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的孝道与成就动机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广东省两所中学的213名学生为样本,将孝道的四个因素和成就动机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揭示中学生的孝道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孝道的四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孝道与成就动机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女学生在孝的尊亲恳亲、奉养双亲和护亲荣亲三个因素中得分显著高于男中学生;尊亲恳亲和护亲荣亲能够有效地预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学习困难中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及其对成就动机的影响。研究1采用实验法诱发学习困难中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威胁阻碍学习困难中学生心理旋转任务表现的提高。研究2在刻板印象威胁情境中,采用问卷法测量学习困难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刻板印象威胁组被试相比于对照组的成就动机水平较低,回避失败动机较高。研究3在刻板印象威胁诱发后加入自我肯定操纵,结果发现自我肯定组被试与对照组相比成就动机水平较高,回避失败动机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3,26(1):107-110
运用成就动机问卷与投射测验研究了454名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强于普通中学学生。男生和女生均存在着成功恐惧,其恐惧主要与学业、人际关系、家庭和事业有关。被试在女主人公身上投射出更多的成功恐惧。中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徐英 《心理科学》2000,23(2):242-243
自燕国材教授于 1 983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后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引起了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 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提出并公开使用是近 2 0年的事 ,但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却很早就散见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们的论著中。“一志五心”可以说是我国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刍型。一志 :指立志 ;五心 :指专心、好心、乐心、恒心、虚心。 (燕良轼 ,1 991 )这与燕教授提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的非智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方面存在的差异,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成就动机问卷和投射测验比较研究了977名贵州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结果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成就动机上差异不显著,但重点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上显著高于重点中学汉族学生;男、女中学生均存在成功恐惧,少数民族城市中学生的成功恐惧显著高于汉族城市中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事业恐惧方面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国外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的许多心理学家已经对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心理测量学家们主要是围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展开研究。而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则宁可去研究动机、情感、人格等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对国外非智力因素实证研究的回顾将有助于今天国内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7.
粤北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美华  周小宋 《心理科学》2003,26(6):1128-1128,1126
1 引言  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高中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期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成就动机也很重要 ,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是由他的成就动机决定的。那么 ,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和成就动机的高与低 ,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发展速度。韶关处于广东省的北部山区地带 ,属于广东较落后的地区 ,这个地区的中学生也严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及择业、升学的压力。因此 ,了解粤北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及培养其成就动机与健康的心理更具重要意义。2 研究方法2 .1…  相似文献   

8.
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宝国 《心理科学》2004,27(1):97-100
采用测验法,考察了我国西南部缺乏汉语环境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双文教学对小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语双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所调查的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中。(2)双语双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影响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水平,它有利于学生成就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积极作用在四、五年级中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景怀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问题的提出随着成就动机研究的拓展,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日渐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McClelland认为,在中性条件下,女性成就动机高于男性,在竞争条件下,男性成就动机高于女性;用相同测验方式进...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有关动机的研究中,成就动机占较重要的地位是从1953年Mc Clelland,D.C和Atkison,J·W关于成就动机研究的文章的发表开始的。当然在这之前也进行了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最初成就要求这一概念是Murray,H·A首先提出的。但是人类成就动机的研究,使用实验方法和建立理论是在1953年以后才受到重视,这时才确立了人类成就动机研究领域的地位。把成就动机理论加以分类的话:一类是刺激—反应(S——R)联结为基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中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认知因素外影响阅读的各种因素,如动机、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等。对青少年阅读的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美国等西方教育界在七十年代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一般只停留在现象的阐释上;八十年代初,我国心理学界在“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的研究”等项目中涉及到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其内容仅以课外阅读的材料数量为指标。  相似文献   

12.
前人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成就动机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成就动机与心理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避免失败的维度相对贡献更大。结果提示,成就动机可以较好的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且避免失败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特殊的心理特征等因素使得这一阶段的个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对当代城市中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有关部门先后对某省18所中学、58所小学随机的万余名学生进行了科学的心理检测,结果表明,有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5.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接近30%的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的水平,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摘自1999年3月10日《北京教育报》第3版)这组数据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和生活满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了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生活满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生活满意感三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成就动机与生活满意感都与控制源呈显著的正相关。(2)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特征对生活满意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3)成就动机高的人,内控倾向较强,对生活的满意感也高。(4)追求成功的动机对生活满意感的影响是间接的,避免失败的动机对生活满意感的影响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16.
王洪礼  吴红 《心理科学》2000,23(6):748-749
1.1 中国学者在世界上最早较全面提出并论述教育心理学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孔孟学派的论著中,已具有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论述,这些论述涵盖了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教学心理、个性差异心理、教师心理、思维心理、非智力心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心理危机分类模型属于复杂数据模型,本文采用分类树算法探究家庭、校园、同伴和个体因素在中学生心理危机分类中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尤其是心理痛苦三因素对致死性危机的独特作用。结果显示:(1)中学生自杀危机和非致死性危机分类树的分类效果良好,自伤危机分类树的分类效果欠佳;(2)中学生自杀危机中,痛苦逃避最为重要,痛苦唤醒次之,之后为痛苦体验和学校满意度;(3)中学生自伤危机中,同伴问题行为最为重要,之后为父母陪伴和家庭监督;(4)中学生非致死性危机中,歧视知觉最为重要,之后为痛苦唤醒和同伴支持。提示中学生不同心理危机的促发机制存在差异,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在自杀分类模型中作用显著,但并非自伤危机和非致死性危机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8.
在智力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活动的完成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有关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中国科技大学87级少年大学生、以及对照组同学历的大学生、同年龄的中学生进行了智力、创造性思维、成就动机和测验焦虑的测定。结果发现,与同龄的中学生相比,少年大学生的智力、创造力、成就动机都显著地高,而测验焦虑又明显的低,所有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大学中优秀学生水平。实验也发现了少年大学生语言和操作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李霞  龙立荣 《心理科学》2017,40(6):1421-1427
师徒的相互选择过程是师徒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三个实验探讨了影响师徒相互选择倾向的个体特征因素。实验一和实验二探讨了徒弟选师傅时,师傅的外向性、成就动机水平、管理职务和性别一致性对徒弟选择师傅倾向的影响。实验三探讨了师傅选择徒弟时,徒弟的外向性、成就动机水平和性别一致性对师傅选择徒弟倾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徒弟选择师傅时,师傅的外向性、成就动机、管理职务,是影响因素;在师傅选择徒弟时,徒弟的外向性、成就动机水平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