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类型及特点,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被试选自某市5所监狱,共83名服刑人员。结果:(1)服刑人员的希望主要分为六类:早日回家、监狱生活的改善、身体健康、出监后生活的好、国家强大与司法公正、其他;(2)不同刑期和不同服刑阶段的服刑人员希望类型有所差异。结论:(1)服刑人员的希望对结果的期待较多而实现的方式较单一;(2)增加实现希望的路径是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情绪状况的基础上,探讨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东省粤西某监狱筛选出刑满前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服刑人员,再用随机抽样法筛选出200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访谈20名服刑人员和10名管教警察。结果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显著高于常模,出监前焦虑与自信心、聪慧性、情绪稳定性、焦虑感显著正相关,并且自信心与情绪稳定性对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形成在统计学上具有预测意义。结论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较为普遍。帮助服刑人员塑造自信、稳定的健康人格.降低服刑人员的焦虑水平,是当前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38名大学生, 对其施测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抑郁问卷, 以探讨成人依恋关系、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社会支持和抑郁在依恋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2)依恋回避与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主观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 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抑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可以部分中介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困境儿童孤独、社交焦虑、抑郁和自尊的现状、特点、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而为困境儿童心理帮扶及救助提供依据。本研究使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重庆市17个区县1733名困境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抑郁、社交焦虑和自尊存在性别差异,抑郁、孤独、社交焦虑和自尊存在年龄差异;(2)孤独和社交焦虑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并显著预测抑郁,自尊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并显著预测抑郁。(3)困境儿童的自尊在孤独和抑郁之间,社交焦虑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困境儿童的孤独、社交焦虑既可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也可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尊对大学生失败后情绪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17名大二学生为被试,采用2×2两因素混合设计检验了自尊对大学生失败后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失败前还是失败后,低自尊组都比高自尊组有更多的抑郁、焦虑情绪;(2)无论高自尊组还是低自尊组,失败后都比失败前有更多的抑郁、焦虑反应;(3)自尊水平与情绪测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4)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在失败后的情绪变化幅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性服刑人员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对我国北京、天津、安徽、广东、广西、贵州和宁夏等省(市)的2103名女性服刑人员进行测试。结果:(1)女性服刑人员人格与普通人人格没有显著差异;(2)女性服刑人员的MMPI总得分已经接近临界值,未婚组、其他组的女性服刑人员在Pt因子的得分,以及其他组在Hy因子上的得分超过中国常模临界值;(3)不同的婚姻状况的女性服刑人员在Hs、Hy、Pd、Pt、Sc、Ma、Si七个因子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张向葵  田录梅 《心理学报》2005,37(2):241-245
以117名大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自尊对失败后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两种不良情绪反应的缓冲效应。结果发现:(1)无论何种情况下,高自尊组的被试其抑郁和焦虑反应都明显少于低自尊组;(2)失败程序成功诱导了被试的抑郁和焦虑反应;(3)失败后,自尊并没有立即或直接缓冲被试的抑郁和焦虑反应;(4)策略处理后,自尊显著缓冲了两种不良情绪反应,且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效果;但自尊水平与策略处理间的总体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200名不同调节定向的大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调查以探索长期自我调节失败与抑郁和焦虑症状及两者共存的关系。结果发现:(1)促进定向组在抑郁、焦虑以及自我调节失败得分上低于预防定向组;(2)控制基线期抑郁和焦虑症状,促进和预防定向系统的自我调节失败均可正向预测3个月后抑郁–焦虑症状共存;(3)抑郁症状的维持和发展与促进目标失败有关,焦虑症状的维持和发展与预防目标失败有关;(4)基线期抑郁不仅通过促进目标失败程度来维持和发展,还通过促进和预防目标失败程度来正向预测继发的焦虑;基线期焦虑不仅通过预防目标失败程度来维持和发展,还能正向预测继发的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寝室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92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寝室关系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有很高的相关;(2)阳性项目数在年级这个变量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抑郁、焦虑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且新生严重程度要高于二、三年级;(3)寝室关系状况对人际关系敏感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情境式自豪感问卷、青少年外显自尊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城市非贫困生为对照,对400名城市贫困生的自豪感、外显自尊与抑郁状态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城市贫困生随年龄的增长,自豪感和外显自尊呈下降趋势,抑郁状态受年龄的影响不显著。女生自豪感程度显著高于男生,外显自尊和抑郁状态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城市贫困生自豪感、外显自尊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贫困生自豪感与外显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状态呈显著负相关。整体自尊、学业自尊与人际自尊对自豪感的预测作用显著;(3)人口社会学变量中父母亲工作、文化水平、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对自豪感、外显自尊、抑郁状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行为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92名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1)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相关显著;(2)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之间差异显著;(3)网络成瘾与非成瘾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不同;(4)影响网络成瘾与非成瘾青少年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变量不同。结论:网络行为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南充市3所普通中学的50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考察其抑郁、焦虑的结构和发展特点。