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聪  焦鲁  孙逊  王瑞明 《心理学报》2016,48(5):472-481
语言转换情境是否影响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存在争议。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探讨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是否会有即时的影响, 以及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结果表明,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即时地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但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 同时说明了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属于3种不同的认知成分, 其内在作用机制不同。此外, 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说明了双语者的认知控制优势是双语者长期双语使用的结果, 为双语优势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何文广  陈宝国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15-1624
双语认知优势效应不仅在言语领域有所表现, 更主要的体现在以认知控制、注意选择、心理抑制能力为基础的非言语认知领域。影响该效应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二语言获得年龄和双语熟练程度是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 双语表征和产生机制是导致双语认知优势效应的语言学机制, 而以Broca语言区为核心的大脑前额叶则是其主要的神经基础。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双语认知优势效应产生的内在言语机制和神经基础, 还应当积极关注双语认知和个体情绪、人格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范小月  王瑞明  吴际  林哲婷 《心理科学》2012,35(6):1304-1308
使用面孔任务考察熟练中英双语者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在不同认知控制成分上的差异。被试为6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熟练中英双语者在抑制控制和转换上的反应时消耗量均显著小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但在反应抑制上的反应时消耗量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二语熟练程度越高,中英双语者的认知灵活性(转换)和抑制控制(干扰控制)能力就越强;但是二语熟练程度对反应抑制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测,二语学习能促进中英双语者的认知灵活性(转换)和抑制控制(干扰控制)能力,但是,二语学习对中英双语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认知控制在发散性思维中的作用是当前创造力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一致认为认知控制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工作记忆对个体在发散性思维中维持任务目标、提取和操作信息发挥重要作用; 抑制控制, 包括优势反应抑制、分心干扰抑制和对潜在相关信息的低抑制, 分别压制对常规观点的提取、确保对内在注意状态的维持和提供更多观念的组合, 进而促进个体的发散性思维表现。此外, 流体智力作为一种高级认知控制能力, 可通过增强策略使用的灵活性从而利于发散性思维。近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 发散性思维不同阶段需要执行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的动态协同加工。未来研究应澄清认知控制各子成分间的关系, 探讨认知控制影响发散性思维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如动机和情绪)的调节, 以及探索执行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的动态协作是否受到任务要求和个体差异(如人格和智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具有积极影响,一些理论认为音乐训练的广泛迁移效应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中介作用,但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至今仍存争议。研究将执行功能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子成分,并将抑制控制进一步细分为注意抑制和反应抑制,同时区分工作记忆中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两种认知过程。通过对比音乐组和控制组在执行功能各任务(Go/No-go, Stroop, AX-CPT, Task-switching)上的行为表现来系统考察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子成分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控制中的注意抑制和工作记忆中的主动性控制,对抑制控制中的反应抑制、工作记忆中的反应性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常欣  白鹤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17,(9):1469-1478
抑制控制、语言熟练度、任务相关因素和工作记忆容量是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抑制控制抑或语言熟练程度何者主要调节着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成为抑制控制模型和语言特异性选择模型争论的焦点。为此,未来研究需要在二语习得年龄与语言使用情景等因素是否影响双语者的控制机制、语言切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是否相同、语言切换代价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及其认知可塑性等领域予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执行功能是对目标指向活动进行信息整合和控制调节的一系列认知能力,在学前期发展迅速。研究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软件考察了210名3~6岁儿童(6组,组间年龄跨度6个月)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随年龄增长,3~6岁儿童执行功能呈上升趋势发展,4岁左右为抑制控制与认知灵活性的高速发展期;(2)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发展不同步,抑制控制最快,工作记忆最慢;(3)各子成分间呈中度正相关。结论:3~6岁执行功能能力发展迅速,但各子成分的发展进程并不一致;幼儿阶段执行功能测试的年龄分组最好精确到6个月。  相似文献   

8.
