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失恋经历对爱情相关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眼动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有、无失恋个体在加工积极和消极爱情信息时眼动和ERP特征。通过2个实验结果发现: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眼动指标上,图片类型和失恋经历的交互作用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有失恋经历被试比无失恋经历被试对消极爱情图片的注视点更多,注视时间更长。积极爱情图片比消极爱情图片诱发的N1波峰更大,有失恋经历被试对积极图片的N1潜伏期显著快于无失恋经历的被试;有失恋经历被试在积极爱情图片上的P1波峰小于无失恋经历被试。研究表明,有、无失恋经历被试对爱情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存在眼动特征和神经生理上的显著差异:有失恋经历者在行为上对消极爱情图片存在注意趋近偏向,而在神经生理上对积极爱情图片存在注意回避倾向。  相似文献   

2.
客体化理论认为,对女性身体的关注会导致对其能力、热情和道德等社会属性评价的降低,然而以往研究缺乏直接证据。本研究以5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仪考察了对泳装图片和非泳装图片人物聪明程度评价过程中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相比非泳装图片,被试对泳装图片人物的聪明程度评分更低;相比非泳装图片,被试对泳装图片人物胸部的注视点更多,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时间更长,对面孔的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时间更短。眼动特征表明,对泳装图片社会感知过程中存在客体化注视,直接且直观地支持了客体化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究了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在观察平面体育广告时产生的不同特点,即注视点、眼跳最大幅度、兴趣区扫描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方式影响注视点的数目。但在眼跳最大幅度上,场独立被试和场依存被试没有显著差异。认知方式影响平面广告兴趣区内的注视时间。场独立型被试对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明显低于场依存被试。  相似文献   

4.
通过《团体图形镶嵌测验》从201名大学生中筛选出48名具有典型场独立与场依存特征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Eyelink 2000型眼动仪,研究探讨不同认知风格者注视罗夏墨迹图时的眼动规律及其反应特点。结果显示:(1)在自由反应阶段,场依存者眼跳次数少,平均眼跳距离大,而反应时和注视次数都较少;场独立者反之。且图片颜色对被试反应有显著影响。彩色图片眼跳次数多,平均眼跳距离小,而反应时和注视次数都较多;非彩色图片反之。(2)在提问阶段,场认知风格在该阶段主效应显著,且一般眼动指标的规律与自由反应阶段的一致。有色彩反应(C)的反应时、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均显著大于没有色彩反应(UC)的。(3)反应规律:不同认知风格被试的运动反应次数差异显著,场独立者多于场依存者。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化景观观赏性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实验方法,观测5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观看观赏性高低不同的城市绿化景观的眼动数据.结果表明,对于观赏性较高的景观,被试的注视时间增多,注视次数增加,平均眼跳幅度减小;注视点相对比较集中于某些区域而形成观察兴趣区并对兴趣区内的景观投注大量注视时间,延长每次注视时间(注视点持续时间),而且瞳孔有所扩大.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绿化景观观赏性相关眼动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罗夏墨迹测验Exner综合系统常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将来自16个国家的18篇罗夏综合系统正常成人的研究结果,与Exner新版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综合系统的全部113个变量中,有23个变量在联合样本与Exner常模间存在显著差异,包括被试的资源、能力、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且均为Exner常模样本结果更加优秀。结论:新版罗夏综合系统常模具有一定的偏差,存在偏好倾向,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对被试的低估甚至做出假阳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项目突显方式对视觉搜索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搜索策略是将视觉注意导引到目标最可能出现位置的直接认知控制。本研究采用眼动跟踪技术与视觉搜索时间——鼠标点击时间的分离技术,探讨计算机视觉界面不同项目突显方式下的搜索策略问题。结果表明:(1)有无项目突显方式、不同的突显有效性水平,被试采用了导向式和序列式两种不同的搜索策略;(2)被试采用导向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小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小、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少;(3)被试采用序列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大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多、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长;(4)采用导向式的视觉搜索策略能显著减少被试的视觉搜索时间,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但不能显著减少被试的鼠标点击时间;(5)因为视觉界面上突显的设置改变了用户的搜索策略,所以提高了视觉搜索绩效。  相似文献   

