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期,各地教会纷纷开展了以"教风"建设为主题的和谐教堂创建活动,旨进一步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和堂点的自身建设,保持创建和谐堂点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教会和谐健康发展. 基督教的"教风",反映基督徒尤其是教牧人员的思想、道德和灵性水平.因此,加强基督教教风建设,既是体现基督教价值和提升其社会见证的客观要求,也是基督教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必需.它既符合圣经的教导,也是众弟兄姊妹的企盼.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和基层堂点的自身建设,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加强教风建设则是加强教会团体和堂点自身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温州城西堂     
吴圣理 《天风》2009,(1):49-49
为庆祝浙江省温州市基督教城西教会创建130周年暨城西堂重建110周年,回顾城西堂百年多的蒙恩历程,感谢永生上帝的鸿恩,2008年12月19日,城西堂举行隆重的感恩礼拜和庆祝典礼,通过缅怀先辈们为教会作出的贡献。激励同工同道坚定三自爱国立场,传扬福音,服务社会,荣神益人,为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本期的史卷拂尘介绍温州基督教城西堂的简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津中林 《天风》2007,(18):42-44
几年前就曾看到过有关善恩园的报道,也风闻它有基督教的背景。前一段时间到福州市郊的永生堂做礼拜,无意中得知,善恩园的创办人、法人代表及园长正是该堂的负责人林仕丹传道。或许源于自己对基督教慈善  相似文献   

4.
赵慧利 《天风》2022,(6):21-22
郑州市基督教圣乐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基督教两会,其前身是郑州市基督教两会下辖各堂点组成的联合诗班,当时有正式成员60多人,预备成员50多人.同年11月17日,合唱团正式加入河南省合唱协会,标志着合唱团从教内走向社会,以音乐为纽带在教会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合唱团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加强自我管理,制定了《合唱团章程》等规章制度,严把成员"入口关",把爱国爱教、遵纪守法、荣神益人放在吸纳成员的重要位置.合唱团的"联合"特质,体现了中国基督教的"后宗派"特点,对于巩固联合礼拜的局面、推动教会的合一具有示范性作用.可以说,合唱团的诞生,本身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结晶.  相似文献   

5.
姚宝山 《中国宗教》2022,(10):82-83
南昌市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在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之路上,在江西具有“勇争先、作示范”的作用。以南昌基督教志道堂为例,自1982年恢复开放,志道堂积极探索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弘扬正信正行,带领广大教牧同工和信教群众走三自爱国道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特别是近年来,志道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爱教、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实践探索基督教中国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基督教深圳堂:高举爱国旗帜,坚持三自道路;建立健全制度,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爱人如己",积极服务社会;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对信众的引导能力。在祖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市,有一座基督教堂——基督教深圳堂。它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福田区梅林片区,其建筑线条明快、造型新颖、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很多人因其地理位置而将之称为"梅林堂"。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是一个差传的宗教。基督教向外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无疑是已经西方化的基督教形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一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一直被许多人看为"洋教"。尽管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毋容讳言,今天中国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神学上)仍然是西方基督教形态在中国的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迫的。本文仅尝试从基督教与中国处境、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三自"、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加以探讨。文章认为,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信仰阐释、信仰实践、教会礼仪、教规教制等在中国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中国基督教的自我、在独特的处境中见征基督。  相似文献   

8.
谢志斌 《世界宗教研究》2012,(1):109-117,194
本文探究汉语基督教伦理研究的基本思路问题,特别关注具体处境中基督教价值的公共意义问题,论文包括:第一部分,考察1980年以来汉语基督教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体上看,其中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基本伦理概念(比如人性、爱的观念)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关观念进行比照的研究,二是实践和具体社会处境的角度,包括从基督教角度对于中国基督徒的道德生活以及全球和本土范围的社会公共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依据相关的基督教伦理研究成果,参照中国思想资源和当代社会的道德议题,反思汉语基督教研究的处境性问题并寻求重新阐释某些基督教教义的可能性.研究采用基督教伦理研究中的实在的和处境化的进路,将之放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并考虑到其具体和当下的条件来展开对基督教伦理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陈郅 《天风》2009,(3):23-25
改革开放30年的日新月异使中国社会的各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基督教得到空前的发展.自1980年湖南省长沙市基督教城北堂率先重新开放后,湖南教会依托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高举"三自爱国"旗帜,从荒芜走向繁荣,从沉寂走向复兴,迎来了湖南基督教欣欣向荣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到目前全省有基督徒约30万,堂点1200多个,教牧人员730人,其中牧师60人,长老7人,教师159人,执事19人,传道员485人.  相似文献   