王元  李柯  盖笑松  曹逸飞 《心理学报》2020,52(10):1212-1223
本研究以基于即时反馈的Stop Signal范式为训练任务, 考察3周训练是否对青少年和成人的执行功能产生训练效应和迁移效应。发现青少年、成人实验组和积极控制组都出现了训练效应。两个实验组均产生了对反应抑制Go/No-go任务的迁移效应; 但只有青少年实验组出现了对干扰抑制Stroop任务的迁移效应。成人实验组和积极控制组都出现了对2-back任务的迁移效应; 但只有青少年实验组出现了在2-和3-back任务上的迁移效应。所有组别都未能出现对推理能力的迁移。研究证明从青春期到成年期, 基于即时反馈的反应抑制训练能够对执行功能产生训练和迁移效应, 但迁移仅限于抑制和工作记忆等基础成分, 无法改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恒  曹宇 《心理学报》2016,(4):343-351
采用同形异义词干扰任务考察第二语言水平对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和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语言抑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水平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较强,但低水平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与英语单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少量的双语经验不足以导致双语认知优势;(2)不同水平的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差异不显著。所以如此,与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不存在口语和手语的双语表征加工竞争有关。整个研究表明,双语认知优势效应与双语者的二语水平以及通道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0.
Stroop范式中不同语言条件下的双语优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Stroop范式探讨不同语言条件下的双语优势效应。方法:两个实验均为2(被试类型)x 3(色词一致性)的混合实验设计,被试为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结果:(1)L1条件下熟练双语者的Stroop效应量小于非熟练双语者,L2条件下无显著差异。(2)熟练双语者在两个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均小于非熟练双语者,L2条件下的易化效应量显著大于非熟练双语者。结论:(1)熟练双语者在L1条件下的抑制控制能力好于非熟练双语者,体现了"双语优势效应";(2)熟练双语者在Stroop干扰任务中可能比非熟练双语者具有更好的信息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来自双语的研究表明,双语者在抑制、转换、注意力维持等执行控制功能方面较之于单语者具有显著的认知优势效应。该效应是双语者对诸多语言亚成分协同控制的结果,还是对不同语音体系控制的结果,目前依然存在争论。本研究以单语单言儿童(仅会说汉语普通话)和单语双言儿童(同时会使用汉语普通话和泰州方言)为被试,通过线索-切换任务和语音Stroop任务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线索-切换任务上,两组儿童作业表现差异不显著;(2)在语音Stroop任务上,单语双言儿童具有显著的认知优势。据此,本研究认为双语认知优势的获得是个体对诸如句法、语义、正字法、语音、词素等多种语言亚成分协同控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反应控制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认为只有干扰当前目标的效应器会出现抑制效应。总结近年研究发现,在反应控制过程中,不仅干扰效应器出现了抑制效应,与任务无关的效应器和任务要求效应器均出现了抑制效应;与反应控制相关的抑制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涉及反应冲突的任务,而是广泛存在于涉及反应执行的任务,即整个运动系统在多个情境下呈现抑制的全局性。双加工模型认为对不同效应器的抑制由不同脑区控制,聚光灯模型则认为不同效应器的抑制源于同一个系统,后者与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归一化模型一致。反应控制中抑制效应的全局性特征有助于从协同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思考认知加工。同时,当前研究对抑制效应全局性出现的条件也存在一些争论。未来研究应区分不同效应器,结合计算模型阐明各效应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各效应器在运动皮层的计算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异常与心理精神疾病人群反应控制失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反应抑制是指抑制不符合当前需要的或不恰当行为反应的能力, 也是执行控制加工的重要成分。解释反应抑制的心理加工模型有两种: 反应与抑制相互独立的赛马模型和交互作用的赛马模型。近年来对反应抑制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 额叶-基底神经节系统内的超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可能共同负责对优势反应的抑制, 而额下回、辅助运动区/辅助运动前区和前部扣带回皮层等脑区可能是抑制控制的关键脑区; 反应抑制与反应选择、工作记忆和注意的神经加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它们的激活脑区既相互重叠, 又相互区别; 右背外侧前额皮层的激活可能反映与抑制任务相关的注意和工作记忆的加工。未来的研究需要将脑损伤、神经功能成像和经颅磁刺激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 进一步阐明上述脑区在反应抑制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刘雷  王蓉  沈海洲 《心理科学进展》2017,(11):1854-1864
