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孩子上幼儿园后,就由老公每天送她上班车。我单位离得远,每天早上6∶00离开家时,孩子和老公还在睡觉。我轻手轻脚地起床,看着大床小床上睡姿酷似的爷俩儿,心里就满满当当的了。小区对面是高速路,坐公交车需要到高速路对面去。出了小  相似文献   

2.
陈丰盛 《天风》2014,(12):48-48
有一天,一位姊妹找到牧者,说要谈谈自己的事,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了……她从认识丈夫讲到结婚,再从两个孩子的出生,谈到自己想要自立,不想被丈夫牵绊。她不停地埋怨老公不会干家务,数落老公不懂得照顾自己、照顾孩子,经常上网:还说老公没有体谅自己,白顾自地赚钱。  相似文献   

3.
正不知道是谁说的"生活在别处",被困顿在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当成经典名言。是啊,我也难免会幻想,远处才有可人的风景,有高薪轻松的工作,有志同道合的人群,有可相伴终身的伴侣。小时候,总觉得别人家的饭菜香,父母也一样总是把"你看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直到恋爱结婚,还常常在心里偷偷地把老公拿出来和别人家的老公比较一番。朋友小枫干了三个月的工作说辞就辞了,我不解。小枫告诉我:每天重复性的工作,没有挑  相似文献   

4.
刚结婚时,我和老公一直租房住。这使得老公感到无比惭愧,发誓一定要在短时期内,奋斗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说只有住上了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我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反驳他说,房子虽然是租的,但家是自己的。并不顾老公的挖苦与讽刺,精心布置我们这温暖的蜗居。  相似文献   

5.
正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聚到一起,抱怨的话题总是最多。很少有人说"我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多么满足"之类的话,人们的口水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吐槽生活有多么不尽如人意,有多么无可奈何。这不,几个闺蜜凑到一起,开始了新一轮的抱怨。有人说孩子不听话,越来越难管。有人说婆婆难伺候。有人说老公不懂得  相似文献   

6.
缅怀庞老     
我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教育家庞士谦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但首次见面却在1948年成达师范的礼拜殿上。那一天是主麻,庞老领拜并讲了“卧尔兹”。以后在回民学院和庞老成了同事,经常在一起学习,交往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庞老说他爱收集中外硬币,约我趋府观赏;学院组织颐和园游览,我和庞老一直在一起,并为我们两家的孩子拍了合照。总之,他留给我的印象是谦和、平易、诚挚、热情。1955年,我由回民学院调到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依然是担任文学、汉语教学工作,干的是我的老本行。可是到了1960年,本科班学员全部毕业,学…  相似文献   

7.
堂哥的孩子考到了我们这儿的大学,堂哥辞了工作,跟过来陪读。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区租了房子住下。为了少点折腾,每年寒假他都不回家,和孩子一起在停了暖气的宿舍里过年。有一年的年三十,我去看他们。见他们正在楼道里支了一个炉子煮饺子,房间冰凉。他和孩子都穿着大棉衣。此时,他们南方的老家,应该还是一片碧绿。堂哥解释说:"为了孩子的幸福……"我心里却有一句话哽在那里:"你应该先幸福起来。"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神色     
有个孩子,他看人的神色总是慌里慌张的,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盯着你的脸看上好久。如果你一脸严肃,他会屏声静气,慢慢低下头,如果你脸上笑嘻嘻的,他也会换上笑脸。他很喜欢和我儿子一起玩,休息天,有时会在体育场附近遇上,两个孩子碰在一起,便欢声笑语。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疯”在一起。有一次,两个孩子又在体育馆遇上了,我发现带他来的,不是他奶奶,而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看上去挺利索的,很干练。她朝我笑笑,也坐在一边去了。我坐那打盹。突然我听到一声暴喝:“佳  相似文献   

9.
艾洁 《天风》1996,(10)
《天风》编辑同工:主内平安!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并工作。但当女儿还只有四个月时,我丈夫就成了浪子,至今22年了,他前后和三个女人有不正当性关系。自他有外遇后,对我和孩子不放在心上,打骂成了家常  相似文献   

10.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别人的皮球,别人的水枪,反正,别人的总是最好的。院子里,几个女人在聊天。A说:"我真羡慕你们单身贵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B说:"女人像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很容易老的,我还羡慕你嫁了个好老公呢!做全职太太,外面的风风雨雨都与你无关。"C说:"是啊,你看你保养得多水灵,像从前做姑娘一样的滋润,不像我们风吹日晒的,整个一蔫苹果。"  相似文献   

