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过去的一年,省民委(省宗教局)紧紧围绕全面实施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机关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监督保证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提高;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进一步完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2.
王韬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15-215
党的十八报告大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近年来,崇信县围绕农村发展工作大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农民的认知化程度较高的锦屏、黄花、柏树等乡镇建立了“党支部+产业协会”,“支部+基地+协会”等党群共富经济组织,较好地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贾佳 《美与时代》2013,(9):87-8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个科学论断和重要部署,给予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信心和希望、目标和动力、责任和使命,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必须抢抓这个重要机遇,着眼基层基础,着力求实求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在夯实基础上有新思路,在工作推进上有新举措,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切实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4.
苗大雷 《学海》2023,(4):145-156
本文将单位组织带入社会治理共同体研究中,对单位组织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系进行探讨,初步回答单位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的问题。研究表明,单位组织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主要遵循“政党引领社会”的内在逻辑,以党建引领这种新模式超越旧有的单位制党建模式,采取以党建促治理的实践路径,通过重塑党组织网络体系、发动党员参与、树立模范和塑造共同体意识等方式,发挥单位组织在完善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组织性与纪律性、宣传动员以及提升成员认同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单位组织的参与对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重视和发掘单位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挥它们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俊 《中国宗教》2022,(5):17-18
2021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深刻阐明了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是推进宗教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要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刘玉新  朱楠  陈晨  张建卫  王帅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122-2132
工作旺盛感是个体在工作中同时感受活力和学习一种心理状态。组织情境中领导、组织支持和公平、工作特征和同伴均影响工作旺盛感。基于特质激活和自我决定理论, 构建“组织情境影响工作旺盛感的心理机制”模型:“全景式”和“离散式”组织情境能直接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 或者先激活特质, 再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 进而影响工作旺盛感。未来应加强“全景式”组织情境及其中介机制研究, 开展个体和组织情境变量以及社会层和任务层等多层次整合研究, 并运用动态研究方法研究组织情境与工作旺盛感之间的联动变化规律, 预测工作旺盛感。  相似文献   

8.
齐鹏飞  肖丹 《学海》2023,(1):13-26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放眼“两个大局”、立足“两个全面”,秉持“六个坚持”基本原则,所明确提出的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港澳实践行稳致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和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涉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十年尤其是过去五年港澳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探索和创新所积淀和呈现的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梳理和阐释,对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新阶段的香港工作,对进入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方面稳中求进、力求突破新阶段的澳门工作,对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港澳地位、优势和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论述,标志着党对“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以及港澳治理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扎实推进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坚持以抓促管、以管促建,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着力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抓政治引领,管思想方向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宗教界认真组织开展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专题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我们党确立的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其中,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宗教工作的其它各项方针政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创造性地提炼出关于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九个必须”,其中第二个“必须”即“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这一“必须”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会,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2.
陈卫旗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7,30(4):979-98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了人与职务、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的效应,及“内部整合”与“人际预测”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与职务、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内部整合”对这种效应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人际预测”仅对“人-职务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效应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理解“人-环境匹配”对于员工工作态度的效应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国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入之际,中央统战部日前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这是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各项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责任伦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追求维度的完善,是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单纯地立足于对党性质的理论抽象,简单地推及“当然”的问题,向以实际的历史进程为参照,提出能与不能的“实然”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最具挑战性的新课题。它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各自的工作中,不仅要遵从意图伦理,更要遵循责任伦理而行事,其中包括事先顾及的责任与事后担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彭波 《美与时代》2013,(11):96-97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者,高校作为一种文化组织,管理学原理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同样适用。以下就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项基本管理职能做了初步的探讨,但在实践操作中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及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内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90多年历史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抵御和化解风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自觉把党自身建设与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亲组织”与“非伦理”双重特征,构建了一个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形成机制的交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均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两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还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个人-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亲组织”与“非伦理”双重特征,构建了一个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形成机制的交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均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两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还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个人-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过去,企业党建工作一直封闭在一个就党建抓党建的小循环中,与生产经营处于“两张皮”的状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高效益提供坚实的组织和思想保证。因而,就必须把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作为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使企业党的建设由就党建抓党建的小循环,纳入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大循环。具体要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中形成和确立的宗教治理制度体系,包括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制度、政府对宗教事务的治理制度、宗教组织自身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规范宗教关系、进行宗教治理的主要依据,其显著优势主要体现为:党对宗教工作之领导优势,宗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之主动优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宗教界的主动适应之互动优势;其发展完善主要聚焦在: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健全积极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宗教组织内部建设;其现代化转型主要落脚于:宗教与现代化具有兼容性,宗教治理制度与宗教治理效果具有统一性,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