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学民  舒华  高薇 《心理科学》2003,26(2):358-359
1 问题提出选择性注意是注意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注意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 ,不同理论及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特征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优先注意 ,即注意优先权(AttentionalPriority)。影响注意优先权的因素主要包括线索提示与位置、分心刺激数量、目标特征、线索与目标的间隔时间、目标动态变化等。如Posner等研究发现中央线索与目标一致的反应时较不一致要快 ,注意的有效集中与有效线索指向的目标获得优先加工 ;Christopher、Sears等研究发现 ,有效跟踪的目标具有注意优先权 ;Yant…  相似文献   

2.
1引言早在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就说过,注意是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它也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但是,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统治心理学近半个世纪的行为主义却把注意看成是心灵主义的概念,认为科学心理学中不应该有注意的地位。因此,长期以来,注意一直得不到很好研究。直到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研究者才开始关注注意的问题。近几年来,选择性注意的机制一直是注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与目标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哪个阶段有关。研究者曾提出两个形成鲜明对…  相似文献   

3.
注意资源理论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注意的资源理论是注意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介绍了注意资源理论中的“总体任务资源”和“特定任务资源”两种理论,比较了二者的差异、各自的优势以及理论局限性,并提出了关于注意资源理论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涛  王治国 《心理科学》2015,(4):813-821
返回抑制是指当刺激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加工效率降低的一种抑制性注意机制。该注意机制对个体有适应性价值,它能够降低注意返回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的概率(PosnerCohen,1984),从而提高视觉采样(或搜索)的效率(Klein,1988)。返回抑制的参照系是返回抑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先前研究发现返回抑制的参照系可以是视网膜、空间和客体。本文介绍了返回抑制参照系研究的实验范式以及相关的行为、脑损伤及神经影像发现。此外,本文还就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视觉选择性注意脑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选择性注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注意的早晚期选择问题和基于空间与基于客体的选择问题是选择性注意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两大理论问题。脑成像研究不仅为解决这些争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而且深化和拓展了这两大问题的研究。该文介绍了脑成像研究在上述两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并展望了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验对于顿悟问题解决是一把双刃剑,强势知识会阻碍顿悟问题解决,弱势知识才是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强势知识引导的组块效应、约束效应和固着效应等心理定势现象,“帮助”问题解决者以惯用方案来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大脑内存在一套具有优先级差的层级加工系统,赋予惯用方案的优先级最高。不过,惯用方案不仅不能够解决顿悟问题,而且还会通过注意竞争和注意失灵方式来阻碍新异方案的探索和执行,所以,问题解决者往往都会进入思维僵局。僵局的打破和顿悟的实现,需要抑制住强势知识及其相关的惯用方案、激活弱势知识和新异方案,这违反了大脑的认知加工惯性,是很难以自发发生的。但是,可以通过激活扩散来增强弱势知识的激活水平,或者是拓宽注意范围、提高注意灵活性来增加弱势知识激活的可能性,从而促进顿悟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7.
儿童注意广度与智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题的提出儿童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智力活动和学习成就,但这种影响是如何具体发生的,影响到什么程度,却缺乏足够的了解。为此,我们通过对注意品质的系列研究,探索注意的各种品质与智力的具体关系,以求得进一步的了解。人们通常把注意的品质,作为评价注意好坏的重要标准。注意的品质,通常包括注意的广度(或称注意的范围)、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等五个方面,我们曾对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与智力关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见“儿童的注意力与智力关系初步研究”),发现它们确实存在着紧密相倚的关系,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的严重缺陷,是智力发展迟滞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就注意的另一重要品质——注意广度与智力  相似文献   