尽管音乐训练影响许多认知加工,但这种广泛性影响背后的机制迄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者认为音乐训练的迁移效应可能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作用。本文将执行功能细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考察音乐训练对这三个成分的影响以及执行功能在音乐训练迁移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成分的影响有不同特点。同时,前额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在音乐训练影响执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关于执行功能在音乐训练迁移效应中的中介作用,目前研究还存在不一致的结果,未来研究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究了学龄前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祖孙依恋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祖孙依恋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对155名南昌市农村地区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及其父母亲和(外)祖父母进行研究,研究工具包括亲子依恋量表(Waters Attachment Q-sort Items)和执行功能任务组。结果表明:(1)学龄前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祖孙依恋、执行功能子成分抑制控制呈显著正相关,祖孙依恋与执行功能子成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2)祖孙依恋在亲子依恋对学龄前留守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抑制控制的影响之间存在调节效应;(3)祖孙依恋在亲子依恋对学龄前留守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影响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是可通过改善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质量来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焦江丽  刘毅  王勇慧 《心理科学》2012,35(5):1144-1148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熟练双语儿童“注意定向”成分中抑制控制的差异,及这一差异是否依赖于双语儿童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方法:采用IOR范式的行为实验。被试为平衡、未平衡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结果:SOA600ms时,三组被试均出现了IOR,平衡双语儿童与单语儿童的IOR效应量差异显著,其余被试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双语学习促进了平衡双语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2)双语学习对抑制控制能力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双语儿童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7.
语言转换是双语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抑制控制模型、语言特异性选择模型、任务设置惯性模型和序列难度效应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语言转换的认知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发现,语言转换与任务转换具有类似的神经机制,说明语言转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可能是相同的。抑制控制和语言熟练程度如何影响语言的转换,语言转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是否相同,一般领域的抑制机制是否可以迁移到语言转换领域等问题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晓红  周晓林  张伯全  崔玉华 《心理科学》2006,29(5):1203-1205,1236
使用内外源线索结合不同冲突水平的侧抑制任务,考察强迫症患者对分心刺激的抑制有无缺陷、注意定向对分心刺激的干扰效应有无调节作用及在何水平上发挥作用。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不同冲突水平的侧抑制任务均无明显反应抑制缺陷,可能与其注意威胁性信息等有关;集中注意在知觉冲突水平上对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反应冲突进行调节且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强迫症患者关注内容非空间定向有关。  相似文献   

19.
物质成瘾者具有明显的冲动性特征, 表现为难以戒断的成瘾物质使用。这种行为的产生除了抑制控制的问题外, 源于多个维度的驱动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低弱的抑制力无法抵挡驱力的作用, 出现不平衡状态, 形成难以控制的渴求下的强迫性用药或习惯性用药行为倾向。驱动力来源于多方面, 奖赏效应, 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S-R式相关线索反应以及感觉寻求等人格特质; 控制成分则包括了反应抑制与无法延迟满足的执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对听视跨通道不同工作记忆负载下偏差干扰效应的加工机制进行研究。当视觉线索50%时,比较有无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下偏差干扰效应,分析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发的差异波,结果发现:(1)存在工作记忆负载和偏差干扰效应;(2)有无工作记忆负载下差异波均出现明显的N1/MMN成分、NP3和RON成分;(3)差异波中N1/MMN成分的平均波幅和潜伏期均没有差异,NP3成分的平均波幅下降;RON成分在平均波幅上没有差异,潜伏期上有工作记忆负载下显著小于无工作记忆负载。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负载对偏差干扰调控过程的神经机制并不会因为无关信息与相关信息间冲突竞争增强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