11.
一生有过不少的梦想。上个世纪的 50年代,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的梦想。自我退休后领着孩子做个小买卖,还种着几亩责任田,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住上了新房子,装上了电灯电话,孩子们还配上了手机,有点事都  相似文献   

12.
一位心理学家到某幼儿园找老师。当时正值小朋友们自由活动,他们互相追逐,嬉戏打闹。这时有两个小朋友先是搂抱在一起,接着又一起摔在地板上来回翻滚。旁边七八个小朋友看见了,呼地拥了上去,一下子扑到这两个孩子的身上,你推我拥,又叫又嚷,显得十分兴奋,最后把压在最底下的小朋友弄哭了。老师听见哭声急忙赶来,看见这番情景,很生气地把孩子训斥了一顿,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6,(2)
正问:老公昨天意外地提早回家,脸色凝重,我还以为他身体不适,问后才得知他被裁员了。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我不知所措。老公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常坐在客厅里发呆,有时还对孩子发脾气,家里气氛骤变。我是基督徒,除了祈祷,我还能做什么?一姊妹:爱珍  相似文献   

14.
<正>儿子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我和老公也没多少教育孩子的经验。自从儿子回到我们身边,我们教育小孩的矛盾、纠葛便层出不穷,甚至"战争"不断。例如,每次小孩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孩子他爸就要给他买礼物作为奖励,但我觉得激励的关键是内在精神方面的奖励而不是物质,一旦形成物质奖励的怪圈,往往会将小孩原本内心寻求优秀的无形的动机变成外化的物质形式,变得非常功利。还譬如,在孩子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来到我和弟弟所在的城市,一个大包里,塞满了鸡蛋、蜂蜜、香菇等土特产;一个随身斜挎包里,仅带了几件当季的换洗衣服。弟弟接过她手中的包,瞄了一眼后,语带不满地问:"您老这是准备住两天就走吗?"弟妹快生产了,母亲是受弟弟之邀过来帮忙带孩子的。而母亲的行李,透着浓浓的走亲访友的气息,根本没有装下一颗长住的心。我想,母亲大概随后会以衣物没有带齐为借口,来达到可以随时回家看看的目的吧。  相似文献   

16.
正晚上九点,老公从外面应酬回来。听到门响,我连忙披衣出卧室问他:"今天酒喝得多吗?怎么回来的?有没有找代驾……"我一摞的问题接连抛出,把正在换鞋的老公一下子逗笑了,他说:"你能不能等我缓一下再问?"话是这么说,老公还是开始告诉我,今天他压根儿就没喝酒。应酬怎么可能不喝酒?我表示好奇。老公说:"今天陪的都是老客户,大家知根知底的,而且更深露寒的,家里都有老婆孩子等着呢,便提前说好以茶代酒,  相似文献   

17.
一天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苦难是我们奋进的动力》,讲述的是一所中学的宏志班里发生的几件事。小小几件事仿佛把我带到了宏志班孩子们的身边,我的心灵震撼了,我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我的眼眶湿润了…… 不禁回想起我小时侯的一些事情。60年代初期,国家还不开放,物质没有现在那么丰富,老百姓手里也没有钱,而且大多数家庭有两个以上孩子。在那样的条件下,我们也曾经受过苦难。上学要走十几里山  相似文献   

18.
正新侨饭店,我以前已住过两次。1959年4月"政协"开会,我住过十几天。1961年十一月,"道协"开会,我在491号住过半个月。这次"政协"开会,我在256号,住了一个月,时间算是最长久了。本处服务员,很注意清洁卫生,每天必做。言语态度,也很和气。对于老年客人,更是照顾周到。每日三餐都拿到房里来吃。有时还自动的为老年客人擦背。这样服务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我今日准  相似文献   

19.
正好朋友的老公要出差一个月,孩子住校,我想她一个人在家肯定很寂寞,下班后请她吃饭,吃完饭在我家玩儿。她狡黠一笑:"谁说只有我一个?"我大惊,难道她另有别情?她捶我一拳:"我要回家陪陪我自己。"自己陪自己?"对。"朋友说,平时我们都太忙了,上班不用说,下班还有各种事儿操心。应酬的饭局上,我们扮演各种角色;孩子面前,我们需要努力做个好家长;配偶  相似文献   

20.
午睡醒来,睁眼一看,室内一片狼籍。知道是小女所为,便训了她几句。睡眼惺忪的老公忙问怎么回事。我说:"看看咱孩子把家里整成了什么样子?简直像招了贼一样!"老公看了看凌乱不堪的家,慢悠悠地道:"什么招贼,简直是防贼妙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