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一年多的逻辑选修,我觉得学习逻辑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更为直接,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效率,开发我们的智力。在中学阶段学习一点逻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中学里设置的其它一些课程也有助于发展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数学、语文等课就被称之为“思维的体操”但我总感觉,从这些课中学到的逻辑知识是间接的、不系统的,因此应用起来往往带有盲目性。系统地学了逻辑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相似文献   

2.
原因找到了     
我是一位从事中专英语教学不久的老师。记得在给前两级新生上入学后的第一堂英语课时,我都要对他们讲解学习外语的目的和如何学好外语。但课后学生们反映:老师叫我们把高中学习外语的经验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去,我们有相当一部份同学是学习日语或学习俄语的,怎能把学习日语或学习俄语的经验用到学习英语中呢?当时听到反映后,我怎么也回答不好这个问题。学“逻辑”使我找到了原因。这是因为在上课时我把“学习外语”与“学习英  相似文献   

3.
吴兵 《天风》2008,(24):14-16
从事教牧工作的同工,在我们的事奉和日常灵修操练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基督教信仰历来是一个既重视灵性经验也重视学习知识的宗教。我们要想在工场上事奉好,就必须多多学习,而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大量的书籍,以便“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腓1:9)在事奉和阅读中,我有一些经验和心得,愿意与同为教牧的同工来分享。  相似文献   

4.
思维实践是逻辑理论产生的源泉。而我们学习研究逻辑理论的目的,又在于运用逻辑理论去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维实践。逻辑是思维的伴侣,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所学的逻辑理论去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思维实际,我们就会发现:逻辑充满在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学习逻辑将受益无穷。我曾任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畜牧开发办公室主任一职。该办公室负责全镇肉鸡饲养的开发、发展,它是承上通下、联系左右以及沟通内部与外界的一个关节点。在工作中,我几乎天天都要接触许许多多来自各方各面的人。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学习和运用逻辑知识对公关成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上大学时,憧憬着毕业以后干一番大事业。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进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兼职。大学4年,我都过着边学习边打工的生活。大学毕业时,我已经不满足于小场面,决心进一家大公司,借此在事业上迈出辉煌的第一步。经过一年多的奔波,我进了  相似文献   

6.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增设“生活中的逻辑”一栏,采取一事一议或综合评议的方法,针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逻辑上加以分析,辨明是非得失,引出经验教训。要求事例真实,且较典型;分析确切,且较简要。有时汇编各方面的材料,有时则就某一方面的材料编为专辑,如公安、司法工作中的逻辑,行政、秘书工作中的逻辑,等等。增设本栏后,“学逻辑用逻辑”一栏将专门发表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逻辑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逻辑与语言病院”一栏则仍专门分析报刊书籍中的逻辑错误和语言  相似文献   

7.
向读者问策     
本刊自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开始,对刊物内容做了调整,同时刊登逻辑、语言、写作三方面的稿件。从我们的编辑意图来说,这三方面的稿件中是以逻辑为主的,其他两方面的稿子也要尽量选择一些能与逻辑结合的内容。为了把本刊办得更加符合广大读者的愿望,我们热切地恳请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您觉得: (一)《逻辑与语言学习》应具有什么特色? (二)《逻辑与语言学习》应设置一些什么栏目? (三)《逻辑与语言学习》的逻辑、语言、写作三方面的内容应各占多大比重?  相似文献   

8.
在德语中有一句谚语:幸福的事与别人分享,幸福加倍;痛苦的事与别人分享,痛苦减半。的确如此,自从1998年晋铎以来,无论是在牧灵工作或是在祈祷生活中,都有很多的经验和感想,从中也深刻的体验到了天主那无限而又深邃的爱。体验到爱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了幸福的事总  相似文献   

