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承认并尊重国家差异、实践特征更加明显以及更加注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主张就其本质来看是一致的,前者是实现后者的过渡性目标,后者是践行前者的总体价值导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联合的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经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亦将在世界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逐渐取代狭隘的民族和区域意识,成为实现自由人的和谐、自由、整体性发展的真正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伊始,伴随全球各类重大风险的不断蔓延,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以个人权利为出发点,以民族国家为机构建制的西方国际政治体系,在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中华民族应站在人类文明的道德制高点上,用本民族传统的国际政治伦理智慧,在重塑世界秩序中建构起人类命运的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和”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要有“文明依托”。一、关于“文明依托”纵览世界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仅是经济繁荣,必有一定的文化、文明为其依托。而宗教文化在构成这种文化、文明依托上,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的盛唐以儒释道文化、文明为依托。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文化、文明为依托。近代西方之所以强大,除了经济、政治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西方的大众文化中往往有一个全民的宗教(基督教)作为其联络民众情感精神的核心。因此,康有为曾主张,中国要…  相似文献   

4.
在康有为的人性论中,《孟子微》具有独特价值。《孟子微》中的人性思想成熟而深入,并包含对性善论的三维阐释:一是在三世说的视野中将性善称为“太平之基”,二是在人类品性的差等视野中把性善视为“为上根人语”,三是在生命个体的构造视野中认性善为“以魂统魄”。康有为还创造性地以“性善”为“平世之法”,并将“平等”“民主”等现代政治观念与之凑泊。这种立足于儒家心性论而展开的现代性叙事,虽然“尽精微”不足,却在“致广大”的层面蕴示着儒学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滕尼斯较早根据人类群体生活结合状态的差异作了共同体与现代社会两种类型的划分。共同体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是持久和真正的具有道德性的共同生活。现代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性的展开以多种方式加剧了对逝去道德共同体的乡愁:眷恋其自然而然性、默然一致性、和睦性以及道德性等。同时现代社会也创造了道德共同体再建构的新形态:即业缘群体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共同体、日常生活意义上的社区地缘道德共同体、基于政治认同的民族国家道德共同体以及基于规避现代社会风险意义上的人类命运道德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民族凝聚力探索[台湾]中国统一联盟林书扬前言民族是人类的群体生活在进化过程的某一阶段上,经多项因素的成熟而达成的一种历史性共同体。有关民族的造因,虽也含有血缘、地缘等原属于自然条件者,更主要的,还是属于后天的历史社会因素群。需要留意的一点是,民族的原有自然因素,都已成为发展中的“扬弃因子”而被融解于后天“社会属性”之中,不再单独成为民族阶段特质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是属于生物学自然科学概念的“人种”、“种族”,与属于社会科学概念的“民族”之间的重大差别。民族的形成简单地说,民族最初乃以自然的血缘地缘团体为原始起点,因经济生产力的进步而扩大其结合范围(空间条件),并延续其历史时段(时间条件),到了具备一定内涵与特质的文化系统已然完成,成为群体成员之间普遍的心理状态与共识的基础,至此,一个“民族”於焉产生。在有关民族的诸项成因中,经济为一促成因素,而文化则为一成就因素。民族的促成因与成就因,乃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的共因关系,而不是各自单独存在的主因。一个自然共同体,固然非通过经济纽带的恒常促动,无由产生及培育文化,无由达成民族的存在层次。然而,一旦达成文化实体的民族层次后,即使丧失了有形的经济纽带的维系,基于历史的惯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而不同 构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和而不同,构建和谐世界,有着深厚的内蕴和巨大的张力,内容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探索、思考。人类世界,是一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构成的世界,和而不同则是引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相处进而“协和万邦”的普世原则。应该认识到,构建和谐世界,要靠全人类共同努力,长期奋斗,应该有各国都能认同,都能遵循的原则。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和为贵”思想理念,不失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8.
《原道》2010,(0)
<正>"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但至今学界对"民族"一词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就"中华"语境而言,从时间与属性来看,"汉族"、"华夏"、"炎黄子孙"、"少数民族"等称谓都非现代性的民族用语,唯一能进人世界语境的是"中华民族"一词。"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外来民族的压迫和现代国家独立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政治共同体意识。时下,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政治生活中,乃至学界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文化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隽鸿飞  郭艳君 《学海》2001,(4):123-126
一“全球化”这一概念所指涉的是全球各地域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的态势。人们在谈论全球化的过程中 ,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在人类文明产生之时 ,不同的人类共同体是散居于世界的各个地区。而且由于生产的落后和地理的隔绝 ,不同的人类的共同体的生活基本上是封闭的 ,交往仅限于相临的共同体之间 ,而且其目的往往是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因此 ,马克思称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但随着生产的发展 ,人类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 ,交往的方式亦发生了变化 ,战争逐渐让位于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变化是具有决…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 ,不仅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 ,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着巨大影响。虽然现在谈论文化全球化还有点为时过早 ,但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以致文化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如何合理引导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这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一在我国 ,多年来关于民族文化的讨论主要是在“传统—现代”的框架中进行的。现在看来 ,有必要将这一框架置入“全球化—民族化”这一更大的视野或框…  相似文献   

