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哲思     
山上与山下 一个人爬到山顶,两手叉腰,极目远眺,目空一切;俯身鸟瞰,万物皆小。人在巅峰,最风光,所以最得意。最得意者,最易忘形、疯狂、傲视一切,不知天大还是他大。岂不知。到了山顶,也就意味着下山。人生整个似一步一步上山,然后一步一步下山。可以说上山路就是下山路,向山上走一步就意味着向下山的路逼近一步,缩短一步,人终归还要回到山下。因此,当人处于生命顶峰即在金钱和权力的欲望极度膨胀时,要高度小心。  相似文献   

2.
王沐 《中国道教》1988,(1):59-61
山东崂山,山峰层叠,树木丛郁,濒临东海,自古传说是道教炼养胜地。而且古代山路崎岖,未加修治,传说有三个庙宇为下清宫、中清宫、上清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能登上上清宫的人,已达仙境。但上临危崖,不易攀登。所以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传说明朝有一个姓冯的人,武术最好,以保镖为业,奔走南北,享有盛誉,所到之处,没有敢和他交手的。平日不携武器,只手持两铁丸,百发百中,所以人们称他叫冯铁丸。  相似文献   

3.
心路随想     
每个人的一生都走过不少的路。只要是肯于步行的人,都会脚踏实地地经历过田间的泥泞小路,崎岖不平的荆棘山路,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但最难走的恐怕只有一条路,那条路就是我们信仰生活之路——基督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命运与绳索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迂事。  相似文献   

5.
我信主已十年之久,蒙主呼召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事奉。当我清楚主的呼召后,心中又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主终于使用我了。忧愁的是,这个小教会仅有10多个弟兄姊妹,又是山路,所以别的同工都不愿去那儿事奉。最使人发愁的,这个教会的肢体几乎都有病,并且几乎都是些老  相似文献   

6.
陈以平 《天风》1994,(4):11-11
福建省厦门基督教两会为办好教会,培养圣乐人才,提高唱诗班水平,特将鼓浪屿鸡山路5号两幢教产的楼房装修一新,作为开办圣乐培训班的场所。经过几个月的多疗筹备。  相似文献   

7.
春日融融,春苗勃发,祖国山河一派生机。辽宁省鞍山市民委和市清真寺管委会,为了加强对回族公墓地管理,采取护路育林、防止山路水土流失的措施,组织本市钢铁学院、师范专科学校等七所大专院校的回族大学生、教职员工和部分穆斯林120余人,  相似文献   

8.
槐花,麦饭     
正一个人,活在花事里。一群人,蜂拥而至,草木,不得安静。我喜欢,一个人,顺着山路,去听听风,去看看草木。探看一些花,是否活得安然。我所居住的陕北,除了苹果花是大规模生产外,其他的花,都是小门小户地过日子。这好像在一个名曰春花的村子里,突然有几户人家,是异姓人,姓桃,姓杏,或姓梨。或许,还有一种花,开在路上。是槐花。一个人,顺着光阴,去看一眼原生态的槐花。花,很野。树,也很野。在他乡,走着。听见陕北的婆姨,讨论槐花麦饭,只一句槐  相似文献   

9.
黄金和石头     
有两个似乎是逆反的故事。故事一:有位巴格达商人深夜在空旷无人的山路上行走。忽然一个神秘的声音对他说:“请弯下腰来,捡起路边的几颗石子,放在衣袋里,明天早上你将因此而获得欢乐和忧愁。”  相似文献   

10.
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  相似文献   

11.
三个传道人     
《天风》2020,(5)
正从前,三个传道人来到一个十分荒凉的教会,他们一到教会,便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在教会勤奋努力侍奉。他们三人一个很有讲道的恩赐,一个很有管理的才干,一个善于做信徒的探访和协调义工的工作,就这样三人以教会为家,不分彼此地工作。一年后,教会很快兴旺起来,他们三人也得到信徒的喜爱。正当教会走向兴旺的时候,三个传道人却开始相互评论谁为教会做的工最大,  相似文献   

