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的流行口号之一,就是"神学院校是整个宣教事业的冠冕"。如此说来,1949年前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为代表的一众具有大学及大学以上程度的神学高等学府,就是这顶"冠冕上的明珠"。如基督教传入中国一样,基督教神学教育中国化(此前也称本色化、本土化、处境化、在地化等)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其间有缓行期、加速期;也有停滞期、倒退期。神学教育中国化进程集中折射并且有力塑造了基督教中国化进程。神学教育中国化的研究,是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还对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中国化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圣理 《天风》2018,(5):36-37
本文拟从保罗的神学思想来谈谈基督教中国化的圣经和神学依据。保罗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入外邦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普世意义的基督教,这对我们中国的基督徒倡导基督教中国化,有什么启发呢?所谓基督教中国化,就是指基督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要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相适应,必须做到在政治上认同、在社会上适应、在文化上融合。  相似文献   

3.
李栋 《天风》2018,(9):32-33
几年前在"基督教中国化"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现今中国教会是否在中国化上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叫中国化?三自爱国运动进行了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在实现了"自治"和"自养"以后,我们又看到了自身讲台宣讲中的问题,即"自传"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脱节,于是自1998年底又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提出将"三自"落实到"三好"——这些不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吗?连学者都认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张,也就是基督教中国化最现实的神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2)
<正>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实现自治、自养、自传,是在基督教中国化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而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就在于从更深的层面,即思想、神学的层面来实现中国基督教的"自我"。今天,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教会要有新担当、新努力,具体来说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要立足中国处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社会都需要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吴兵 《天风》2023,(3):11-13
<正>基督福音传入中国后,便开始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的探索过程,绵延1300余年。在这条路上,有得有失,有兴有衰。时至今日,三自爱国的基督教会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眸历史,历史神学的叙述总会给我们以行路的启发和亮光。民国时期的王治心先生是一位独特而重要的人物。一本《中国基督教史纲》,不仅概述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还提出了在当时处境下一位中国基督教学者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今天,笔者即以《中国基督教史纲》为底本,管窥先贤的探索过程,为今天教会走中国化的道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岳清华 《天风》2018,(9):16-18
基督教牧养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具体实践,教会牧养是关乎信徒信仰与生活的大事,也是使教会有好的社会见证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教会牧养中实践中国化?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同工谈谈对此话题的看法(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中国化需要比较坚实的圣经神学根据。在现今的神学教育中,从源头上汲取《旧约》所启示的灵命信息,在神学院校和教会中积极发挥《旧约》的教育作用,助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试图从神学院旧约学科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旧约学科的课程设置与研究等层面,对这个论题作初步探讨:基督教中国化议题指引着圣经导读、旧约释经、旧约分卷、分类研究、旧约神学、旧约原文教学、旧约专题研究等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旧约各学科的教学又可以促进和加深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为基督教中国化提供扎实的圣经神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焦阳 《中国宗教》2023,(6):42-43
<正>应港澳基督教机构的邀请,由徐晓鸿、吴巍牧师担任团长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一行共24人,于2023年5月17日至24日在香港和澳门召开“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并与港澳教会、神学院和机构进行交流研讨。受新冠疫情影响,这次访问交流是中国基督教“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首次出访,也是在香港首次举办以“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23,(10):34-35
<正>广州市基督教两会(以下简称市两会)结合广州实际,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做到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踏出一串基督教中国化广州实践的铿锵脚步。一、设置研究课题,打造基督教中国化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11.
胡玉明 《天风》2023,(2):34-35
<正>从福音传入中国本土开始,基督教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和合本》圣经的出版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座里程碑,使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人能够直接面对上帝的言说,也给福音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三自爱国运动不断深入,神学思想建设初见成效,中国教会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教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面对文化处境,福音只有融入中华文化,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教会吸收中华文化进行管理和牧养,就会有更广阔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教会的牧养和管理一定要重视发挥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志华 《天风》2022,(3):13-15
编者按:牧养是教会事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最终必须落实到教会牧养中去。在后疫情时期,教会牧养如何把握时代处境、找准信徒需求,使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各地教会又有什么经验、成果与大家分享?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同工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远来  姚红岭 《天风》2012,(5):10-12
教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留给社会什么样的形象。基督教在唐、元、明时期曾几度来华,一度红红火火,但最终都黯然逝去,甚至我们依旧很难肯定,今天的基督教在中国,是否就已经扎根于中国文化?其背后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历史上三次基督教来华都未能在那严峻的冲击来临之前,在中国建立起能适应中国文化土壤的教会文化。或者说,他们徒有中国化的基督教,  相似文献   

14.
孙月 《天风》2018,(4):15-16
近来,中国基督教界时常谈论“圣乐中国化”的问题,既然其作为中国基督教音乐发展的核心观念被提出,就有必要思考一下它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为什么要提倡中国化?中国化的圣乐主要有哪些存在方式?如何去实践并实现圣乐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周勇 《天风》2019,(11)
正云南高度重视基督教工作,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稳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进程。积极引导基督教界与党同心同向。云南省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云南基督教神  相似文献   

16.
裴连山 《天风》2023,(1):12-15
<正>中国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要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神学思想的中国化作为基督教中国化的核心和灵魂,自然成为整个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回顾基督教前辈们的思想历程可以继往开来,对当下的基督教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唐卫民牧师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河南神学院院长会议通过的关于落实《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决议意义重大,指出了未来中国基督教的思想建设和工作方向,需要各地教会共同努力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基督教中国化,关键要在"化"字上下工夫,对圣经、教义中有关中国化的内容进行有效诠释,把我们的信仰化作实践,化为正能量,使福音能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沃土里生根成长;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循序渐进开展,不仅体现在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23,(6):40-41
<正>近年来,汕头市基督教“两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深入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化”字上下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细,扎实推进汕头基督教中国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2月《茶文化与基督教中国化》一书从文本、历史、文化、实践四个维度对推进当代基督教的中国化实践做了创新性的论证。在书中,作者对山东基督教在推进中国化进程中的内外挑战与瓶颈做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基督教入华的历史教训和近年来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等,发掘出以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为切入点思考基督教中国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作者:唐晓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版基督教作为一种具有异质文化色彩,且在当前中国拥有3800万庞大信众群体的信仰体系,其中国化的进程较早便受到学界关注。2013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主编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宗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及《基督教中国化研究》年刊陆续出版问世。"基督教中国化"概念一经提出,亦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