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克隆羊”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隆羊”的冷思考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西安710038)郑强范清宇今年2月英国科学杂志《自然》报道了用无性繁殖技术产生一只取名为“多莉”的“克隆羊”,这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使研制出“克隆人”仅有一步之...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类克隆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8年来人们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主要理由,分析了反对人类生殖性克隆及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理由的合理性,揭示了克隆人争论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类有权利克隆自己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2年 4月 3日 ,意大利生育问题专家塞韦里诺·安蒂诺里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召开的一次科学会议上宣布 ,一位参加克隆婴儿试验的妇女已经怀孕 8周 ;8个月后 ,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要诞生了。这一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问题的提出在关于克隆人类问题的对阵中 ,一方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几名科学家 ,他们坚持克隆人类 ,另一方是反对克隆人类的绝大多数科学家、伦理学家、人文学者和社会学者。虽然反对克隆人类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但是从道德的观点看 ,这些主张并没有提供足以使人信服的理由。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4.
对克隆技术讨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了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这是近年来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引起的关于克隆器官、“克隆人”等等的重大争论一直延续至今。本文拟讨论这一争论的哲学方面。(一)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技术和过程,用机体的体细胞核代替本受精卵的核产生该机体在遗传上同一的副本。在“多利”诞生之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曾在不同物种领域不同技术层次上多次进行克隆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但“多利”却是人们首次运用高等哺乳动物的成年体细胞得到了遗传基因相同的新的生命体。它打破了那种…  相似文献   

5.
伦理思考:克隆人技术与人的生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克隆技术能促进人类的进化吗克隆人技术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无法生育孩子的可以“克隆”一个或几个孩子 ;希望晚育的也不成什么问题 ;尤其是对单身者或同性恋家庭来说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无性繁殖后代的梦想终于可以转变为现实。生育的生理禁区被突破 ,生育年龄的跨度大大扩展 ,人人都能生育 ,只要愿意便可付诸实施 ,如愿以偿。但是这样一来 ,是否又会产生新一轮的人口控制问题 ?或许这不算什么 ,更值得考虑的还有克隆人的质量如何 ?是否最终影响到整个人种进化 ?人类的进化史已有数百万年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能够适…  相似文献   

6.
关于“克隆人”的社会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关于“克隆人”的社会思考潍坊医学院(261042)郭继志潍坊市人民医院李秀荣生物界一方面沿着自然进化、物竞天择的方向发展;而另一方面,人类对物种进行了刻意的人工选择。从原始的驯化动物、人工栽培植物,到现代技术革命的生物工程,为医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做...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与伦理之间——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使我们不得不在科学与道德之间作选择。治疗性克隆是如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的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关键步骤,因此治疗性克隆与克隆人只有一步之遥。科学史证明,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福利而不是灾难。我们不能低估人类理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海外信息     
罗马教廷在联合国大会阐述反对克隆人立场综合信仰社、梵蒂冈电台有关报道:11月19日,联合国召开第六次大会,讨论宪章第七十四款“抵制克隆人类条约”。针对一些美国学者提出的在辅助生育范围内开始进行克隆人类实验的建议后,联合国正式讨论了制定反对克隆人类的国际法。教廷驻联合国常任观察员马蒂诺总主教针对这一主题在联大会议上再次重申了罗马天主教坚决反对排除父性与母性的人类之爱而复制婴儿的坚定立场,并指出这种方式产生的孩子将缺乏父性与母性遗传基因以及与父母亲人的亲情关系。马蒂诺总主教声明表示:“圣座重申其立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主教》2002,(2):45-45
综合信仰社、梵蒂冈电台有关报道:11月19日,联合国召开第六次大会,讨论宪章第七十四款“抵制克隆人类条约”。针对一些美国学者提出的在辅助生育范围内开始进行克隆人类实验的建议后,联合国正式讨论了制定反对克隆人类的国际法。教廷驻联合国常任观察员马蒂诺总主教针对这一主题在联大会议上再次重申了罗马天主教坚决反对排除父性与母性的人类之爱而复制婴儿的坚定立场,  相似文献   

10.
北京晚报2006年5月15日消息: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下达了禁令,但邪教组织“雷尔运动”的法国籍首席科学家3日仍表示,即便挨子弹,她也要在明年内克隆出第一个小孩。她同时宣称,她有可能诉诸法庭,要求保护她的克隆人计划不受美国联邦政府干扰。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当天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声称,尽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近找到了她所领导的一个秘密实验室,并勒令实验室停止一切克隆人的实验,但是“,雷尔运动”下属的“克隆援助”公司仍计划在明年内克隆出第一个小孩。布瓦瑟利耶称:“我手下的5位科学家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克隆人)可能会…  相似文献   