12.
自目的论与责任论分析与重建儒家道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儒家的道德哲学定位:人、人生、人心、人性儒家的道德哲学是基于对人的了解而发生的,亦即基于对“人”的认识而产生对人的道德行为的认识。但什么是人的认识?要回答这个问题,吾人可以循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第一个方面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第二个方面是人在自我反省中的自我发现。第三个方面是人在天地宇宙中的地位。这三个方面也正好显示了人在社会、自我与宇宙反省中的价值。从先秦儒家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方面也正好形成一个儒家哲学发展的阶段。第一个方面是从社会为人定位。这可以《尚书》与《论语》两书的义理为代表;第二个方面是人的自觉和自我发现,这可以孟子为代表。第三个方面是人的发生根源,从宇宙本体为人定位。这可以《易传》、《中庸》为代表。当然,代表这三方面的儒家经典不一定应合历史发展的先后秩序,  相似文献   

13.
曹惠云 《天风》1996,(12):37-37
捧读《困扰农村教会的几个因素》(《天风》96年第10期)一文,心甚有感触。我处教会虽不富足,但比起文中所说的教会情况,可算得上是富足的:三里五村就有礼拜堂,沥青公路,水泥村路,根本没有“62岁的姊妹用自行车带着84岁的老人行程90里山路”去听道的情况。我处教会有牧师、有长老、有专职传道人,月月有圣餐,年年有施洗,县、乡经常办学习班,也没有文中的“全地区八。  相似文献   

14.
哲理诗一束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靠得是风的力童 因此它今后的命运 就只能由风来摆布 在秋天的庆功会上 果实沉双不语 叶子却喋喋不休 九 太阳把光和热 慷慨地赠予每个人 唯独 时躲在阴暗角落者例外 山路是一块磨石 磨砺着人们的脚板 也磨砺着人们的意志  相似文献   

15.
一条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缘于它锲而不舍地挖掘;一只大鹏,纵跨五岳,横绝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一线山路,尽管崎岖而又险恶,不畏艰险的人最终会抵达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而又宽阔,瞻前顾后的人也许会半途而返。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成功的奇迹,往往也会看到平庸的失败,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相似文献   

16.
仨生子艾克、约翰、福斯是三个一胎生的兄弟,现在已20岁了,但是长相还是相同,任何人看了都分辨不出谁是谁来,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三个人的性格却越来越不同了。一个人很诚实,是个讲真话的人;一个人爱说谎,是个讲假话的人;一个人很狡猾,是个有时讲真话有时又讲...  相似文献   

17.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相似文献   

18.
有三个泥瓦工,按定额每人每天要砌500块砖。第一个人每天砌够500块砖后就万事大吉,回家休息去了;第二个人每天砌够500块砖后,还在琢磨如何把砖砌得更快、更好、更精美、更省力;第三个人每天砌够500块砖后,不但琢磨把砖砌得更快、更好、更精美、更省力,而且还琢磨如何把房子盖好。10年后,第一个人仍是泥瓦工在砌砖;第二个人成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而第三个人则成了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9.
说话人分割与聚类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可以用于自动语音识别的说话人自适应;另一方面可用于说话人检索和富文本转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有效语音检测、说话人分割以及说话人聚类。本文主要就这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全面地介绍了各类算法。  相似文献   

20.
谒达摩洞     
几年前曾到过少·林寺,一直以较能几上摩洞为憾事。95年初秋有机会在嵩山住IJL天,算是了却了这个心愿。达摩洞在少林寺后的少主峰,高存约三里,尽是陡峭的山路,攀登不容易。相传南比朝时期,印度增入持提达摩渡海来到中国.在梁都建康(今南京)拜访梁武帝,因缘不契,所以流落到北朝都城洛阳一带,并予少林寺后的这个山洞内面壁坐禅达九年。当时达摩的洋法很难被人理解,接近他的人很少,只有慧可追随他,并于达摩洞前坚请求法,所断自己的臂膀表示决心。意可成为达摩传法弟子后,弘传达摩禅法,此后,禅宗不断发展兴盛,成为我国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