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和类型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契约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在深层水平上,契约表现为员工和组织所持信念的独特组合,这就是心理契约。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首先对西方实证研究中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类型进行分析,然后对心理契约的时代特点加以阐述,最后对西方心理契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心理契约研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琳  刘泽文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96-1304
心理契约破坏是指在雇佣关系中员工对组织未能履行的责任或承诺的认知评价。本文从概念上区分了心理契约破坏与心理契约违背, 然后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两方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并对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存在的不足进行评述, 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1)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 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的心理契约量表; (2)从组织-员工双向视角考察心理契约破坏对双方影响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琛 《心理科学》2007,30(2):458-461
本研究在对159名在职人员的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心理契约的内容,并对心理契约实际履行情况带来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心理契约履行水平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要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应该最大程度地履行员工的心理契约。这反映了员工与组织之间互惠交换关系的本质。另外,不同内容的心理契约履行带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及其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关系的心理纽带,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类型出发,探讨其在工作中的动态形成过程。从一种隐藏的心理关系上把握员工的心态变化,以探讨心理契约的满足和违背对工作满意度都产生的影响。建立和谐的心理契约是增强凝聚力、建立良好雇佣关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契约作为组织中一种非标准化的工作安排,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其对契约获得者的积极效应,相对忽视了对未获得者的消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公平理论,探讨了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结果发现:同事个性化契约会引发员工的工作退缩行为,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员工与组织间较高的社会交换关系会削弱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庆燕  石金涛 《心理科学》2007,30(2):311-315
本文从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新员工进入企业组织后的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契约预期、心理契约执行与心理契约违背三方面的变化。样本为382名进入企业组织的一年半以内的新员工。结果验证,心理契约在我国具有不同程度的短期动态变化的特性,具体情况因心理契约的预期、执行和违背的各维度而有所不同。同时,新员工早期工作经验与心理契约执行中的交易性义务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破坏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契约破坏(psychologicalcontractbreach)是雇员对于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中承诺责任的主观感知。文章阐述了心理契约破坏的概念界定、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过程中的相关权变因素(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应着重以下几方面:(1)心理契约破坏的心理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2)跨文化比较研究;(3)个体间差异的研究;(4)研究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人才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庄 《心理科学》2006,29(6):1428-1430
人才派遣新型就业用工形式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人才派遣员工规模不断扩大,人才派遣员工管理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人才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意义,以及树立新的组织心理契约管理观念、重视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管理和过程管理、重视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差异化、探索对派遣员工的有效激励模式和规范人才派遣机构的管理行为和用人单位的使用行为等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   总被引:89,自引:2,他引:87  
用所研制的心理契约问卷,先后通过6家和4家两个企业员工样本共1088名被试的调查,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进行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由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因素构成。两因素结构的结果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构成、内容和含义及其与西方研究结果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组织中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什么是心理契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纸契约就能完全包含的 ,而且由于环境、组织和个体的动态变化 ,雇佣关系也不可能全部通过契约加以明确规范。然而企业和员工却常常能找到决策的依据 ,并且各自行为常常具有相互可预测的特点 ,如同有一纸契约在加以规范 ,这就是心理契约。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Argyris、Schein、Kotter等都对心理契约下了定义。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E H Schein对心理契约下的定义是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 ,并满足之 ;而每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 ,因为他们相信…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nature of work and the contexts in which firms operate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any decades since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PCs) at work began in earnest. These changes have altered the contours of the traditional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 and are key motivators of this Special Issue. We seek to chart new directions for PC research over the next decade by widening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lenses used to explore PC processes. In the introductory editorial we briefly outline the PC construct, overview the collected papers, and discuss the next exciting wave of PC research (exploring PC dynamics, PC counterparties, and the PC context) inspired by this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prompting to achieve a faster reading rate on the reading performance of 100 Israeli first-grade students from lower- and middle-class backgrounds. In both group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decoding skills improved under the fast-pace condition. However, the children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showed the greatest degree of overall improvement. Having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at self-pace, disadvantaged pupils nearly attained the level demonstrated by advantaged children when reading at the faster pace. The enhanced reading skills exhibited under accelerated speed are explained.  相似文献   

13.
国外心理契约破坏及结果变量与调节变量: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晶  崔丽娟 《心理科学》2011,34(2):429-434
心理契约破坏是个体对组织未能履行其在心理契约中应承担责任的认知评价。文章首先结合以往研究探讨了心理契约破坏与相应结果变量的关系,然后探讨了调节变量的作用,最后从被试群体、研究方法及理论模型的构建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C) describes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mises and obligations exchanged by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al agents in an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While it has typically been assumed that each employee establishes the PC with a single agent (i.e., the organization), it seems more realistic to treat PCs as multi-focused, involving various organizational agents. I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41 professors employed at two public universities in Spain, we investigate the organizational agent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Cs, the mutual promises and obligations made by each party and the degree of PC fulfilment. Our findings reveal the multiplicity of organizational source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Cs and the complications that arise owing to multiple dependence.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discuss the need for a deeper examination of PCs from a multi-foci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more fully understand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PC.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概念、理论模型以及最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文章简要回顾了组织行为学中有关心理契约的系列研究,包括概念的提出,理论模型,分类及测量,探讨了该领域的主要理论体系及分歧、论辩焦点,对在新经济背景下心理契约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及相关研究做了阐述,并在最后对该领域理论发展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