8.
Posner和Petersen把注意系统分为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三个网络。注意网络测验及其变式是研究注意网络间关系的主要工具。生物化学、神经影像和行为研究从神经递质广泛调节、脑功能区共享、注意资源竞争和认知策略调节的角度证明了三个注意网络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的关系。测量信度低、定义模糊成为注意网络及其关系的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来的研究需要改进测量工具, 并考虑注意网络的子成分对网络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注意的研究历来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指出了认知心理学中注意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重点描述了认知神经科学对于注意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最后列出了认知神经科学中注意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注意在短时距估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枝玲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3):624-628
注意一直是时间知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较为一致的结果:在双任务程序中对时间任务的注意越多,时距估计越准确;在单一任务中对目标刺激的时间属性注意越多,对该刺激的持续时距估计越准确;在时间导向任务中,个体可以有效地、主动把注意导向未来的某段时距,那么将对出现在那个时刻的刺激做出更好的反应。最后,讨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以及今后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是抑郁认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该文从研究范式、注意偏向特点及理论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研究范式上有Stroop范式、点探测任务和线索–靶子范式等,在抑郁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上有对象为临床患者、需要阈上刺激、刺激内容针对抑郁患者和刺激强度不能太弱等,在理论解释上有注意成分、注意聚焦变窄、认知负荷和唤醒水平等,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情感性评价, 影响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应对方式。低自尊个体由于容易知觉到外部的拒绝性信息, 也更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知觉为拒绝, 因而存在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本文首先综述了低自尊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特点, 其次简单介绍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常用研究范式(Stroop范式、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惊吓探测范式、注意监测任务、注意转移任务), 随后列举了解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理论(社会计量理论、关系图式理论、注意成分说、注意控制说), 最后总结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脑机制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自尊结构的复杂性, 注意偏向的信息加工阶段性及其脑机制, 注意训练的作用机制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本土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是抑郁认知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研究的焦点从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理论机制等转向了对抑郁障碍个体的注意偏向矫正效果和作用机制等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抑郁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1)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2)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机制。(3)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矫治方法。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注意心理学中,有几个问题颇值得探讨。现仅就管见所及,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一注意的性质关于注意的性质,主要有这么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一说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一说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我以为这两种说法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按照潘菽同志所倡导的二分法,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分为认识活动(过程)和意向活动(过程)两大部分。注意属于意向过程的范畴,自然它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过程。注意过程的基本结构为:  相似文献   

15.
观察距离、刺激物运行空距与运动知觉恒常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觉领域中,恆常性问题是一个很受人们注意的问题。如对顏色、大小、形状、倾斜等恆常性都有过较多的研究。在运动知觉方面,观察距离与运动速度知觉的关系实际上也属于恆常性的问题,但却很少受人们的注意。卽使在近年来关于运动知觉的总结性材料中都很少接触到这个问题。在生活经验中,一个一定速度的运动对象,在观察距离  相似文献   

16.
林志成 《心理科学》2007,30(5):1155-1157
联合注意作为早期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语言、社会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联合注意出现的先兆、联合注意的行为、联合注意的形式与功能,并阐述了其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联合注意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注意受情绪信息影响的实验范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显示情绪信息对注意会产生特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特别是某些患有情绪障碍的个体对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或注意增强现象。该文围绕该问题,主要介绍情绪Stroop实验、点探测实验、线索提示实验、情绪条件反射实验以及快速序列视觉呈现实验等多个实验范式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并分析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视觉工作记忆对前注意阶段注意定向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豹  金志成  陈彩琦 《心理学报》2008,40(5):552-561
在注意阶段,视觉工作记忆与注意共享某些特征时,视觉工作记忆内容会引导注意定向。在前注意阶段的影响又是如何?对此问题的研究却很少见,本研究采用工作记忆与基于特征的视觉搜索相结合的任务深入探讨了此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在前注意阶段,注意定向也会受到视觉工作记忆自上而下的调节。然而与注意阶段不同的是:当视觉工作记忆内容与随后视觉搜索任务的目标相关时,与记忆内容匹配的搜索项目会引导注意定向到该项目所在的位置,但只有此项目作为分心物时,才会明显地延迟对靶子的加工,而此项目作为靶子时,这种影响并不明显;当视觉工作记忆中保持的项目与随后视觉搜索任务的目标无关时,注意会忽略视觉工作记忆中保持的项目,有效地检测靶子  相似文献   

19.
符号问题是值得认真注意的科学问题。在现代哲学中,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主要是由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哲学重要流派之一的语义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24名小学教师和98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与测验法探讨了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有着较高的准确性;(2)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水平随教龄和职称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3)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水平与其条件性知识掌握情况表现正相关;(4)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与其所教年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