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热情关怀差生是由对立转向信任教师的关键差生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与错误,经常遭到人们的岐视和打击,他们是安全感、自尊心受到挫折的特殊儿童。他们往往带着对教师和同学对立的情绪进入学校和课堂,这造成了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莫大障碍。排除障碍的关键是对他们热情的关怀。惩办差生只能加深情绪对立。镇江有位徐老师回忆转化一个差生的经过:当他得知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巧用标志激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是教育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教师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教育艺术。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优点,多少都有点自负心,都愿意表现自己,而且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这种欲求,学生即可让你掌握,依照你的期待去行动。例如,你对一个小学生说:“你很聪明,若肯用功,功课一定会愈来愈好。”这个小学生就会如您所愿,努力做个好学生。相反,如果对他说:“笨蛋,你什么事都做不好,有什么用。”学生也会依你所说的,愈来愈差,最终成为一个“差生”。这种心理趋势,称之为“标志效果”或“角色形象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平常与孩子们的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在与他人交往中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尤其以差生较为明显,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敢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但也存在于个别学生干部中,他们盛气凌人,不屑与成绩较差的同学交往。学生这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既有共性倾向,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有其个性色彩:性格、情绪、气质等等。从学校教育来看,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同班同学为一个自然形成圈。由于教师对班干部、优秀学生和能力较强的学生表扬、关心多一些,因此他们在圈子里相对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成绩差一些或表现欠佳的同学,老…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基础”,教师只有充满了爱,才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主动地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才会有追求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现在才切身体会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现在才发现作为“引路人”的我们只有怀揣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哺育、去关爱他们,让每一位孩子的心中都充满对同学、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的心中也就注入了爱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影响能有良好的与积极的效果,哪些因素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是否有什么规律呢?本文试图从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直接教育接触过程中影响着教育效果的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心理因素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分析。教师的威信——影响教育效果的第一个直接因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尤其是那些差生)对待教师提出的要求或批评意见,往往不是根据它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合理为依据,而是首先以这个教师在他心目中  相似文献   

6.
一、班主任职责 班主任一词的解释:“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同时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班主任通过健全班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氛围、整合教育力量、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指导个体的思想行为等,使班级的成员能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目前班主任工作也逐渐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承红 《心理科学》1998,21(2):183-184
1引言目前由各类学校筛选出来进行智力测验的学习困难儿童中有88.4%的被试并非弱智。其中28.9%的被试智商处于中等水平,他们有随年级升高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学习困难儿童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智力发展水平处于“中下”及“临界”水平的学生,他们占学习困难儿童总人数的59.5%,根据其智商“培智”学校不可能接收,在正常班级中成绩又难以达到升级的要求,有的甚至经过多次留级,仍然难有成效,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其智力结构的研究发现,他们与学习正常儿童的智力结构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观阶段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多数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外出打工,把教育抚养孩子的任务推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儿童”现象严重。这些年迈公婆的教育理念远远跟不上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只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小皇帝”“小公主”思想,这就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层次化教育不断地向着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合格,又要使每一个学生有特长,真正培养合格特长型的学生,成为新时期新的教育目标。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层次化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台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恩师TM(MC2StudyTM)对提高中小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注意的参与 ,任何活动都将无法维持与进行[1] 。在学习的过程中 ,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生 ,都不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有经验的教师或家长都会注意到 ,很多高智商的孩子不能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专下心来 ,集中注意力听课和温习。现代化的世界多彩多姿 ,娱乐和玩具充斥 ,这很多的刺激 ,令学生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再加上家庭和学校引导不利 ,教育失误 ,造成很多学生精神涣散 ,注意力不能集中 ,甚至出现注意力障碍 :出现多动、不能…  相似文献   

11.
1、角色改变一种通过正式、自然地长期变换差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身份而使他们实现心理重构的心理改变技术。这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差生教育领域经过系统实验而提出的一种最新差生教育方法。它可以系统地改变差生的旧有的偏常行为模式及其心理背景,或者建立新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结构,从而使差生偏常的角色状况得到改变。角色改变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新作的社会身份转换为正式的、长期的、完全的、自然的,学生由此获得的新的社会身份是正式学校社会系统认可的,参与者始终保有对自身新社会身份的意识。这样,新的社会身份就成了他们自我概念的自然构成部分。并且,由于社会身份转换是自然的,参与者并不知道身份转换的教育目的,从而对于新社会身份的接受能够与其真实生活交融在一起,并因此能够对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影响。这不仅避免了其他方法所具有的试验效应,使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角色改变作用,同时也使这种方法可以被很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学校在开展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针对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时,教师不仅要开展心理教学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还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在教师的引导下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范畴,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和学校实施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班级人际关系是指班集体中同学之间在学习与生活中建立的相互关系。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是班级团结的纽带,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源,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提高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本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心理学及教育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一个大三本科班的班级人际关系进行实证性分析,以借此探讨建构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涵养“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高尚纯洁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师爱表现是教师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四月,草长莺飞。在平昌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中,四川平昌县教体局开展了评选“人民满意教师,人民满意校长,人民满意学校”“三满意评选活动,记者深入基层,了解民意,通过走,访,看,让“三满意”教育开展真正落到了实处,即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对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的积极回应,更是决不辜负山区人民对教育厚爱的砥砺前行。他们或境界高远,师德高尚;或学识高深,言行高雅;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或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或以文化底蕴影响一方文风,或以先进理念彰显办学水平。他们用爱与责任,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道、典范的师表,对教师的价值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对平昌教育群体的风采作出了最集中的展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师者的内涵和价值,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楷模的力量和影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者群体的在小县办大教育的无穷力量。  相似文献   

16.
据国内外调查,中小学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5%—10%,在我国,每个班级里总有3—5个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若就全国而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找出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差生改变其不良处境、提高其学业成绩,是教育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种通过正式、自然地长期变换差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身份而使他们实现心理重构的心理改变技术。这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差生教育领域经过系统实验而提出的一种最新差生教育方法。它可以系统地改变差生的旧有的偏常行为模式及其心理背景,或者建立新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结构,从而使差生偏常的角色状况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城市学校在阅读教学中正面临重重困难。问题的原因包括有:(1)我们没有理解阅读过程,从而不能为阅读教学设计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2)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尤其是贫民区学校,在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方面存在困难;(3)在所有6岁儿童中,可能没有很好地掌握对阅读所必需的一些感知或认识的能力;(3)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方言。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承担语文教学同时我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首十多年的教育之路真是苦中有甜,甜中有乐。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着和领导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他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特别是在农村的寄宿制中学,由于住校生多,留守学生多,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能做好。  相似文献   

20.
(一)国外“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价的研究证明,运用教学评价可以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他们宣称,实际上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第52页。“掌握学习模式”),我国近几年各地实施目标教学的教育实验与实践也都证明,在中小学实施目标教学,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学校,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