8.
个人自立对注意偏向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基于眼动的罗夏墨迹测验图观察任务与新异/自我观点观察任务来探究个人自立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除了第四张图片以外,个人自立高分组在观察其他9张罗夏墨迹测验图时的眨眼率都显著或边缘显著的高于低分组;(2)个人自立高分组在观察两张新异/自我语句图片时进行新异/自我观点回视的次数都要显著多于低分组;(3)在观察第1张新异/自我语句图时,个人自立低分组对自我观点的注意明显多于新异观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眼动技术探究性别繁衍优势对性别偏爱的影响。实验一通过实验材料启动男性繁衍优势的高低,记录被试在不同启动条件下对男孩图片和女孩图片的注视时间,结果发现:当男性繁衍优势高时,被试注视男孩图片时间显著高于女孩图片,表现为男孩偏爱;而当男性繁衍优势低时则相反,表现为女孩偏爱;实验二通过实验材料启动女性繁衍优势的高低,记录被试在不同启动条件下对男孩图片和女孩图片的注视时间,结果发现两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女孩图片的注视时间均高于男孩图片,表现为女孩偏爱;然而,与女性繁衍优势低时相比,当女性繁衍优势高时,对女孩的偏爱程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亲代对子代的性别偏爱可能是基于提高亲代自身繁衍效率的考虑,具有进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晓华  曹立人 《心理科学》2007,30(2):316-319
通过眼动数据的分析,探讨人脸图形识别的取样特征。实验为2×2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显示条件(良好显示和不良显示)和显示方式(旋转显示和非旋转显示)。实验的因变量有反应时、总注视时间、注视比率、首视点注视时间、注视点数量、扫视总距离、扫视平均距离、正确率等8个指标。被试为12名大学生,刺激材料为10幅中国人脸部图形,主要实验设备是一台Eyelinkll型服动仪。结果发现,显示条件和显示方式对人脸图形识别绩效的影响显著;随着作业难度加大,被试图形识别的首视点注视时间显著增加;人脸图形识别中,显示条件对信息取样注视比率影响显著.而显示方式显著影响信息取样点数量.  相似文献   

11.
使用ASL504型眼动仪,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和分析24名被试在两种材料呈现方式下,对图片分类结果和分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分类结果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材料类别差异。(2)大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的兴趣区数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频率、注视点持续时间等眼动指标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但材料类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运用眼动仪技术,探寻微笑对面孔吸引力认知加工的影响及其眼动模式。眼动结果发现:被试注视微笑图片嘴巴部位的总注视时间长于中性图片嘴巴部位;被试注视高吸引力图片眼睛部位的总注视时间长于低吸引力眼睛部位。被试先看嘴巴,后看鼻子,最后是眼睛部位。首次注视持续时间从长到短依次是:嘴巴、鼻子,眼睛部位。结果表明微笑影响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加工及其眼动模式。嘴巴对微笑图片有影响,眼睛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迫选实验范式,以4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眼动技术探究相貌和人格词汇认知加工的眼动模式。眼动结果发现:注视积极相貌词汇的总注视时间长于积极人格词汇的时间;注视消极相貌词汇的时间长于注视消极人格词汇的时间,注视点也更多;被试注视积极相貌词汇的平均瞳孔尺寸大于注视积极人格词汇的平均瞳孔尺寸,注视消极相貌词汇的平均瞳孔尺寸大于消极人格词汇的平均瞳孔尺寸。结果表明相貌和人格词汇认知加工的早期阶段不存在显著差异,晚期阶段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内在人格而言,被试可能更加看重外在的相貌。  相似文献   

