甚至在他们的人生词典中从来就找不到"阅读"两字;也有一部分信徒虽然重视阅读,却苦于不知从何下手去读;还有一部分信徒虽然也爱好阅读,但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阅读的方向、方法和技巧,以至于盲目阅读。其实,对于基督徒而言,阅读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信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北京、天津基督徒大学生信仰的实际调查,以及对宗教部门、神学院和教堂的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并进行数据统计,试图揭示基督徒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信仰动机和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呼吁社会正视基督徒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2.
康志杰 《天风》2011,(12):26-28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在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斗争中,有一批爱国的中国基督徒参与其中。他们为什么投入这场革命运动?革命与信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远来 《天风》2018,(5):23-2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它是继春节以后,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并因其浓厚的爱国与孝道的意义,而成为东南亚各国庆祝的节日。但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在某些地方的庆祝习俗中被掺入了不少迷信色彩。作为基督徒,我们能否过这样的节日?让我们从信仰的角度一起反思。  相似文献   

14.
于晓芳 《天风》2006,(20):24
作为一个基督徒,行事为人必须要合神的心意,在主前得蒙悦纳,在世上才能荣耀神,只有这样才会有美好的见证,下面从信仰上、生活上、工作上三方面和弟兄姊妹交通。  相似文献   

15.
王以诺 《天风》2006,(4):12-13
做传道人的应当做一个无愧的“工人”,正如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参提后2:15);同样, 做基督徒的就应当做一个无愧的基督徒,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以下三点: 一、无我的爱心神是慈爱的,爱是神最主要的属性之一。基督徒作为神的儿女,应当要有爱心,才是一个无愧的基督徒。我们都知道世上每一个人都需要爱,首先,每一个人都需要亲情的爱,也就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父母亲的爱,兄弟姐妹的爱。如果一个人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是得不到亲人的爱的  相似文献   

16.
吴志福 《天风》2017,(4):34-35
<正>前段时间笔者跟一位牧者一起采访某教会的慈善组织,可其中部分同工却表现得不太积极,认为自己做的事上主都知道,不必大肆宣传。这种现象在当前教会中是非常普遍的,很多信仰虔诚、富有爱心的弟兄姊妹默默为主做事,帮助他人,不求任何夸赞,体现了基督徒谦卑、奉献的优秀品质。然而,他们对宣传自己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何欣 《天风》2002,(2):24-25
自1950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以来,中国基督徒自觉地与中国人民认同,藉着基督道成肉身,深爱着祖国和人民。中国教会必须将有以告人的福音传至更多的人群,这是我们所肩负的“大使命”。但是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1500多万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仍是少数,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注重传福音的形式,“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使基督徒在各自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过他们的言行,广传活的“福音”。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傣族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有一部分傣族却信仰基督教。这部分信仰基督教的傣族主要是被傣族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边缘群体:麻风病人和披巴鬼。目前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信仰基督教的依然是这两类群体的后代。他们在傣族社会是蒙受着污名的群体,被傣族社会排斥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但是归信基督教却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身份:基督徒,成为普世基督教世界中的一份子。因而这群被边缘化的傣族来说,基督教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去污名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群被边缘化的傣族借助基督教这一外来力量管理他们受损的身份,从而借以去污名化,这是一种身份的政治学。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9)
<正>常有人问:基督徒可以炒股吗?这个看似简单而且问了很多年的问题,却包含了几个我们难以回避的信仰伦理问题。第一,基督徒;第二,可否;第三,炒。让我们尝试把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一、基督徒基督徒就其词源而言,其名称在新约圣经出现过两次,最早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基督的人。当时在罗马大省安提阿,一群信  相似文献   

20.
经文:提前1:5,18—19;弗4:17—24 在这几处经文中,我们注意到有多处提到了“心”字,有“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还有“虚妄的心”,“心地昏昧”,“心里刚硬”等等。基督教是一个心灵的宗教,我们的信仰是非常讲求心性的信仰。作为一个基督徒则更应当注意一个人的良心。良心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的,是神从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