10.
陈伟 《天风》2018,(9):34-35
如何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教会文艺的中国化是可行之路。杭州思澄堂近年来尝试将民乐、戏剧、民族服饰引入教会崇拜生活,深受信徒喜爱2018年6月《天风》"众议苑"栏目的议题是"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刊登了来自教会的牧者同工及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家纷纷就"基督教文艺中国化"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方向、思路等。笔者看了颇有感受。基督教中国化是当下中国基督教界的主旋律。从国家层面到基督教全国两会、各省市基督教两会,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研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黄招萍牧师说:教会既有宗教使命,也有社会责任。上帝的仆人要尽公民责任,全力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积极贡献,使基督教会显出时代的荣耀,体现应有的社会承担。黄招萍牧师,广东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基督教协和堂(以下简称"协和堂")主任牧师、基督教路迦颐养院法人。多年来,她团结带领协和堂的教牧人员和信教群众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圣经的教导融入新时期的教会工作中,做了许多荣神益人的实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协和堂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广东省宗教  相似文献   

12.
正为在"三自"原则下办好主的教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教会管理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历史上,基督教曾于唐代、元代、明末清初及鸦片战争后的近现代先后四入中国,从"大秦景教""也里可温"到天主教各修会再到新教各差会的到来,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一个基本特征——处境化。时至今日,基督教处境化已成为全体信徒的共识,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13.
张耀法 《天风》2022,(2):15-17
杭州基督教鼓楼堂建立于1885年,1931年改建为中国宫殿式教堂,2002年易地重建.由于其在吴山脚下,鼓楼之旁,故名鼓楼堂.周边有胡雪岩故居,河坊街、南宋御街等著名景点,是市内最重要的景区之一.近年来,鼓楼堂紧紧围绕"五个认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法规政策,积极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进程,持续提升教牧同工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3,(2):70-71
1.河南省周口市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在2012年年终的一场大雪到来之际,探访、慰问老年信徒,为他们送上了小礼物和节日的问候。2.2013年1月13日,由中国基督教两会主办、江西省基督教两会协办的"甘露爱心助学在行动"活动,在江西省基督教恩典堂举  相似文献   

15.
基督宗教在中国长达1300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华文明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开创了一条"中国化"道路。从建筑到教义、从事工到文化,莆田堂都力求实现基督教的中国特色。一基督教莆田堂原名天道堂,属于卫理公会宗派,为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总堂。基督教卫理公会于1864年传入福建兴化地区。此前一年,莆田南日岛草湖村村民林振珍前往福州探亲,路过卫理公会福州小  相似文献   

16.
赵紫宸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在基督教理论架构上有所建树的基督教思想家.他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实,诠释基督教思想,并试图通过这种诠释为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心理、社会和文化的根基;他是中国最早尝试创立"基督教哲学"思想体系的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位提出建构"中国的系统神学"、并进行初步尝试的基督教思想家;他撰写了国人第一部宗教哲学方面的著作,第一部关于耶稣的详尽的传记.他在西方基督教思想界也享有较高声望,被誉为"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信仰的首席学者"、"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  相似文献   

17.
赵卫红 《天风》2009,(1):30-31
湖北省基督教感恩堂是湖北省基督教的中心堂.感恩堂也是中南神学院的实习堂。每年湖北省基督教的大型会议以及教会圣事在此举行.每日中南神学院学生的早、晚祷也在此进行。湖北省基督教感恩堂在湖北省基督教两会的领导下.积极引导信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方针.积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在教内外都有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唐晓峰  茹雪 《天风》2015,(4):26-27
历史经验说明,基督教在中国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自1807年马礼逊入华算起,基督教传入中国已逾200年。如果单从今天基督教信徒数量的增长看,似乎基督教在华200年的传教历程还是"辉煌"的。但若从其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融入、融合,乃至认同、参与程度来考量,其离"成功"还有一定距离,即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是孔子故邻,复圣故里,儒学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基督教奇恩堂位于美丽的宁阳县洸河岸边,八仙桥文化街中段。近年来,奇恩堂牢牢把握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深入开展“四进”活动,坚定不移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基督教,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20.
"原罪"释疑     
高喆 《宗教学研究》2005,2(3):156-158
在基督教教义中,"罪"和"原罪"的思想在中国历来是被误解较多的两个概念.中国文化的语境下,"罪"是与对法律的违反和道德上的"恶"紧密关联在一起的,这样的理解与基督教对"罪"的理解有很大的距离.也正因如此,中国人对"原罪"的理解则更为困难.本文试图借助基督教思想史上对"罪"和"原罪"问题的一些很有价值的论述,对基督教语境下"罪"和"原罪"的含义进行辨析,以区分它们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对"罪"的理解之不同,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国人对基督教所讲的"罪",特别是"原罪"的普遍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