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学习与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它涉及到各种因素。或许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局限,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英语成绩、识记能力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认知因素,致使教学目标单一、片面化、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因素,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熊慧 《美与时代》2014,(9):76-76
儿童绘画是儿童内心的情感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儿童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评价儿童画的过程中依旧注重作品的本身,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通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情感性评价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促进儿童绘画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儿童在绘画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9,(4)
高扬理性与结构,贬抑情感,是现代政治理论的共同特征,西方学术界已经意识到此中偏颇而有"情感回归"之倾向。中国政治社会理论与经验中存在着一种情感互动,补充着西方的情感政治论述。相较于现代情感研究主要关注消极性情感与情感控制,传统中国的情治更多建基于积极性情感,建构出一套政治制度与社会规仪,具有普遍性的功能,形成了不同于现代理性化、结构化的政治合法性类型。作为理想类型概念,情感合法性回应了传统中国政治中大量的情感政治事实,将统治活动抽象为情感活动,即情感的体认、交流沟通与反馈。情感维度能够让我们体认出传统中国政治的特征,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中某些特定行为背后的象征意涵。尽管现代社会结构与自我观念使情感转向工具性与碎片化,消极性情感大行其道,但是,积极性情感及其政治社会建构仍然是人类群体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实施得好,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能得到较大提高。本文从情感教育的作用入手,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并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3):522-529
为纪念中国心理学会诞辰90周年,应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邀请,特撰文反映卢家楣及其团队在情感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概况。内容分以情感教学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和以情感教学理念为导向的应用性研究两部分。前者包括教学中的情感现象、教学中的情感作用、教学中的情绪调控、教学中的学习苦乐属性、教学中的情知基本矛盾等方面的相应研究;后者包括情感教学理念、情感教学现状、情感教学原则、情感教学策略、情感教学模式、情感教学目标和评价以及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的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初级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情感,并借助情感教育开展相应的素质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促使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在课堂当中应用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与"课文"对话,促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对此,研究以"情"动人、以"境"导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然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1.根据课堂需求,借助"情"与  相似文献   

7.
越是给熟人、领导、要人做手术,出现各种手术相关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其原因主要是医生受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标准,简化了术前准备,放宽了手术适应证,非理性地扩大了手术范围。解决方法:对待任何病人首先必须恪守法律和医疗规范,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达到医患共同自觉执行相关法律和规章,降低情感因素对手术决策的负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决策过程中的情与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越是给熟人、领导、要人做手术,出现各种手术相关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其原因主要是医生受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标准,简化了术前准备,放宽了手术适应证,非理性地扩大了手术范围.解决方法:对待任何病人首先必须恪守法律和医疗规范,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达到医患共同自觉执行相关法律和规章,降低情感因素对手术决策的负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作者及其团队近30年来在情感教学心理学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概况,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研究者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领域中对情感的忽视以及心理领域中对情感研究的薄弱之现状,谈对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起因;二是探索情感的分类、功能和发生机制,为情感教学心理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三是从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推进情感教学心理的一系列研究;四是从社会-心理的宏观层面和生理-心理的微观层面,拓展情感教学心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佛学情论思想系统而深刻,涵盖了情的生成论、情的类型论以及情的解脱论。在情的生成方面,佛学认为人类的情绪和情感是缘起而在的,是环境、生理、认知和行为等主观、客观条件因缘和合的产物;在情的类型方面,佛学以贪、嗔、痴为基点,对消极情绪和情感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关注了忿、恨、恼、疑、嫉等消极情绪和情感,为了对治消极情绪和情感,佛学还深入探讨了无贪、无嗔、无痴以及惭愧和四无量心等积极情绪与情感;在情的解脱方面,佛学以三法印为理论基础,以四谛为理论框架,以中道行为基本原则,以"戒、定、慧"三学为修行法门,以期用佛法的智慧化解消极情绪和情感,涵育积极情绪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深切感受作者在文中传递出来的情感,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机械的授课,缺乏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缺乏对事对人的爱,进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加强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临床共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是指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能认识、理解他人情感情绪的能力.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展大量关于共情临床应用的理论研究、实践调查和教育培训,结果显示临床共情的应用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康复和增进医生职业成就感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敏  熊洁 《美与时代》2007,29(6):124-127
创造英语教学意境美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美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通过揭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美、情感美、艺术美,以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统----这就是英语教学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对音乐课进行情感教学是发挥音乐的特点和作用的根本,是成功达到音乐课教学目的的途径,我从事音乐课教学多年,总结出音乐课情感教学"选、诵、游、唱"的四字做法。音乐课的情感教学必须有很好的情感教材。教师在教唱前,对歌词进行有表情的朗诵,吸引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进入歌词所描绘的境界,引导学生神游于歌曲的美丽境界,唱得感人,深情地唱,能够通过唱来感染学生,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15.
卢家楣  刘伟  贺雯 《心理科学》2007,30(6):1453-1456
构建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评价系统是教学心理学和教学实践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急迫需要。本研究在我们已提出的三维度四层次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情绪形容词检表方法尝试编制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问卷,以测量由课堂教学引发的学生情绪状态或情感体验,评价该课堂教学在朝向情感目标上的促进效果。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在7所中学的20个情感教学模式的现场教学实验中被用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促情效果的检验,证实其具有较好的鉴别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中学主修课程,也是母语课程。语文课始终围绕着一个“情”字,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培养中学生健康情感的任务。本论文围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展开研究,分析了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可能性;系统阐释了中学语文情感教学;从而提出培养中学生健康情感的策略,以求达到中学语文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决定的,而情感因素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真正把情感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就在于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一、重视情感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言三冬寒”。由此可见,一句话对人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情感是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情感的教育就是各学科开展之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思维勃发的阶段,若在此阶段能够合理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发掘情感则必定会对学生以后人生奠基完美的情感开端,因此,抓好情感教育成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文海  卢家楣  张庆 《心理科学》2011,34(4):834-838
青少年情绪调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但环境变量是如何通过个体内变量对情绪调节施加影响还不清楚,我们现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教师情感能力在青少年学生气质影响其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选取7-12年级1385名男女学生,和对应的36名班主任,分别施测学生问卷--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和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结果表明:在学生水平,认知重评与气质维度的努力控制和亲和性正相关,与激情负相关;抑制只和负性情感正相关。在教师水平,教师的情感管理减弱了激情和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而教师的情感沟通增加了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教师的情感管理增强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反而教师情感理解降低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因此,气质的不同维度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不同,教师情感能力的不同方面对这种影响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提示在开展情感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气质学生选择不同的情感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