11.
“人法自然”这一命题出自老子《道德经》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道、自然五者转相法,其逻辑推演实为人法自然.此语,唐人李约《道德真经新注》断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断句,颇受自魏源以来一些学者所注意.今人高亨《老子正诂》、张松如《老干校读》即采此断法.依此,则人法自然之意尤为明豁.人法自然以道法自然为其形上学依据.道法自然,即道以自然为法则.自然,指事物之本然状态,即自然性.道所法之自然性在道自身,为道性之所具,此乃道之所以为道者(“道道”).故《老子河上公章句》释道法自然为“道性自然”;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谓“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亦以“自然”为道之性.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中的幸福观体现为三个方面:尊重“道”就意味着尊重人的生命,从而能够体现出人类生活终极目的所必需的终极性和自足性;依据“德”思考人之本性可以推论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消解自我中心的立场、无私地守护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创造性;合乎“道”、“德”的生活蕴含着价值理想、生命活动、社会实践和宗教信仰等多重向度.从整体上来看,《老子》的作者在其幸福观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理论洞见:人类生活不能仅以守护生命作为终极目的,而是应该消解自我中心意识、尊重每一个与自己共同在世的事物来实现其本性的卓越.  相似文献   

13.
克隆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生命伦理——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克隆技术与基因研究相互渗透、交融,这促使自然界生命的状态从自然进化走向人工安排。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既可以带来无限的益处(如应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人的治疗性克隆),又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如造成生物的单一性而走向灭绝等)。克隆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代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姚大志先生《人类有权利克隆自己吗》一文(见《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以下简称“姚文”),引起了人们对克隆技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本人从中颇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在此提出,以求进一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人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并逐步得到确认,表现在宗教发展史上便是怀疑天命鬼神和重民轻神思潮的兴起。叔兴反对“陨石于宋”是天降征兆(《左传·僖公十六年》)、子产反对禳慧星除灾(《左传·昭公十八年》)和反对榮祭龙免水灾(《左传·昭公十九年》)、弥牟反对取征于鬼神(左传·定公元年》)以及季梁的“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太史嚣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15.
刚为《易》之魂——论《周易》崇阳抑阴的哲学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经传,洋溢着浓厚的刚健有为精神。它高扬人的刚性人格,认为人只有昂然不朽地去创造,才能德配宇宙;它彪炳人健动不息、不屈不挠的斗争情怀,世界充满了蒺藜、冰川,然而光明永远属于那些斗争的人;它更推崇“生生不已、新新不停”的生命创新精神,天以生生为体,人类亦以生生为志,这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力则来源于阳刚。如朱熹云:“生生不已之意属阳。”(《朱子语类》卷74)在《周易》中,刚意味着正直、生命、强盛、充满圆融、光明磊落,意味着奋争、前行、上升,刚凝聚着天地之情、万类之英。整个《周易》中滚动着刚魂健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术界知道有“络日伽”(Logic)是自1631年李之藻译出《名理探》始;1896年英国人艾约瑟译出《辨学启蒙》,人们才较系统地知道了西方逻辑学;1897年孙诒让受西方逻辑学及印度因明的启发,首先关注“中国逻辑”的探究,认为《墨经》“必有微言大例,如欧士亚里大德勒(亚里士多德———引注)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方授楚,第219页),受此启发,梁启超开始在普通逻辑语境下研究墨家的“论理学”(梁启超译“Logic”为“论理学”),1904年,其著作《墨子之论理学》问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墨家逻辑学。1917年胡适完成了《先秦名学…  相似文献   

17.
周易辨     
“周易”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襄公九年记载“姜曰:‘亡,是以《周易》曰:隋,元亨利贞……”;昭公七年记载“孔成子以《周易》筮之”。可见《周易》之名在周代甚或更早便已经存在了。《周礼·春官》有云:“太人……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汉郑玄在其《易赞》中便断定:“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之影响极深,故而后人皆认为《周易》乃周朝之《易》。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一、“周”之辨对于“周”、“易”之…  相似文献   

18.
孔子认为理想的人类社会应当建立在“仁”和“札”的基础上,应当是充满仁爱礼义、和睦亲善。 孔子就是从仁爱礼义立场出发而去看待男女、婚恋问题的。 孔子根据人的生理,明确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在孔子编纂的《诗经》中,有许多诗歌描写了男女之恋的真诚、热烈,为人们构画出一幅幅追求婚恋幸福、贞洁的图画。如《桃夭》一诗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言其妙龄美女在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欣喜出嫁,新婚之室家会多么美满和顺。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伪古文《尚书》之《大禹谟》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宋儒赞为尧舜禹的“十六字心传”,用朱熹的话说,是“上古圣神继天立极”,“传有自来”的“道统”(《中庸章句序》)。后人以为《大禹谟》晚出,“心传”、“道统”云云不过是虚浮之辞,不足为训。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一以贯之”就是有“统”。“道统”一词虽为韩愈受佛家佛统启发而移植过来的,但用在儒家身上也未尝不可,不可谓儒家无“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这种“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便是儒家的“道统”,它的内涵即“允执厥中”,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字。  相似文献   

20.
在复数的“我们”与被排斥的“他人”之间——美洲的土著与诸人种群体阿马里尔·钱纳迪美洲人种的混杂性在《我们与他人——法国人关于人类多样性的思考》一文中,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出了下述问题:“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对待不属于我们同一群体的人?”[1]对于研究能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