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诚信思想无论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还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包括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要求,诚信是为政治国的基本原则。这些思想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缺失诚信思想的现象;其次剖析了大学生的诚信思想缺失的成因;最后重点讲了《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诚信缺失及高校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入手,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教育对策。期望本文对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文,是一种以约束为前提的人类自由。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源;诚信是组成人文精神的基本要素。人文奥运包括了对诚信道德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运动需要诚信作为道德支撑;奥运中出现的多方面诚信缺失现象,是对奥运精神的背离。北京奥运将人文奥运作为核心理念,反映了人们对奥运向人文精神回归的渴望,也反映了北京奥运对以诚信为道德基础的人文奥运的强烈期待。  相似文献   

4.
试论研究生德育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诚信危机已渗透到了学术研究领域 ,并对研究生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标举学术责任 ,确保学术诚信 ,是研究生德育的当务之急。为此 ,研究生德育必须 :坚守学术宽容 ,营造学术诚信的学术环境 ;强化学术引导 ,建立学术诚信的学术航标 ;优化制度约束机制 ,创设学术诚信的学术平台 ;培养研究生的道德自律 ,塑造学术诚信的学术人格。  相似文献   

5.
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出发 ,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种原因 ,并就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提出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一系列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等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内涵、动因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在新时期,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以诚信教育为新着力点,采取多种形式、途径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校园诚信文化的形成,培养出诚实守信、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政府诚信问题属于道德、政治和法律的交叉研究领域。在世俗现象层面我国政府大多做到了诚信,但也存在着不诚信的情况。道德、政治、法律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关联。正是这种相互关联,决定了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这三个维度探讨政府诚信的世俗实然到道德应然的适然之策,以克服政府行为中的不诚信现象,最终实现政府诚信的高层次提升。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石。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培养起健全的诚信人格,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网络社会交往是现实社会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网络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根源及其影响,指出治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群体自身的规范,还需要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领导学研究的新发展:诚信领导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诚信领导是一个全新的领导学构念,指的是一种把领导者的积极心理能力与高度发展的组织情境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过程。该文首先分别介绍了诚信领导的概念、特点及测量方法,并比较了诚信领导与其他类型领导的联系和区别;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了诚信领导在组织中的功效;最后指出该理论尽管强调了一些诸如情绪过程、领导者道德等以往领导理论所忽视的方面,但诚信领导的测量工具、诚信领导与组织结果之间的调节因素等问题仍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本研究分别采用内隐IAT范式、启动范式及现场实验三个行为实验考察中文语境下黑白隐喻对诚信的影响。结果发现:黑白与诚信存在显著的内隐语义联结,表现为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且这种隐喻联结稳定存在于具体的黑白情境中,即白色背景显著提高诚信选择,黑色背景下不诚信选择亦显著提高。而在真实体验的明暗感受中,与明环境相比,暗环境更容易导致被试的不诚信行为。本研究显示在中国文化群体中存在“白-诚信”、“黑-不诚信”隐喻联结,但是在明暗环境中,中国被试表现出“暗”促进不诚信行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诚信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新时代深入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价值理念能够促进形成公民道德生存发展的新样态,推动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化,激活中华传统诚信文化的有益成分,有机促进诚信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相互融合。进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进程中,对克服因诚信危机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传承中华传统诚信思想,弘扬诚信美德,构筑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价值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内涵也基本相近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根源 ,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诚信观各有长短 ,新型诚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 ,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吸取中国传统诚信观重自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诚信观重他律、重契约信任的合理因素 ,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人信用机制、加强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 ,打造“诚信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 (熟人 )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 ,强调的是伦理性 ;而西方法律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 ,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 ,体现了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治精神。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既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失灵问题 ,又有法律诚信的缺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传统伦理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索了中国文化中的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做出宣誓的动作后,是否会影响大学生被试的诚信感.结果发现:(1)被试看到做宣誓动作的人会更容易联想到这个人具有诚信的特质;(2)做出宣誓动作后的被试能够体验到更高的诚信感.结论: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无意识的自动化连结,做出宣誓的动作能够...  相似文献   

18.
作为义务的诚信以及诚信义务的豁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义务的诚信是将诚信看作超越功利的,不管对行为者及其相关人员有利与否,也不管行为主体愿意与否都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有复杂的原因,但将诚信仅仅作为手段来强调而忽视了义务层面的要求,并由此导致人们出于利益的追求而逃避诚信义务则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在全社会打造诚信,就必须树立诚信是必须被履行之义务的理念,并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履行诚信义务的习惯。当然,诚信义务的履行并不是无条件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因为更重要更迫切的其他义务的出现而豁免的。  相似文献   

19.
医患诚信问题探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近些年,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信用问题日益凸现,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医患诚信问题严重地挫伤了医患感情,医患间不信任情绪不断加深。关注和研究我国医患关系中的诚信伦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法律职业伦理的价值实现,离不开对法律职业人道德规范的约束,只有在明确了法律职业人职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法律职业伦理的价值。我国法律职业人道德规范确立的基本准则应为诚信和公正。诚信是最基本的起点,公正则为诚信的依归。在我国现阶段,确立诚信和公正的道德标准符合我国法律职业伦理制度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