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历史唯物论通信的特点高清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第4期对胡秋原关于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批判的批判(国外专稿) 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刘惠林《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注: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评A·马鲁阿尼著《辩证法的决定性影响——论<资本论>第一章》黄德兴《文摘》1980年第5期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齐世荣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月17日,《中华宗教思想通史》主编魏道儒研究员按照《中华思想通史》总编委会王伟光主任的意见,委托我们组织熟悉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当代宗教状况的专家学者,承担《中华宗教思想通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卷》(以下简称《当代卷》)的编写任务。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道教协会、四川省道教协会、成都市道教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于8月24日至29日在成都市隆重举行。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太极神韵》、道教文化国际论坛、道教文化系列讲座、第六届道教音乐汇演、“中华道教慈善行·帮困助学”  相似文献   

4.
1988年1月,新闻界掀起一股张宏堡热。1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神奇的故事——气功大师张宏堡小记》;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张宏堡掀起气功热》;22日,《中国电子报》报道:《张宏堡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办气功班》;31日,《天津日报》报道:《中华养生益智功风靡京城知识界》。 1988年1月,《武魂》杂志第1期,发表了张洪林“气功外气发放之我见”的文章。这是张洪林针对当时“外气”浪潮,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1篇批评“外气”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张洪林首先批评了“内气外放”的观点,同时也指出所谓“外气”就是受暗示性  相似文献   

5.
出入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行及返归的各种禁忌是古代数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云梦秦简《日书》中有“归行”、“岁忌”、“到室”、“禹须臾”等等,《论衡·辨崇》云:涂上之暴尸,未必出于往亡,室中之槟柩,未必还以归忌。《周易》卦爻辞中涉及“出入”、“往来”的内容极多,当取自古代的“出入占”。例如《周易·贲》云:“亨,小利有攸往。”《周易·剥》云:“不利有攸往。”《周易·益》云:“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古代交通不便,山川险阻,困难重重,旅行实非易事,《周易·咸》九四云:“懂懂往来,朋从尔恩。”虞翻注:“之外为往。”往是出行,入是未归…  相似文献   

6.
古籍中多有“见微知著”之载,每每读来,颇受启发。今于学术研究之中,亦多见“见微知著”之例,思索起来,更有其感。集记于兹,作为管见。何谓“见微知著”?汉·班固《白虎通义·情性节》载:“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宋·苏洵《辩奸论》亦载:“惟天下之静者,能见微而知著”。查《现代汉语巨典》和《中华成语大词典》等典籍,释日:见微知著,即“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前典);“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亘知发展白趋势(后典).宜采,见田知著,6任会来连指一种对卖烟的预见往感推测能…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7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际道德经论坛”首次新闻发布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蒋坚永,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国际道德经论坛”陕西组委会主任、陕西省副省长张伟,香港组委会发言人汤伟侠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在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将于4月22日至27日联合在古都西安和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举办以《道德经》为题材,以“和谐”理念为核心,以“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为主题的“国际道德经论坛”。这是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继2006年4月…  相似文献   

8.
在儒家经典《诗经》中,“奄”字共出现十次,除了两次用在人名中(《秦风·黄乌》中的“子车奄息”、“维此奄息”)外,其余八次,均出现于动词之前。一、《大雅·皇矣》“奄有四方”二、《大雅·韩奕》“奄受北国”三、《周颂·执竞》“奄有四方”四、《周颂·臣工》“奄观艾”五、《各项·门窗》“奄有下国”六、《鲁颂·门窗》“奄有下土”七、《鲁颂·阁官》“奄有龟蒙”八、《南领·玄鸟》“奄有九有”《大雅·皇矣》“奄有四方”,毛传:“奄,大也。”高亨日:“奄,包括。”(见《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下文所…  相似文献   

9.
一、参同契注《经典释文·周易音义》释“易”字曰:“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按:虞翻释“易”字首见于《参同契》,可知其注《参同契》要早于注《周易》。且虞氏注《周易》,多受《参同  相似文献   