14.
前人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刺激花,没有经验的婴幼儿会对威胁性刺激蛇产生更快的觉察反应。研究选取4~6岁幼儿和成人被试,改进了刺激材料呈现范式和线画的刺激材料,采用3×3刺激矩阵呈现的方式,利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视觉搜索过程,探索威胁性刺激蛇是否被更快注意定向、作为干扰刺激的蛇是否同样能被更快觉察,以及蛇的特殊外形是否在快速觉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1发现,相对于目标物花,成人和幼儿对蛇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注视到目标前的注视点个数更少,首次注视的时间更短。实验2采用线画的方式去除了刺激材料的色彩和纹理,只保留了蛇蜿蜒的外形,结果发现儿童和成人仍然以更短的注视到达时间、更少注视次数注意到蛇,对蛇的首次注视时间更短。此外,对干扰物分析发现,蛇作为干扰物(花为目标物)仍然表现出更快注意定向。两个实验对比发现,被试对彩色、真实蛇的注视快于线画的蛇。结论认为,即使是对蛇具有较少经验的幼儿,也表现出了对蛇的快速注意偏向;蛇的色彩和纹理会促进蛇的快速觉察;蛇的低水平知觉特征(蜿蜒外形)确实对蛇的注意觉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个体对同时呈现的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视知觉加工差异, 以及注意偏向与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记忆关系。结果发现:(1)被试再认不可信面孔成绩要好于可信面孔; (2)首注视点更多地偏向于不可信面孔, 并且落在不可信面孔上的总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更长/多; (3)回归分析表明首注视点偏向能预测不可信面孔的再认优势。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可信面孔产生更多的注意警觉与维持, 并且对不可信面孔的警觉能预测不可信面孔的记忆优势。  相似文献   

16.
视觉搜索中等概率目标觉察的扫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搜索是许多作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成份,对视觉搜索中扫视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本实验利用眼动测量技术记录了等目标概率下视觉搜索的眼动过程,以了解目标觉察时的扫视模式。结果表明,当目标概率相等时,注视点的分布与目标概率的分布一致,平均注视时间主要在240-320ms 之间。被试的扫视模式存在着统计依存性,即具有固定的扫视模式。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扫视模式也表现在下一个注视点的位置取决于以前数个注视点的位置,可用 ARMA(2.2)或 ARMA(3.3)拟合。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使用相同的低频扫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标概率对视觉搜索中扫视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扫视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本研究利用眼动测量技术记录了视觉搜索中的眼动过程,以了解目标概率对目标觉察中扫视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目标概率会引起平均注视时间长短的变化;注视点分布不但与目标概率有关,而且受被试所用的扫视策略影响;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以前数个注视点的位置对下一个注视点位置的影响可用低阶的 AR 或 ARMA 过程来表示。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目标概率不同时被试会使用不同的扫视模式,扫视模式在 X 方向和 Y 方向也不相同。研究表明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分析扫视模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文化背景卡通面孔为刺激材料,探究中国幼儿对中国风、日本风与欧美风女性卡通面孔再认的差异及其眼动机制。结果显示:(1)卡通面孔再认正确率差异显著,日本风面孔具有记忆优势;女童对三种面孔再认正确率均显著高于男童;(2)卡通面孔特质中的夸张性对卡通面孔再认正确率的预测显著;(3)文化背景与性别因素显著影响平均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眼跳次数和幅度及瞳孔大小等总体眼动指标;(4)兴趣区数据显示:对日本风面孔的总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最高;卡通面孔再认主要依赖于眼部、其次为鼻子;文化背景与兴趣区存在交互作用,在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与首注视点指标上,提示幼儿更关注日本风的眼睛区域与欧美风的鼻子区域。综上,幼儿对不同文化背景卡通面孔的记忆和眼动加工存在差异,日本风卡通面孔的记忆优势可能基于其夸张性高的面孔特质,尤其在眼睛部位;行为学与眼动指标均提示女童对卡通面孔的再认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参照广告效果评估的研究方法,考察标签位置(上,下)和标签内容(新款, 秒杀, 热销)对35名女性被试浏览网店服装图片过程中眼动特征以及主观购买意愿的影响。早期眼动指标(首次注视时间)和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均表明,标签位置受到标签内容的调节;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表明,标签内容也受到标签位置的调节。主观购买意愿表明,标签内容为新款和热销时,被试购买意愿显著高于秒杀情况。以上结果说明在浏览网店服装时,服装标签内容和标签位置共同调节女性被试对服装图片的加工过程,但调节方式在加工早期和加工晚期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0.
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在左右手判断任务条件下人手心理旋转加工是否受到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的影响.两个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和眼动数据均发现:(1)心理旋转加工受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效应;(2)显著的内旋效应;(3)被试心理旋转加工时注视点取样存在着不均衡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左右手判断任务中,心理旋转加工的对象是被试自身人手的表象,是自我参照的心理旋转,并且内旋效应是由被试对自身人手表象进行旋转时受到人手生理机制约束所致,而不是被试旋转刺激图片的表象由"生理机制约束知识"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