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之际,我很高兴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界领袖朋友们一起,共同探讨世界和平这一重大课题。去年圣诞节子时弥撒中,我所服务的北京教区在庆祝耶稣基督圣诞二千禧年的时刻,隆重拉开了丰富多彩的禧年庆祝活动的序幕。同时,在中国天主教的各个教区,信友们也都为千禧年的到来欢欣鼓舞,庆祝基督的降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纪元。 千禧年是一个希望与宽怒的时期,也是一个寻求正义、和平和爱的时期。 宗教界是爱好和平的。我们中国天主教更热爱和平。耶稣基督教导我们:“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玛…  相似文献   

2.
朱致国 《天风》2005,(7):32-33
当中国教会处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空间中时,我们应该而且更愿意以教会有效地宣讲与更多人群分享基督与所有人分享生命一样,成就和睦。一个处在时代中的中国教会,必然也应该是与人民在一起的教会,无论在何处、何时,这都是来自中国教会的声音,而这一声音也必然成为中国教会及中国基督徒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3.
办好教会,乃是当前中国广大基督徒的共同心愿。只有办好教会,才能活出基督的形象,满有圣灵的能力,才能传好福音,为神作美好的见证。办好中国教会,更是中国基督教各级两会从主所领受的神圣使命。衷愿身处各级两会工作岗位的牧长同工们,务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以天父的事为念,有严峻的使命感、责任感,上不负主的重托,下不亏广大信徒的信任。须知广大信徒弟兄姊妹正看着你们,主的眼目更是时刻下离你们!在此,请恕我向各级两会牧长们  相似文献   

4.
赵元灏 《天风》2006,(2):12-13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相似文献   

5.
1、千禧年庆祝什么?对于基督徒来说,千禧年主要是庆祝耶稣基督降生两千年,以及这两千年来的历史。基督的诞生非常重要,因为藉着基督的降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纪元。所以,千禧年主要庆祝耶稣基督在人类历史上临在两千年,进而庆祝天主对人类的爱。2、为什么教友应重视千禧年?教友们应当庆祝千禧年,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庆祝默西亚诞生2000周年,并省察自己与他的关系;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改过从善的机会,以更新面貌进入另一个新的千年。这也是我们与自己、天主、和与他人关系一个新的起点的时候。3、千…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3,(10)
亲爱的弟兄姊妹: 在基督里向你们问安! 蒙天父上帝的保守和引颌,中国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于2013年9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15名代表聚首北京,一起数算五年来上帝赐给中国教会的恩典,一同领受上帝给予中国教会今后五年的远象.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充满喜乐. 五年来,各地教会的弟兄姊妹按照圣经的教导,为国家的平安与复兴献上祈祷(参提前2:1-2),在促进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荣神益人的美好见证,彰显了基督的荣耀.在圣灵的带领下,中国教会在福音传扬、信徒牧养、教会管理、神学教育和神学思想建设等事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3,(12)
美国基督会年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夏洛特召开,据称有八千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的九位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季剑虹长老代表中国教会向大会致词,受到全体代表的热烈欢迎。William Chris Hobgood博士在会上被选为新一届的美国基督会主席。美国基督会与美国联合基督教会共同为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举行了欢迎早餐会,会上播放了《今日中国基督教》纪录片,季长老与曹牧师介绍了中国教会的情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3,(12):57-57
<正> 美国基督会年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夏洛特召开,据称有八千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的九位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季剑虹长老代表中国教会向大会致词,受到全体代表的热烈欢迎。William Chris Hobgood博士在会上被选为新一届的美国基督会主席。美国基督会与美国联合基督教会共同为中国基督教访问北美教会代表团举行了欢迎早餐会,会上播放了《今日中国基督教》纪录片,季长老与曹牧师介绍了中国教会的情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9,(12)
同颂弥赛亚,迈进千禧年 为迎接第三个千禧年——公元2000年的来临,香港教会(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将于1999年12月31日至2000年1月1日联合举办一个跨世纪的基督徒祈祷聚会,通过祈祷、分享和颂赞(弥赛亚),彼此藉着基督、协同基督、在基督里齐心和香港市民一起迎接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0.
孙慧琴 《天风》2005,(4):33-33
我愿做一只小蜜蜂,在基督的花园里采蜜, 把基督的恩泽与甘美带给千千万万渴慕幸福的兄 弟。 我愿做一只小鸟,在晨曦的雨露中歌唱造 物主的养育,给大自然送去活泼与生机,给人们 带来喜乐和生命真谛。 我愿做一操黄栌树,生长在众山的怀抱里, 当秋风奏起瑟瑟细语,我也会燃烧起生命的火 花,把静谧绯红奉献给灰暗的谷底。 我愿基督做我的佳偶伴我同去,在谷中虽 丛生着荆棘,但良人仍在百花中牧放羊群,沙仑 的玫瑰仍吐露沁人的香馨,因为冬天已过,雨水 已止,地上百花开放,百鸟正在鸣啼。  相似文献   