11.
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主导这一进程的伟大民族,堪称“世界历史民族”。引领人类的精神成长和思想进步,这是世界历史民族的理论使命。以“世纪”为尺度定位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跨越三个世纪,能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主干形态载入史册往往是世界历史民族的权利。一个理论冠名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策源地必须是世界历史民族,研究对象必定是世界伟大样本,理论成果必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进入新时代,标志中华民族上升为世界历史民族,中国具有绝对权利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纪元。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世界历史意义——在解码中国样本的过程中关注人类共同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开启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新向度,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承载影响世界的新使命。中国在全世界举起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意味着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特定历史阶段,担负起推动人类精神成长、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世界历史使命,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之再度青春化、中华民族之再度青春化。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较早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不过中共党内更多使用的是“民族解放”概念,其间在十年内战中曾激烈地批判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论,抗战时期则从正面有限地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建国前夕,毛泽东肯定了“复兴”的现实可能。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话语重新出现,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高频使用。习近平将其发展构建为内容丰富的“民族复兴中国梦”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构建既有现实基础和客观需要,也反映着话语构建者的主观意图。“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了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对接、民族话语和人民话语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民族文化素质关系到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而人文精神的建构则是民族文化素质至为重要的方面。因此,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值得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进行认真探讨。一民族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显现,是该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国民品性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反映。民族文化素质中的“文比”,如果从本质上概括,就是“人化”,即人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令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人类理性精神的外化和普遍化。这种“文化”,当然包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书本知识…  相似文献   

14.
华族舞蹈是华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也是华族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国家发展历程及民族组成,使得华族文化在该国拥有特殊的地位。发展华族舞蹈,作为巩固和发展新加坡华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增强新加坡华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强化文化根基,推行多元民族政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甘本以赤裸生命和例外状态为核心概念,建构了其生命政治哲学。阿甘本认为,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是,人的生命被政治化,人变成了神圣人,人的生命变成了赤裸生命。而这种赤裸生命所存身的空间就是例外状态,例外状态是现代政治治理的典范,而例外状态又以集中营为其典范。阿甘本的现代生命政治理论是对极权主义和现代政治的批判,它揭示了现代生命政治的困境,并试图用形式生命和共同体的建构来解决这一困境。面对阿甘本所提出的现代政治的困局,只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打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才是彻底解决生命政治提出的困局之路,也是通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共享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从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两者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共享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渊源和实践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与一致性。共享发展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路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共享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了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7.
赵德昊  周光辉 《学海》2024,(1):27-38+213-214
中华民族从自在实体向自觉实体的转化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形成根植于自身长期以来的观念与实践,成形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救亡图强的历史进程。在历史上,大一统观承受了王朝更迭、外来文化冲击和各民族融合引发的变革,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发展状态的重要文化和心理纽带。近代以来,由传统大一统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不可避免,以“天下大一统”为理想愿景的大一统观也经现代观念的重构,转变为追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现代统一性理念。从大一统观念下的自在共同体转化为统一性观念下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天下一统的文化愿景被重构为多元一体的身份意识,向内凝聚的政治结构被重构为集中领导的团结意识,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哲学被重构为文明发展的历史意识。以现代统一性观念为基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使中国能够在维系统一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郭台辉 《现代哲学》2007,(5):105-110
共同体主义是以批判自由主义而著称的一个政治哲学流派,而鲍曼却从经验层面质疑共同体主义本身的意义。共同体是安全和谐的象征,但被现代民族国家摧毁和置换之后,成为一种人们想象出来的安全感。当代社会对共同体的强烈向往是人们对自由与安全失衡的心理反应,是由于人们在民族国家衰微之后拥有更多的自由但却又陷入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中。共同体主义并不能解决自由主义面临的危机,二者都无法解除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人们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和知识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国民素质。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的发展.作为知识、科技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在变量”.教育的先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沈湘平 《哲学动态》2023,(1):13-24+126
在现代化过程中,关于“作为方法的亚洲”和“作为方法的中国”的讨论实质上是强调从“世界作为方法”到“世界作为目的”的转变,凸显了“非西方”世界的主体性及其建构。然而,无论是“以世界为方法”还是“以世界为目的”,在根本处都是存在无忧的。“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实质是“人类何去何从”,人类面临整体性生存危机,亟需我们转向“人类”的叙事。当今时代,个体与类一定程度上已互为本体,“人类”必须同时作为“目的”和“方法”。“以人类为目的”意在凸显群体、个体的主体地位,它与那些不“以人类为目的”而只是本能地“以自己为目的”的狭隘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地域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当今时代人们更需要自觉地“以人类为方法”。作为方法的人类,意味着一种人类整体的视野和情怀、人类共同主体的自觉、人类原则高度的规范。中国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主张,都贯穿着“人类”逻辑,是“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为天下”的智慧结晶,是既“以人类为目的”又“以人类为方法”的行动方案。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增强民族性及其对人类性的贡献,而是要自觉地加强基于人类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