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08个瓶子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周明是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最有权威的专家之一,他的许多研究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奠定了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权成。在他的发明中,最奇怪的一项是他发明了中日翻译软件,说是最奇怪的一项发明是因为他完全不懂得日语,竟然发明了中日翻译软件,这也被称为微软的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2.
舍之在胖     
一家英国报纸举办比赛,为下述的难题征求答案:三个名人搭乘一个气球,三人都对人类立过不朽之功。其中一人在医药上有过重大贡献,第二人发明过青春液,第三个是一位出名的核子物理学家。气球遇到风暴,要把一个推下去,气球才能安全。问题是三人之中究竟应该牺牲哪一个。 该报收到了许多长篇大论,说明每一个人的丰功伟绩。然而评判员把头奖给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推下去。” 舍之在胖  相似文献   

3.
与众不同独成一家人之可贵,在于他有思想,有一个充满各种各样想法的头脑。思想的源泉,不外乎两个方面:外部的与内部的。外部,是大自然、是万物世界、是生活、是人际交往……内部,即对自身的反复提拣,从直觉感受到发明创造。人与人的差异,最大的就是思想,有没有发现的意识。发明者与创造者,他们的思想每时每刻都在破译外界的密码以及自身的密码。失去了思想,我们将一事无成。发明家就像他所发明的东西一样,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他的思想表现为强烈的个性特征,即与众不同,独成一家。比如:凯特林不喜欢用曲柄开动汽车,于是发明了…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都注意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但往往又过多地强调道德说教,就连教材也没完全从这种模式中解放出来。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学生连获得真理的情绪都没有,又何来发明、重建?  相似文献   

5.
笑对无奈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着许多自己搬不掉的无奈之山,与其在不可逾越的无奈山前伤心叹息,或者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之中痛苦心碎,倒不如把它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以成就自己生命的美丽……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使自己的许多发明,尽可能多的变成服务于人类的产品,晚年的时候,他用尽自己的全部积蓄,终于建起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工厂。在自己的工厂里,他可以在生产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发明和创造。然而,不幸的事情却发生了:一场大火正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工厂。当爱迪生驱车来到现场看到根本就无法控制的火势,许多人都在担心老人是否能…  相似文献   

6.
做比说重要     
如果你想说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行动比用语言更有力。有很多时候,你想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获得自信,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别人不认可,你也一样还是你。坚定做一个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想做最能做的事情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别人怎么看,随他。  相似文献   

7.
正在十九世纪的科学家当中,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当仁不让是最有成就的一位。就像牛顿开辟经典力学一样,他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一生研究疫苗,发明疫苗,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是世人公认的"疫苗之王",更可贵的是,他从不把发明占为己有,更不屑借此谋利。巴斯德从小就聪明、爱动脑子、爱提问题。他醉心于做各种化学实验,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下面的10种方法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一、视自己为创造天才 激发创造力最大的绊脚石,是深信自己缺乏创造力。很多人有此观念,完全源自父母、师长错误的灌输。他们认为创造力是不可企及之物,创造是发明家的事。其实,创造力是每个智力正常人的本能,这种本能受好奇心的驱使,使人对新事物产生特有的敏感,热衷探索,采取行动。发明家诺兰·不希奈发明电视游乐器,只是个很平常的联想,经他一结合,变成了价值一亿美元的点子。二、倾听自己的潜意识 当意识进入…  相似文献   

9.
《中国儒教史》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北朝以来儒教与佛、道二教并称为三教。这三教都具有辅助王化、整齐民心的社会功能,都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远在春秋以前,中国早有自己的传统宗教信仰,尚未有固定的名称。儒教的名称是后起的。中华民族自从开始在黄河、长江流域活动之日起,就产生了自己的宗教。这种宗教以部落神、氏族英雄人物为崇拜对象。相传黄帝是发明舟车、宫室、衣服等器物制造的神,还创制了文字。炎帝、神农发明种植、医药,伏羲发明家畜驯化,燧人发明用火,他们是人,也是神。中国古代民族信仰,往往是氏族领袖死后为神,受到本族祀奉,带有氏族、宗族的印…  相似文献   