11.
正随肉性的切望,导入死亡;随圣神的切望,导入生命与平安。因为随肉性的切望,是与天主为敌,决不服从,也决不能服从天主的法律;凡随从肉性的人,决不能得天主的欢心。至于你们,你们已不属于肉性,而是属于圣神,只要天主的圣神住在你们内。谁若没有基督的圣神,谁就不属于基督。如果基督在你们内,身体固然因罪恶而死亡,但神魂却赖正义而生活。再者,如果那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者的圣神住在你们内,那么,那使基督从死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主教、神父们,各位主内兄弟姐妹: 感谢天主的安排,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就“社会变迁与教会回应”进行交流,我愿借此机会就“回顾中国天主教五十年”谈点浅见,供大家分享,请允许我先从中国教会历史谈起。 一、中国教会历史的经验教训: 天主教于1294年由方济各会会士意大  相似文献   

13.
冯谦王前亮 《天风》2018,(10):F0002-F0002
2018年9月5日,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接待了马来西亚圣经公会代表团一行43人,并向来宾介绍了中国教会的发展、圣经事工等。代表团成员表示,此行打开了一条合作的路,愿与中国教会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对中国教会圣经事工的了解,加深与中国教会的友谊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汪维藩 《天风》1994,(7):26-27
“自治”与“治好”,不只是中国教会争取并保护她的主权问题,同时也是探索并建立她的管理体制问题。各地教会有无腐败、专横、任人唯亲、以公肥私等现象,就当前中国教会来说,仅取决于教牧或负责人个人的灵性与品德,却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来制约、预防、克服并消除这侵蚀基督身体的种种腐恶。 初期教会有许多事例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圣保碌宗徒致得撒洛尼前书第二章7至9节,给后世教会留下了一段语重心长的教导和德表:“我们当基督的宗徒,虽有权利叫人敬重我们,但我们在你们中都成了慈祥的、像抚育自己孩子的母亲。我们如此眷爱你们,不但愿将天主的福音交给你们,而且也感将我们的性命交给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弟兄们,你们应回忆我们的勤劳和辛苦:我们向你们宣讲天主的福音时,黑夜白日操作,免得加给你们任何人负担。”把这段话用现今流行的词句来概括,就  相似文献   

16.
夫妻的本分     
《天风》2002,(4)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5:25)。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如基督待教会一样(弗5:28-29)。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  相似文献   

17.
上帝因爱差遣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潘兴旺 《天风》2012,(3):11-12
上帝因爱差遣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地说,中国基督新教教会的信仰渊源与美国的奋兴主义和欧洲的敬虔主义密切相关。宗教改革时期高举的"唯靠圣经"、"唯靠基督"和"唯靠信仰"的原则,在中国教会从不会过时。因此,如果不基于上帝的启示,不以圣经作为神学的"规范",就没有中国教会所能接受的神学可言,也就没有真正的中国神学。尽管神学不可否认会含有一般信  相似文献   

20.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4):30-32
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阿们。我们在上一期看过了《尼西亚信经》谈洗礼的意义。洗礼的其中一个意义是与基督一同埋葬,一同复活:“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上帝的功用。”(西2:12)因此,《尼西亚信经》接着宣信:“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