10.
在京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于11月7日下午,在听取张继禹副秘书长关于《中华道藏》编纂规划和分类及工作情况的汇报后,讨论通过了《中华道藏编纂规划》和《分类总目》。张继禹在汇报中说:“《中华道藏》的分类,是在《规划》明确的“尊重道教固有的经教体系。信仰体系”的原则及“充分采取当代道教研究的学术成果,推动道教文化适应现代文明规范”的宗旨下提出的,现在的分类,即保持了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内容不同相对进行了归类,以有利于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弘传。对《编纂规划》所确定…  相似文献   

11.
追逐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访《未竟的浪潮》主编齐振海教授·本刊记者·“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齐振海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其最终成果《未竟的浪潮》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5月出版。日...  相似文献   

12.
中华古代人文精神自周代始就辐转于实践的道德理性。诚如近人王国维所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殷周制度论》,见《观堂集林》卷十)道德理性或实践理性的本旨在于“立人”,而最初的所谓“立人”无非是使人从禽兽中独立出来而过着真正属人的生活。周之“文”对此十分明达,如《礼记·冠义)}云:“凡人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又《礼记·曲礼上》云:“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然而.延至春秋之时,这一立人的实践理性却因着周文之繁琐疲蔽而变得敌视人了——一个由周礼所提供的巨大的“文”网锁蔽了人之首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的要求,2007年11月4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编辑委员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宣布《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正式启动。91岁高龄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佛教研究专家、《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主编任继愈先生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编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前所长杜继文研究员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方广教授介绍了《续编》前期所做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庚,十天干之第七位。《尔雅·释天》:“太岁在庚曰‘上章。’”午,十二地支之第七位。《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庚午年,据干支纪年法,逢“午”之年,即谓马年。《诗·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以午对马。《论衡·物势》:“午……其禽,马也。”十二生肖,午以为马,故“午”,即马之代称。  相似文献   

15.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 数字为文章发表的期数和页码。万里同志在新皿古尔邦节招待会上 的讲话.””.”.”·“.“.….“.”“·“·”·“二“(4。2) 经书典特《圣训珠现》”二”“.“·“一努尔曼·马贤(1。6)马复初的《大化总归》”·“·“…~马汝云(1。17)中国穆斯林珍贵的文化遗产”··“…纳国昌(2 .15)蓝旋厂珍存的一部《古兰经》手抄本 “...·“·“一‘“·“.“·“一“.“一林松(4。13) 教义数法“讨白”浅说“·“·”·”·”·“··“·”…赛生发(1.24)准绳抓紧重团结—朝期观感“一林松(1 .40)团结…  相似文献   

16.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为文章发表的期数、页码。 经书典翰《古兰经》翻译概述 ”·“·”·“·”一努尔曼·马贤(1.2)马复初《道行究竟》一书的哲学思想 ..........·.....·····……马枚云(1 .13)马复初的《祝天大赞》 ·.·..·.··············……纳国昌(合刊.2) 教义教史“臣卜尔兹”与“虎土白”…‘·····”·“·“·”·”一穆白(1.10)做个真实的穆斯林……杨连恺(合刊.25)江苏省伊斯兰教文史工作座谈会在苏州举行”一”·“·····一上海市伊协(1.41)徐州伊协编写《徐州回族、…  相似文献   

17.
文化艺术     
正《中华续道藏》编纂规划学术沙龙在中国道教协会举办5月14日,《中华续道藏》编纂规划学术沙龙在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王卡研究员介绍了《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过程,以及编纂《中华续道藏》设想的提出和该项目的重要意义。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尹志华介绍了《中华续道藏》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3,(10)
<正>电视专题片《中华百寺》于2012年10月10日在南京栖霞寺开机。第一集《中华百寺·南华禅风》于今年中秋节之际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面世首播。该片由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指导,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江苏省佛教协会等单位联合策划出品,中央电视台科教中心、江苏汇康集团、南京优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这是一部借助主流传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8日,中印(北京)宗教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志远与《佛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凌海成就“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话,现将谈话记录发表于后。凌:感谢你邀请我出席“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这使我受益非浅。举办这个论坛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葛存根  朱永新 《心理科学》2003,26(3):411-414
《三十六计》是“中华管理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它更能凸显“中华管理智慧”的比较优势。本文主要关注《三十六计》对道家精髓的吸纳问题,拟从四大变理心理思想的角度对其进行离析与提炼,并略论其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