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约翰·罗尔斯的"基本善"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之核心概念的内涵与特点出发,通过对两位思想家有关正义问题信息焦点的论辩,可以证明基本善作为人际比较的尺度面临诸多问题,最明显的是无法解决人际差异性问题.可行能力相对于基本善而言,能够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帮扶弱势群体、进行各种社会安排的比较等诸多问题上提供更为有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目的,最终是要解决我国所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从这一意义说,中国的现实发展应当始终成为我们理论研究的实际出发点。 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尽快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其他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或许是不成为问题的,但对我国,由于我们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现在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就不能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和研究。如果再考虑到我们是在无论思想准备或理论准备都并不很充足的条件下走进现代市场社会的,在强大的市场冲击波面前致使相当一部分人陷入无所适从、认识上出现混乱的状况,而如今,我们又有了一段市场的实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社会发展的理论角度对它进行一番反思就更加必要了。  相似文献   

3.
基本卫生保健是实现"人人健康"这一世界卫生组织目标的策略,其核心价值观是公平、以人为本、社区参与和自主决策.它促进综合、全面、连续、安全、有效的保健,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有机结合搭建了一个平台.我国应以该理念促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卫生保健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异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异化理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种种异化理论的思想根源,在特定意义上,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异化观点。但是,为了能够把握历史上不同形态的异化理论,必须对于异化的本质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比较具体的理解。因此,在正文之前,有必要简述一下本文关于异化本质的基本观点。 首先,异化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而不是人的自然本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根本方式,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期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指引,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宗教工作经验,完善涉及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探索宗教工作法治化路径,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在经历着从"大众色彩消费"到"分众色彩消费"的转变,个性化的色彩消费已经成为日益时尚的话题.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上升过程,因此,如何在"体验经济"时代为消费者提供色彩消费体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医患关系表现得相当复杂,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实践上的探索.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介入医患危机,将成为解决医患关系的"柔性支架",对缓解医患危机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亮才  杨育民 《学海》2001,(5):163-166
本文认为,我们以往所遵从的道德教化模式是制度化结构与精神价值系统严格"同构"的,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社会历史格局.要使我们能够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困惑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实现道德教化模式的转换,即实现制度化结构和精神价值系统在方法论层面上的相对"分立".  相似文献   

9.
以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唤起了我国在发展方面的觉醒。从发展哲学视角来看,四十年来我国"发展觉醒"具有"一个前提,两个基本维度"的逻辑结构性。所谓"一个前提",是指我们对"要不要发展"这一关键性、前提性问题的回答;所谓"两个基本维度",是指在已经解决或不断解决要不要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着重围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发展"这两个基本方面来从事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创造。在发展哲学的视阈内,由此可以引伸出针对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发展本体论、发展认识论、发展价值论和发展方法论等。这种分析,能使我们透过发展现象看到发展本质,使我们清晰把握四十年来我国发展的"逻辑历程"。  相似文献   

10.
《原道》2015,(4)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复兴一直是一个让国人充满忧虑和希望的主题,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进行社会建设。民族复兴的主题为何以及如何在百余年来的历史时空中已经并且继续深入而广泛地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回望历史。20世纪初期,老大中国面临着民族与文化层面的双重危机,国人希望通过社会革命与文化运动的方式纾解时难。"辛亥革命"确立共和体制是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