研究发现:(1)初中生的抑郁、焦虑都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抑郁包括无助与孤独感、绝望与无价值感、能力减退感、不良心境和生理症状五个维度,焦虑则包括担忧与过敏倾向、对人不安、恐惧倾向、生理症状四个因素;(2)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的总体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即随年龄的增长,其抑郁与焦虑的水平不断提高,初中二年级是重要的转折期。(3)初中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状况,探讨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状况与其早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服刑人员社会适应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2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水平较劳教人员差;(2)服刑人员的早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组有显著差异;(3)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常模组有显著差异,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组;(4)服刑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准备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5)不同类型的服刑人员,其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提高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水平,帮助服刑人员做好回归社会的心理准备,是预防和减少再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变化特点及其动态关系,本研究通过整群抽样法从5所北京市公立学校和1所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测查,追踪时回收有效数据680份.对前、后测均参加调查的680名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经过一年的城市适应,流动儿童整体的积极应对增多,消极应对减少,抑郁感下降,但社交焦虑水平无明显变化;(2)流动儿童个体在压力应对、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发展上均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年龄越小、来京时间越短、低年级及女生流动儿童群体的发展趋势更为良好;(3)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前测压力应对方式、抑郁感、社交焦虑均能显著预测后测相应变量的水平,前后测压力应对方式对抑郁感、社交焦虑均有即时预测作用,而前测抑郁感和社交焦虑对后测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延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188名男性服刑人员和155名对照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服刑人员在ITS量表中对父母信任因子、SSRS量表中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因子、EPQ量表中精神质P和掩饰性L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格特质P和N呈正相关,与人格特质E和L呈负相关,对照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N和主观支持相关显著,与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P对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显著。结论:男性服刑人员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少、对父母信任度低;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质P能调节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间的关系,高精神质男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对人际信任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与探讨某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普通毕业生进行比较,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毕业生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高校各类优秀毕业生108人,并对照普通毕业生80人,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优秀毕业生的抑郁、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毕业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毕业生;2.优秀毕业生的抑郁、焦虑、自尊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且不同自尊水平的优秀毕业生,其抑郁和焦虑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广义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社交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对465名大学生进行了间隔6个月的两次调查,以探索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抑郁显著正相关;(2)问题性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之间存在单向预测作用,即前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幸福感、社交焦虑、抑郁。并且这种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社交焦虑;对于女生,前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幸福感和抑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9.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况 ,探讨他们面临的艾滋病压力和家庭状况、周围环境、身体状况等对情绪的影响。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滋病压力量表作为测查工具 ,测查了 1 85名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 ,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和生理学指标信息。结果发现 :( 1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他们的焦虑程度不但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且显著高于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者 ,且 92 %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 ;( 2 )身体症状和情绪 /生存压力能够显著预测焦虑的程度 ,社会压力和情绪 /生存压力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的程度。因此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 ,症状和艾滋病压力是情绪障碍的有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5篇文献进行横断历史研究,这些文献都用SCL-90为研究工具,共计包含的中小学教师人数85574人;结果 115年来,中小学男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女教师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得分高于男教师(P0.01或P0.001),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则刚好相反(P0.001);210多年来,小学和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下降的速度明显高于小学教师。除躯体化因子外,中小学教师其余8个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318年来,城市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受年代因素影响较大,下降速度也快,叫农村教师而言。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异(P0.001)。结论 2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