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生产力发展有什么规律?怎样认识和驾驭这些规律,我们才能尽快地跻身于现代化生产的前列?这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上,目前我国理论界还存在着分歧。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人的问题的争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学术理论上看,这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理论界就对这个问题开展过讨论,并于一九五二年被介绍到中国来。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理论界在讨论、研究科学是生产力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在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中,认为“教育的主要属性不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教育是现代化的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的争论。争论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意见,争论主要围绕着教育是由什么决定的?教育与生产力有没有直接联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等等问题。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和论据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生产力?它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哪个要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等等,都存在不同观点。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了便于大家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现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这些问题上的不同意见简介如下: 一、什么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我国理论界早在解放初期就有过争论。进到六十年代以后,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就转到主要论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也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动力方面来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理论界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当前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人的价值问题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人的理论系列研讨会之一。它于1991年1月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30余位学者参加。会上分析了近年来人的价值问题研究的情况,并就几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讨论。现综述如下: 一、“人的价值”是指人的一种属性,还是指人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个问题是由对“价值”范畴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价值”范畴的看法有“属性说”与:“关系说”之争。“属性说”沿着探讨人所固有的或天生的本性“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方向去思考,其重点在于揭示人的本性、特性、能力、权力,尊严、需要等等。“关系说”则在谈到人的价值时,主张分析“人”在价值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是主体还是客体,并就其社会关系的表现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生产的目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颇有争论。我们认为,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一、生产力是不是一个独立自在的事物?二、能否说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时,才作为一个客观的物质力量不断地发挥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近两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理论工作者对为什么要建立商品经济意识?商品经济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意识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系统等问题,进行积极研讨,现将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哲学是哲学家的责任。研究世界哲学是世界哲学家的责任。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世界哲学?谁是世界哲学家?他们的责任是什么? 哲学不仅是爱智慧,它还含有探求事物(自我、社会与宇宙)本质的意思,即探求它们的产生、价值与将来发展。哲学探索往往被限制在最普遍的问题(属于实存、认识与价值的问题),虽然它的目的在于个别个人的改善的(明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自1917年起至今,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搞了70余年。令人震惊的是,70年后的今天,苏联理论界居然还要辩论他们以前搞的是不是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大厦,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似乎有些奇怪,实则不难理解。因为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崭新的、极端复杂和长期的历史过程。或许,今天的讨论,也只不过是认真思考和科学探索的开始。要想确切、全面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尚需时日。本专栏的宗旨,就是要向中国读者介绍苏联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实际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时候,必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是人的价值有无量的规定性?如果有,又是应该怎样去评价这种量的规定性?本文在我国理论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就人的价值量及其评价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苏联理论界很重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问题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广泛,现将其中两个主要问题简介如下: (一) 过渡时期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1) 什么是过渡时期? 苏联学者认为,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历史阶段。主要根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遗存。作为名列世界第三的世界遗产大国,中国世界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对全人类最大的普遍价值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一、中国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把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看作是唯物史观的基石。近年来,哲学界在讨论历史过程主客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对上述论断作了新的考察和审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下面把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作一介绍。一、关于马克思的本意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版序言中的论断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马克思当时所讲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其本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黄楠森 《哲学动态》2004,(11):38-3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一个科学的体系?如果应该有,这个体系的建构原则有哪些?这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哪些组成部分?等等,是我国理论界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史昭乐教授的<辩证法体系新述>(红旗出版社,2004,以下简称<新述>)是这一学术思潮中一个璀璨的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郑筱筠:当前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是全球化特征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地缘政治日益复杂情况下的现实挑战,是多元价值取向的一个竞争平台,是多样化社会和各种社会问题凸显的一个表达窗口。对民族地区的宗教工作与政策进行进一步思考,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在民族地区宗教政策与宗教工作的现状是什么?存在问题是什么?解决对策又是什么?为此我们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的牟钟鉴教授,云南省民宗委的王爱国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道德价值?怎样实现个人道德价值?这是近几年来哲学、伦理学以至文艺作品所反复探讨、众说纷纭的课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因此,在伦理学领域里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对于清除精神污染,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简单界定当代中国的文化讨论热潮具有极其广泛的主题,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价值、意义,正是从中派生出来的重要主题之一。然而目前理论界对什么是思维方式、什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等等前提性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歧义繁多的水平上。因此本文首先企图对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等研究前提作一番界定。  相似文献   

19.
怎样实现人的价值?这是青年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寻找一个最好的答案,选择一个最佳的途径,不少同志正在认真地思考、探索、争辩……。那么,最好的答案是什么呢?最佳的途径又是什么呢?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不同中,我认为却有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客  相似文献   

20.
国内关于信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出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信仰问题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极大关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日趋深入,现述评如下.一、信仰的本质 信仰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在哲学的高度上规定信仰?第一种意见认为信仰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第二种意见认为,信仰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或某种现象的真诚信服与拳拳服膺的态度;第三种意见认为,信仰是一种附着于一定信仰对象的信仰心态,这种心态以“相信”为中心,将认识、情感和意志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高级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