10.
犹太裔心理学家法兰柯原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他相信一个人的本性在幼年时已经定型,且会左右人的一生。在纳粹的种族灭绝行动中,家人都死于纳粹的魔掌,他自己被关入集中营,每天遭受严刑拷打,情绪极端消沉。一天夜里,当他站在牢房中,忽然意识到一种全新感受:纳粹可以限制他身体的自由,但限制不了他思想的自由,纳粹可以摧残他的身体,但对伤害的反应选择权在他手中,他的思想和情绪可以超越痛苦的现实,选择最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打击法西斯的反应,他把  相似文献   

11.
在情字这条道路上,有些人浑身散发魅力,处处有爱慕者和知心的人围绕;有些人不知怎么的,长相和学识人品都不差,在人群中却是最不显眼的一个,既引不起别人的注意,更别提获得异性的青睐。要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并不难,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且有勇气表达自己,关怀别人,一定可以获得异性爱慕的眼神。要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就要从“相信自己的魅力”做起,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即是魅力的所在。找出自己的优点,好好地善用它,自然别人也会相信自己是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相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他说他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约翰有些丧气,他问:“善良有些什么特征?”培根告诉他,譬如,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14.
正谁能抓住机遇出现的前兆,预测市场未来的变化,谁就将是最大的赢家。这种预见能力就是眼光。创业,你可以没有资金,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眼光。眼光,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有一次,约翰·甘布士所在地区经济陷入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金可以买到100双袜子了。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都以为他疯了,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  相似文献   

15.
正在摄影界,有这样一个人,他总是拿着相机,拼着命在最危险、最没人敢去的地方,将一个又一个沉重的社会焦点问题摆在公众面前。他就是被人们称为"东方唐吉诃德"的卢广。小时候的卢广生活很困苦,因为没有学历,他只能做木工、水泥工这些体力活。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一生都要为生计奔波  相似文献   

16.
奋斗     
奋斗是一个充满质感、厚度、韧性而又让人感到肃然起敬的词语,它的内涵丰富、内蕴深刻,因为每一个人都能从“奋斗”二字中掂量出它沉甸甸的份量.因为每一人都知道,一旦他叉无反顾地选择了奋斗之路,那么,他就会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向着自己心中的麦加之地无所畏惧地向前、向前。凡是自喻或被他人称之为奋斗者的人,决不会是一个游戏人生、甘于命运和自安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17.
好运设计     
我想,倘有来世,我先要占住几项先天的优越: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譬如说一个人很笨,这该怨他自己吗?然而由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却完全要由他自己负责——饱受了轻蔑终也不知这事到底该怨谁。再譬如说,一个人生来就丑,相当丑,再怎么想办法去美容都无济于事。这难道是他的错误是他的罪过吗?不是。  相似文献   

18.
天使的回答     
健康、爱、快乐、幸福、财富、荣誉、声望、智慧以及成功,这些无疑都是一些美好的“东西”,是世人孜孜以求的。可以说,没有人不渴望能拥有它们。就有一个人,想健康、爱、快乐、幸福和财富……都快想疯了。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进了一家新开张的商店,更令他欣喜若狂的是、柜台后面站的竟然是一个天使!  相似文献   

19.
魔鬼思维     
花瓶这是一种容器,通常是用来观看花朵凋谢的。熟人一个和我们的关系好到可以从他那里借钱,但不能把钱借给他的人。演员试图作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的人。道歉做了错事之后所说的正确的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教育重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正处在一个鼓励每个人都拥有梦想的时代,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引入梦想这一理念,把自己梦想从事的职业以名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励学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便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我们最初的梦想无外乎是做一个成功的人,名片可以作为了解他的一个最便捷的渠道,名片设计能够在方寸之间体现创造力的价值,体现设计的诸多要素,而我的一堂名片设计课又再次触发了学生的心灵和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