9.
特殊的测试     
那年夏天,医学院读到大四的我和另外四位室友一同到了一所全国百佳医院实习。因为所学的专业相同,我们都被安排在了妇产科。在学校时一起学习生活,实习又能够在一起,这让我们五姐妹非常欢喜。但没过多久,一个问题便残酷地摆到了我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学做合一",这是对教育现象的说明和总结,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三个不相关联的过程。它要求施教者将三者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我在从事美术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美术课的教法,通过实践认识到一个道理:美术教学虽有"法"但无定法,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灵活把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本领,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谈谈关于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美术探究学习能力、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诸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12.
袁彼得 《天风》1996,(7):34-35
我们确实是软弱的。有时,与别人遇到意见分歧,会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事,并不罕见。神的儿女,在同人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主耶稣心里柔和谦卑(太11:29),为我们作了榜样。使徒保罗劝告以弗所教会:“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谁都可能会遇到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难处的事、难处的人,难处的事也是难处的人造成的。当我们遇到那些难处的人时,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气愤,甚至恼怒等不良情绪,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为它具有破坏性,所以又叫负性情绪。起初我们不好意思和他们争论,久之,他们得寸进尺,占尽便宜,故意欺负人,我们忍无可忍,直想教训教训对方,才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生活里曾经有过一段天高云淡的日子。你不知道,在家排行老小,很想有一个妹妹的我一下子拥有了三个花朵般的妹妹,那是一件多么让人舒心的事呀。 妹妹们的年龄大约在18到22岁之间,都处于人生中的黄金季节,她们悄悄地给我带来了一股年轻的朝气。从认识妹妹们的那天起,我的生活中明显多了些动听的歌声,多了些月光下独自沉思的身影,多了些青春的举动。那些来自远方的年轻的声音,给我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普及形式逻辑知识的工作逐步深入开展,社会上学习过形式逻辑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运用所学到的逻辑知识去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但是,我们也必须同时注意到,在普及形式逻辑知识的过程中,理论阐述方面的不准确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女生,成绩在班上一直稳居第一名,但是自从进入二年级下期后,我觉得自己受到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成绩保不住第一名;另一方面,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最近又常把我们留下来,跟我们谈一些初三的事,还要求我们每天都必须学习到晚上10点。在这些压力面前我有些不知所措,整天东想西想,特别是想到以后考不上高中怎么办?过大压力使我感觉到快要崩溃了。  相似文献   

17.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8年第3期发起了对“逻辑无用”论的驳斥,切中时弊。所载之文,有理有据,读后大快人心! 我虽然已离开中学,但有时还到中学语文的讲台上站一站。中学的青年教师也不时问及中学语文的教学问题,我都告诉他们:要重视逻辑训练,特别是高中阶段,要以逻辑训练为纲。没想到如今逻辑知识竟被删掉了!这真是不智之举。下面我仅从自己的教学中为驳斥“逻辑无用”论提供两个反证。  相似文献   

18.
<正>我班四十五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的语、数、英成绩均是"红灯高挂",这名同学叫"林芬"。我翻看了林芬四年级的心理测试档案,测试报告显示:1、学习热情——常认为学习没意思。2、学习计划——常因看电视或玩没有时间学习,常因看电视睡眠不足。3、学校环境——常因不喜欢某老师而讨厌他的课,在学习中不和同学相互鼓励和竞争。4、独立性——没人看见时常不遵守纪律。5、烦恼的事——学习和学校生活。无疑林芬在学习生活中套着许多心理枷锁: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  相似文献   

19.
犹太裔作家以撒·辛格曾说:"世界有这么多的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细细数来,生活中值得开心的事真的不多,可烦恼、忧心的事情却总能碰到;生老病死、工作压力、生活负担……有研究发现,孩子每天平均会笑400次,而成人平均每天只笑15次。当我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和财富时,快乐去哪儿了呢?  相似文献   

20.
10岁儿子成了小彩迷 我和妻子平时工作很忙,半年前我们又同被单位派到外地工作,便把刚10岁的儿子放在孩子的姨姨家生活。两个半月前,我和妻子外出工作期满回来后,到儿子的姨姨家接他时,发现儿子多了许多玩具,其中有一辆电动遥控汽车值300多块。当时,我以为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